人物:成汭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僧缄 朝代:后周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王氏。
京兆人。
少习儒。
聪慧有材识。
辞章绝群。
大中十一年。
杜审权下对策及第。
乾符中。
避巢寇游渚宫。
主中令成汭
败。
遂薙落。
转徙夔峡间。
后唐同光三年。
居净众寺。
与伪蜀进士王处厚会。
因自言。
生于文宗之太和初。
逮今且一百三十馀载矣。
复谓处厚子名成。
身退皆俟。
明年忽别去。
已而扣关访处厚偕游。
故太尉幽公杜琮祠。
方坐西庑下。
有数人吏服缀行。
进拜处厚前。
缄曰。
就参新官。
处厚惶懅不知所为。
缄曰。
公知泰山举公为司命否。
此辈他日公所驱策者。
又何惧。
且府君念公壮志未酬。
议必登第。
后施行。
明年春榜人数已定。
既可为公贺。
亦可为公吊也。
处厚问明年春榜诸人姓名。
缄遗之短书曰。
必试罢而后坼。
及试罢坼。
而视其书。
仅四句。
曰周成同成。
二王殊名。
王居一焉。
百日为程。
二王则处厚慎言也。
俄而处厚暴卒。
计之仅百馀日。
若是则缄之神明。
将盘礴天地而参赞造化。
非可以求之世间者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僧缄者。
俗名缄也。
姓王氏京兆人。
少而察慧辞气绝群。
大中十一年杜审权下对策成事。
秘书监冯涓即同年也。
乾符中巢寇充斥。
随流避乱。
至渚宫投中。
成汭
攻淮海不利。
遂削发出家。
属雷满据荆州。
襄州赵凝攻破之。
梁祖遣高季昌诛灭焉。
江陵遂属高氏。
缄避地夔峡间。
后唐同光三年入蜀。
寻访冯涓已死矣。
遂居净众寺。
而髭发皓然且面色红润逍遥。
然人不测其情伪。
有华阳进士王处厚者。
乙卯岁于伪蜀落第。
则周显德二年也。
入寺写忧于松竹间见缄。
缄曰得非王处厚乎。
处厚惊曰。
未尝相狎。
何遽呼耶。
缄曰。
偶知耳遂说本唐文宗大和初生。
止今一百三十馀载矣。
处厚曰。
某身迹奚若。
子将来之事极于明年。
而今而后事可知矣。
意言蜀将亡也。
嘱令勿泄。
明日再寻杳沈声迹。
一日复扣关自来云。
暂去礼峨眉。
结夏于黑水。
方还。
缄于案头拈文卷。
览之则处厚府试赋藁曰考乎真伪。
非君烛下之文。
何多诳乎。
遂探怀抽赋藁示之。
此岂非程试真本乎。
处厚惊竦不已。
乃曰。
仆试后偶加润色。
用补烛下仓卒之过也。
师何从得是本也。
缄曰。
非但一赋。
君平生所作之者。
皆贮之矣。
明日访之。
携处厚入寺之北隅。
同谒故太尉豳公杜琮之祠。
坐于西庑下。
俄有数吏服色厖杂。
自堂宇间缀行而出。
降阶再拜。
缄曰。
新官在此便可庭参。
处厚惶懅而作。
缄曰。
此辈将为君之驱策。
又何惧乎。
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
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
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
君亦预其间。
斯乃阴注阳受也。
策人世之名食幽府之禄。
此阳注阴受也。
处厚震骇不知所裁。
但问明年及第人姓名为谁耶。
缄索纸笔立书一短封与之。
诫之严密藏之。
脱泄祸不旋踵。
须臾吏散。
缄携手出庙及瞑而去。
至春试罢。
缄来处厚家留一简云。
暂还弊庐无复再面也。
后往寺僧堂中问之。
已他适矣。
乃拆短封视之。
但书四句。
云周成同成。
二王殊名。
王居一焉。
百日为程。
及乎榜出验之有八士也。
二王处厚与王慎言也。
王居一焉。
恶其百日为程。
处厚唯狎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欢。
由是荒乱不起。
是夜暴亡。
同年皆梦。
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
验其策名之荣。
止一百二十日也。
详其缄之生于文宗太和初也。
成身在宣宗大中。
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馀岁也。
次伪王蜀城都大慈寺僧亡名。
恒讽诵法华经令人乐闻时至分卫取足而已。
身微所苦有示方药。
伊僧策杖入青城大面山。
采药沿溪越险。
忽然云雾四起不知所适。
有顷见一翁。
僧揖之序寒暄问何以至此。
僧曰。
为采少药也。
翁曰。
庄舍不远。
略迂神足。
得否。
僧曰。
迷方失路愿随居士。
少顷云散见一宅宇阴森既近。
翁曰。
且先报庄主人矣。
僧入门睹事皆非凡调。
问曰。
还斋否。
曰未食。
焚香且觉非常郁悖。
请念所业经。
其僧朗声诵经。
勉令诵彻部。
所馈斋馔皆大慈寺前食物。
斋毕青衣负竹器以香草荐之。
乃施钱五贯令师市胡饼之费。
翁合掌送出。
或问云。
此孙思邈先生也。
到寺已经月馀矣。
其钱将入寺。
则黄金货泉也。
王氏闻之收金钱。
别给钱五百贯。
其僧散施之。
将知仙民恒在名山。
次嘉州罗目县有诉孙山人。
赁驴不偿直。
乞追摄问。
小童云。
是孙思邈也。
县令惊怪出钱代偿。
其人居山下。
及出县路见孙公取钱二百以授之。
曰吾元伺汝于此。
何遽怪乎。
得金钱僧不知其终所。
神僧传·卷第九
释僧缄。俗姓王氏。京兆人。恒居于净众寺。髭发皓白而面色红润逍遥然。人莫测其情伪。有华阳进士王处厚者。于伪蜀落第入寺写忧于松竹间见缄。缄曰。得非王处厚乎。处厚惊曰。未尝相狎何遽呼耶。缄曰。偶然耳。处厚心知其异。咨曰。和尚某身迹奚若。缄曰。子将来之事极于明年。而今而后事可知矣。意言蜀将亡也。嘱令勿泄。一日缄于案头拈文卷。览之则处厚府试赋藁。曰考乎真伪。非君烛下之文。何多诳乎。遂探怀袖赋藁示之。此岂非程试之真本乎。处厚惊竦不已。乃曰。仆后偶加润色。用补烛下仓卒之过也。师何从得是本乎。缄曰。非但一赋。君平生所作之者皆贮之矣。明日访之。携处厚入寺。谒太尉豳公杜琮之祠。坐于西庑下。俄有数吏服色厖杂。自堂宇间缀行而出。降阶再拜。缄曰。新官在此便可庭参。处厚惶惧而作。缄曰。此辈将为君之驱策。又何惧乎。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君亦预其间。斯乃阴注阳受也。策人世之名食幽府之禄。此阳注阴受也。处厚震骇不知所裁。但问明年及第姓名。缄索纸笔立书一短封与之。诫之严密藏之。脱泄祸不旋踵。至春试罢。缄来处厚家留一简云。暂还弊庐。无复再面也。后往寺觅之。已他适矣。乃拆短封视之。但书四句云。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为程。及榜出有八士也。二王处厚与王慎言也。王居一焉。恶其百日为程。处厚唯狎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乐。由是荒乱不起。是夜暴亡。同年皆梦。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验其策名之荣。止一百二十日。详其缄之年生于文宗太和初。成名在宣宗大中。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馀岁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武陵人。
雷满子。
满卒,彦威自立。
闻荆南节度使成汭兵出袭江陵,入之,焚楼船,践村落,数千里无人烟。
后为其弟雷彦恭所逐,还走朗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2—912 【介绍】: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2—912 字德隐,俗姓姜,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
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
懿宗咸通初往洪州游学,后漫游江西、吴越。
僖宗乾符初返居婺州。
昭宗乾宁元年(894)往钱塘谒钱镠,受礼遇。
二年赴江陵依成汭
天复二年(902)得罪成汭,流放黔州。
冬潜逃南岳隐居。
三年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特建龙华院居之。
后梁乾化二年十二月卒。
生平见昙域《禅月集序》、《宋高僧传》卷三〇。
休十五、六岁即有诗名,后广交诗友,与当代名诗人陈陶、方干、许棠、李频、张为、曹松、吴融、罗隐、罗邺、韦庄、齐己等皆有唱酬。
又工书善画。
吴融称:“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
”(《西岳集序》)孙光宪称其诗“骨气混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
今存《禅月集》25卷。
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7首、断句6,补题1首。
唐诗汇评
贯休(832-913),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
俗姓姜,字德隐。
少向佛,师安和寺僧圆贞。
与邻院童子处默于习经之馀更相唱和,诗名渐著,大中中受成。
咸通中,于洪州开元寺听《法华经》。
数年后,亲登讲筵。
后返婺州。
乾宁初、谒浙东钱镠。
西游江陵,初为成汭所礼,居龙兴寺,后被谮,流放黔州。
遂入蜀,王建甚礼遇之,呼为“得得来和尚”,赐号禅月大师,卒。
休善画,师阎立本,又工草书,世称“姜体”。
集初名《西岳集》,吴融为序;休卒后,弟子昙域集其诗丈为《禅月集》三十卷,今本存诗二十五卷,佚去文五卷。
全唐诗》编诗十二卷。
全唐诗补逸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溪人。补诗二首。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贯休字德隐。
俗姓姜氏。
婺州兰溪人。
七岁投本邑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
乾宁初献诗吴越武肃王。
复北谒荆帅成汭
后忤
黜出黔中。
再游荆南。
高季昌馆之龙兴寺。
天复中入成都。
王建留住东禅院。
署号禅月大师。
寻建龙华道场。
令居之。
累加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元逸大师守两川僧箓大师赐紫大沙门。
梁乾化二年卒。
年八十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字德隐。
金华兰溪姜氏子。
七岁。
父母使依邑之和安寺圆贞禅师。
为童侍。
日能诵法华经。
千言不啻。
所居与处嘿邻。
而同时薙染。
故襟谊视他尤密。
每隔篱谈论。
旁听皆惊异。
始受具戒。
诗名已大著。
复往豫章。
究经论。
郡太守王慥笃敬。
后蒋瑰命监洗忏戒坛。
唐乾宁初。
谒吴越王钱氏。
因献诗五章。
章八句。
以颂平越之功。
王悦。
赠遗丰腆。
且树碑。
悉纪赞佐诸臣之名。
而并列休诗于碑阴。
以归美朝廷。
于是吴越获赐铁券。
号功臣。
则休与有力焉。
休于书知六法。
画善水墨。
众安桥强氏。
尝请休作十八罗汉像。
识者谓入神品。
曰当吾下笔时。
非想见其真。
不敢也。
过歙。
见唐安寺兰阇梨。
三年。
南登衡岳。
北访荆帅成汭
加礼。
馆之龙兴寺。
会内翰吴融谪宦。
遂相追从。
融为休。
序其集。
未几。
或有谮休于者。
命迁公安。
以待辨。
乃题研寄意曰。
入匣始身安。
卒游蜀。
署禅月大师。
蜀主每见。
则以得得来和尚呼之。
盖其初以诗献蜀主。
有三衣一钵垂垂老。
万水千山得得来之句也。
乾化二年终。
春秋八十一。
葬成都北门外。
塔曰白莲。
弟子昙域集其文。
冠以融序。
行世。
名士韦蔼议其著述。
有风刺体。
系乎教化。
诚不在二李白贺下。
又广成先生杜光庭。
评其书。
瘦劲可爱。
号姜体。
韦庄诗曰。
岂是为贫常见隔。
定应嫌酒不相过。
休肥而矬。
蜀相王锴影堂赞。
殊能言其体裁。
故兹聊举其梗槩云。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贯休。
字德隐。
俗姓姜氏。
金华兰溪登高人也。
七岁父母雅爱之。
投本县和安寺圆贞禅师。
出家为童侍。
日诵法华经一千字。
耳所暂闻不忘于心。
与处默同削染。
邻院而居。
每隔篱论诗互吟寻偶对。
僧有见之皆惊异焉。
受具之后诗名耸动于时。
乃往豫章传法华经起信论。
皆精奥义讲训且勤。
本郡太守王慥弥相笃重。
次太守蒋瑰开洗忏戒坛。
命休为监坛焉。
乾宁初赍志谒吴越武肃王钱氏。
因献诗五章。
章八句。
甚惬旨遗赠亦丰。
王立去伪功。
朝廷旌为功臣。
乃别树堂立碑记同力平越将校姓名。
遂刊休诗于碑阴。
见重如此。
休善小笔得六法。
长于水墨形似之状可观。
受众安桥强氏药肆请。
出罗汉一堂云。
每画一尊必祈梦得应真貌。
方成之。
与常体不同。
自此游黟歙与唐安寺兰阇梨道合。
后思登南岳。
北谒荆帅成汭
初甚礼焉。
于龙兴寺安置。
时内翰吴融谪官相遇。
往来论道论诗。
融为休作集序则乾宁三年也。
寻被诬谮于荆帅。
黜休于功安。
郁悒中题砚子曰。
入匣始身安。
弟子劝师入蜀。
时王氏将图僣伪。
邀四方贤士。
得休甚喜。
盛被礼遇赐赉隆洽。
署号禅月大师。
蜀主常呼为得得来和尚。
时韦蔼举其美号所长者。
歌吟讽刺微隐存于教化。
体调不下二李白贺也。
至梁乾化二年终于所居。
春秋八十一。
蜀主惨怛一皆官葬。
塔号白莲。
于城都北门外升迁为浮图。
乃伪蜀乾德中。
即梁乾化三年癸酉岁也。
休能草圣出。
弟子昙域。
癸酉年集师文集。
首安吴内翰序。
域为后序。
韦庄尝赠诗曰。
岂是为穷常见隔。
只应嫌酒不相过。
又广成先生杜光庭相善。
比乡人也。
休书迹好事者。
传号曰姜体是也。
尝睹休真相肥而矬。
蜀宰相王锴作赞。
昙域戒学精微。
篆文雄健。
重集许慎说文。
见行于蜀。
有诗集。
亚师之体也。

作品评论

吴融《禅月集序》
(贯休)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之际,然其旨归必合于道。太白、乐天既殁,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谁?
孙光宪《白莲集序》
议者以唐宋诗僧,唯贯休禅师骨气混成,境意卓异,殆难俦敌。
鉴诫录
唐有十僧诗,选在诸集中,唯禅月大师所吟千首,吴融侍郎序之,号曰《巨岳集》,多为古体,穷尽物情。议者称白乐天为“广大教化主”,禅月次焉。
五代诗话引《西清诗话》
至于罗隐、贯体,搏志于偏霸,争雄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一定而不能易者。
瀛奎律髓
(贯休)为诗有极奇处,亦有太粗处。“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为人嘲作《失猫》诗,此类是也。然道价甚高,年寿亦高。
唐才子传
(贯)休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虽尚崛奇,每得神助,馀人走下风者多矣。昔谓“龙象蹴蹋,非驴所堪”,果憎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也。
唐音癸签
贯休诗奇思奇句,一似从天坠得;无奈发村,忽作怒骂、令人不堪受。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至晚唐而败坏极矣,不待宋人……甚则粗鄙陋劣,如杜荀鹤、僧贯休者。贯休村野处殊不可耐。如《怀素草书歌》中云:“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秦王肩上搭着枣木㮶。”此何异伧父所唱鼓儿词?又如《山居》第八篇末句云:“从他人说从他笑,地覆天翻也只宁。”岂不可丑!然犹在周存、卢延让上,以尚有“叶和秋蚁落、僧带野云来”、“青云名士如相访,茶渚西峰瀑布冰”数语,殊涵清气也。
《东目馆诗见》
贯休不肯平易,时极嵚崎之致,而意旨颇嫌径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 【介绍】: 唐僧。蓟州玉田人,俗姓王。年二十五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后往翠微山问道三年。寻谒洞上禅师,为入室高弟,嗣其法,住洪州云居山。
禅林僧宝传·卷第六
禅师名道膺。幽州玉田人也。生于王氏。儿稚中。骨气深稳。言少理多。十岁出家于范阳延寿寺。又十五年。乃成大僧。其师使习毗尼。非其好。弃之游方。至翠微会。有僧自豫章来。夜语及洞上法席。于是一钵南来。造新丰。谒悟本价禅师。价问。汝名什么。对曰。道膺。价曰。何不向上更道。对曰。向上即不名道膺。价喜以谓。类其初见云岩时祗对。容以为入室。膺深入。留云峰之后。结庵而居。月一来谒价。价呵其未忘情。于道为杂。乃焚其庵。去海昏登欧阜欧阜。庐山西北崦。冠世绝境也。就树缚屋而居。号云居。衲子亦追求。而集散处。山间树下。久成苫架。说法其下曰。佛法有什么多事。行得即是。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语。欲得如是事。还须如是人。若是如是人。愁个什么。若云如是事即难。自古先德。淳素任真。元来无巧设。有人问。如何是道。或时答㼾砖木头。作么。皆重元来他根本。脚下实有力。即是不思议人。握土成金。若无如是事。饶汝说得。簇花簇锦相似。直道我放光动地。世间更无过也。尽说了合杀头。人总不信受。元来自家。脚下虚无力。汝等譬如猎狗。但寻得有踪迹底。若遇羚羊挂角时。非但不见踪迹。气息也不识。僧便问。羚羊挂角时如何。答曰。六六三十六。曰。会么。僧曰。不会。曰。不见道无踪迹。又问。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语。膺呼问者名曰。会么。曰。不会。曰。汝若不会。世尊有密语。汝若会。迦叶不覆藏。乃曰。僧家发言吐气。须有来由。莫当等闲。这里是什么所在。争受容易。凡问个事。也须识好恶。若不识尊卑良贱。不知触犯。信口乱道。也无利益。并(音旁)家行脚。到处觅相似语。所以寻常。向兄弟道。莫怪不相似。恐怕同学多去。第一莫将来。将来不相似言语。也须看他。前头八十老人。出场屋。不是小儿戏。不是因循底事。一言参差。即千里万里。难为收摄。盖为学处容易。不著力。敲骨打髓。须有来由。言语如钳如夹。如钩如锁。须教相续不断。始得。头头上具。物物上明。岂不是得妙底事。一种学。大须子细研穷。直须谛当。的的无差。到这里。有什么䠄跣处。有什么拟议处。向去底人。须常惨悚戢翼。始得。若是知有底人。自解护惜。终不取次。十度发言。九度休去。为什么如此。恐怕无利益。体得底人。心若猎月扇。口边直得醭出。不是强为。任运如此。欲得与么事。须是与么人。既是与么人。不愁恁么事。恁么事即难得。又曰。汝等直饶学得佛边事。早是错用心了也。不见古人。讲得天花落。石点头。尚不干自己事。自馀是什么闲。如今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有什么交涉。如将方木逗圆孔中。多少聱讹。若无与么事。饶汝说得。簇花簇锦。也无用处。未离情识在。若一切事。须向这里及尽。始得无过。方得出身。若有一毫发去不尽。即被尘累。岂况便多。差之毫𨤲。过犯山岳。不见古人道。学处不玄。尽是流俗。闺閤中物。舍不得。俱为渗漏。直须向这里。及取去。及去及来。并尽一切事。始得无过。如人头头上了。物物上通。祇唤作了事人。终不唤作尊贵。将知。尊贵一路自别。便是世间极重极贵物。不得将来。向尊贵边。须知不可思议。不当好心。所以古人道。犹如双镜。光光相对。光明相照。更无亏盈。岂不是一般。犹唤作影像边事。如日出时。光照世间。明朗是一半。那一半。唤作什么。如今人未认得。光影门头户底。粗浅底事。将作屋里事。又争得。又曰。得者不轻微。明者不贱用。识者不咨嗟。解者无厌恶。从天降下。即贫穷。从地涌出。即富贵。门里出身则易。身里出门则难。动则埋身千尺。不动则当处生苗。一言迥脱独拔当时语言不要多。多则无用处。僧问。如何是从天降下。即贫穷。曰不贵得。又问。如何是从地涌出。即富贵。曰无中或有。又曰。了无所有。得无所图。言无所是。行无所依。心无所托。及尽始得无过。在众如无众。无众如在众。在身如无身。处世如无世。岂不是无娆其德。超于万类。脱一切羁锁。千人万人得。尚道不当自己。如今若得。共起初一般。古人曰。体得那边事。却来这边行李。那边有什么事。这边又作么生行李。所以道。有也莫将来。无也莫将去。现在底。是谁家事。又曰。欲体此事。直似一息不来底人。方与那个人相应。若体得这个人意。方有少许说话分。方有少许行李分。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岂况如今。论年论月。不在。如人长在。愁什么家事不办。欲知久远事。祗在如今。如今若得。久远亦得。如人千乡万里归家。行到即是。是即一切总是。不是即一切总不是。直得顶上光𦦨生。亦不是。能为一切。一切不为道。终日贪前头事。失却背后事。若见背后事。失却前头事。如人不前。后有什么事。僧问。有人衣锦绣入来。见和尚后。为甚寸丝不挂。曰。直得琉璃殿上。行扑倒。也须粉碎。乃曰。若有一毫许。去及不尽。即被尘累。岂况更多。不见寻常道。升天底事。须对众掉却。十成底事。须对众去却。掷地作金声。不须回头顾著。自馀有什么用处。不见二祖当时。诗书博览。三藏圣教。如观掌中。因什么。更求达磨安心。将知此门中事。不是等闲。所以道。智人不向言中取。得人岂向说中求。不是异于常徒。息一切万累道。暂时不在涂路。便有来由。非但恶眷属。善眷属。也觅不得。甚处去。通身去。归家去。省觐去。始脱得诸有门去。去得牢笼。脱险难。异常徒。又曰。如掌中观物决定。决定方可随缘。若一如此。千万亦然。千万之中。难为一二。一二不可得。不见道。显照底人即易得。显己底人即难得。不道全无。即是希有。若未得如此。不受强为。强为即生恼。生恼即退道。退道则罪来加身。即见不得。说什么大话。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饥忍渴。志存无为。得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也莫相抛出。生入死。莫违佛法。斩钉截铁。莫负如来。事宜无多。各自了取。有事近前。无事莫立。膺住持三十年。道遍天下。众至千五百人。南昌钟王师尊之。愿以为世世师。唐天复元年秋示微疾。十二月二十八日。为大众开最后方便。叙出世始卒之意。众皆怆然。越明年正月三日。问侍者。今日是几。对云。初三。师云。三十年后。但云祇这是。乃端然告寂。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蓟门玉田王氏子。
年二十五。
依范阳延寿寺落发受具。
始习毗尼藏。
叹曰。
大丈夫宜求解脱。
岂复为义所桎梏耶。
由是诣翠微山问道。
而即以燕居者三阅寒暑。
俄而睹有人衣冠。
若使者状。
谓膺曰。
盍游南方。
以参知识乎。
忽不见。
且有僧从豫章至。
为称洞上法席之盛。
膺竟造洞山。
山一日问膺云。
阇梨名什么。
膺云道膺。
山云向上更道。
膺云。
向上则不名道膺。
后山问膺云。
吾闻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是否。
膺云。
若是思大。
佛亦不作。
说什么作国王。
一日山问膺。
什么处来。
膺云踏山来。
山云阿那个山堪住。
膺云阿那个山不堪住。
山云恁么即子于山得个入路。
膺云无路。
山云。
若无路。
争得与老僧相见。
膺云。
若有路。
即与和尚不相见也。
山云。
此子向后千人万人。
把不住在。
于是洞山深肯之。
出世居三峰。
后徙云居提唱。
颇类洞山。
时钟传以南平王。
据有江西。
尤信向。
表奏赐紫衣师号。
每延请入府。
则预令扫除甘子堂。
以馆之。
千众围绕。
供施丰缛。
虽荆南成汭
亦慕德遣馈。
动盈钜万。
天复元年辛酉秋示疾。
明年正月三日迁化。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道膺。
姓王氏。
蓟门玉田人也。
生而特异神彩朗然。
处于重丱崆峒禀气。
宿心拔俗。
争离火宅之门。
拭目寻师。
遂摄锻金之子。
师授经法诵彻复求。
年偶蹉跎二十五方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
乃令习声闻律仪。
膺叹曰。
大丈夫可为桎梏所拘邪。
由是拥线衲振锡环。
萃翠微山问道。
三载宴居。
忽睹二使者。
冠服颇异。
勉膺曰。
胡弗南方参知识邪。
未几有僧自豫章至。
盛称洞上禅师言要。
膺感动神机遂专造焉。
如是洞上垂接复能领会。
曾问曰。
我闻思大禅师向倭国为王。
虚耶实耶。
对曰。
若是思师佛亦不作。
况国王乎。
自尔洞上印许。
初住三峰。
后就云居提唱。
时唐之季钟氏。
据有洪井倾委信诚。
每一延请入州。
则预洁甘子堂以礼之。
乃表于昭宗。
赐紫袈裟一副并师号焉。
都不留意。
所化之徒寒暑相交。
不下一千馀众。
牛头香树围绕者皆是栴檀。
金翅鸟王轩翔者不齐尺鴳。
四方馈供千里风从。
如荆南帅成汭
遣赍檀施。
动盈钜万。
以天复元年辛酉秋示疾。
至明年正月三日而化焉。
豫章南平王钟氏供其丧葬。
时诸道禅子各。
依乡土所尚者。
随灵龛到处列花树帐幔粉面之馔。
谓之卓祭。
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欤。
膺出世度人满足三十年。
遗爱可知也。
李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僖宗朝,为黔中经略使,在镇四年,颇有政声。
移为桂管观察使。
昭宗中,屡迁大理卿。
乾宁二年,黔中王建肇与荆南成汭交兵,以坰为使赴黔中宣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州山阴人,字子华。
吴翥孙。
昭宗龙纪进士。
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
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
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
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
终翰林承旨。
有《唐英歌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3 字子华,排行大,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少力学,富文藻。
曾隐居茅山西,又徙居长洲。
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旋为韦昭度辟为掌书记,随军讨蜀。
累迁侍御史。
乾宁二年(895),因事贬官,流寓荆南,依节度使成汭
次年,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
天复元年(901),擢为户部侍郎。
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避难凤翔。
融扈从不及,流寓阌乡。
三年,召为翰林学士,迁翰林承旨学士,卒。
生平见《唐摭言》卷五、《北梦琐言》卷四、《新唐书》本传、《宣和书谱》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九。
融工诗善文,亦留心翰墨,工行楷。
其诗多为纪游题咏、送别酬和之作。
辛文房称其诗“靡丽有馀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卷九)。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吴融《唐英歌诗提要》称“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之遗风”。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吴融诗集》4卷、《制诰》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唐英集》3卷。
今存汲古阁本《唐英歌诗》3卷。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联。
唐诗汇评
吴融(?-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力学富文词。举进士,二十年不第,然才名甚著。曾隐茅山,又徙居苏州长洲,时年将四十。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韦眧度讨蜀,表为掌书记,累迁侍御史。景福中,入朝为补阙、员外郎。乾宁二年,谪官江陵,与贯休酬唱。次年召入翰林,以礼部郎中充学士,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天复元年,朱全忠犯阙,眧宗奔凤翔,融扈从不及,客阌乡。后复召还翰林,迁承旨学士,卒于官。有《吴融诗集》四卷,又《制诰》一卷,已佚。今有《唐英歌诗》三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
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累迁侍御史。坐累去官。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

作品评论

昙域《禅月集后序》
有唐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吴融……先师(按指贯休)长谓吾门人曰:“吴公文藻赡远,学海渊深。
唐摭言
吴融,广明、中和之际,久负屈声;虽未擢科第,同人多贽谒之如先达。
唐摭言
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八韵著称,游刃颇攻骚雅。
新唐书本传
融学自力,富词调。
唐才子传
(融)初力学,窝辞调,工捷……为诗靡丽有馀,而雅重不足。
诗薮
唐七言律……至吴融、韩偓,昏奁脂粉。
唐音癸签
吴子华诗亦大松浅,与郑都官同一衰体,未易置优劣。
《诗源辨体》
吴融七言律“太行和雪”一篇,气格在初、盛唐之间,“十二阑干”、“别墅萧条”、“长亭一望”三篇,声气亦胜,其他皆晚唐语也。
围炉诗话
吴融近体亦有情致。
《载酒园诗话又编》
作诗最不宜强所不能。如吴子华近体诗,虽品格不高,思路颇细,兼有情致。如“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围棋已访生云石,把钓先寻急雨滩”,皆佳句也。至作长歌,大多可笑。《赠广利》末曰;“乃知生适天,习是人,莫轻河边羖䍽。飞作天上麒麟,但日新,又日新。李太白,非通神。”何异优伶傅粉墨者语言。诗道至此,风稚沦胥矣。
《退馀丛话》
温飞卿、吴承旨、韦蜀相诸公七律,圆朗妍逸,风调有馀,以之献酬群心,可使一座倾倒。若欲厉气骨,以格韵相高,号令风云,摧坚陷阵,须更上一层楼也。
石洲诗话
吴融《李周弹筝歌》起句:“古人之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此起法,已开元人门径。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唐末七言律,韩致尧为第一……次即吴子华,亦推高唱。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昭宗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
尝客荆南节度使成汭幕,处之于五花馆,待以上宾之礼。
事迹散见《唐摭言》(《登科记考》卷二四引)、《南部新书》卷癸、《正德袁州府志》卷七。
全唐诗》存诗1首。
又断句“不是上台知姓字,五花宾馆敢从容”二句,《全唐诗》卷七一九误作路德延诗。
王宗播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本名许存。
初为唐荆南节度使成汭将。
昭宗乾宁中降王建。
建使王宗绾察之,言其忠勇谦谨,有良将才,遂更其姓名,录为假子。
使为先锋将,屡败李继密。
既有功,称病不伐,由是得以功名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僖宗光启间,为荆南节度使张镶部将。
三年,秦宗权将赵德諲陷荆南,瑰留建肇守城而去。
次年,为归州刺史成汭所逐,奔黔州。
昭宗乾宁二年,为黔南节度使。
次年,成汭遣将许存攻黔中,建肇弃城奔丰都,旋以地归降剑南节度使王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泉州莆田人,字不欺。
昭宗乾宁间登进士第。
后为荆南节度使成汭掌书记。
所草文书,援笔而就,辞采粲然,朝廷重之。
后因生日,淮南帅杨行密赠《初学记》,准谓乃轻之举,宜移书责之。
不纳,准遂请去职。
怒,潜使人杀之。
准长于笺奏,集所作为《刘表军书》,已佚。
又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不欺,荥阳(今属河南)人。
昭宗乾宁时登进士第,后为荆南节度使成汭辟为从事,每为草文书。
拟《为荆南节度使成汭乞归本姓表》,援笔而成,朝廷重之。
生日,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赠《初学记》,准以为乃轻之举,宜移书责让。
不纳,准遂请解职。
怒,潜使人杀之。
生平事迹散见《北梦琐言》卷七、《五代史补》卷一、《旧五代史》卷六〇、《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一〇。
准长于笺奏,以文自负,尝集所作为3卷,号《刘表军书》。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渚宫集》1卷,《诗薮》杂编卷二记《郑准集》2卷,皆已佚。
全唐诗》存诗5首及断句1联。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准字不欺。
乾宁中举进士。
荆南节度使成汭辟为推官。
后为所杀。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