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泚

相关人物:共 79 位
共 7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99 【介绍】: 唐河中虞乡人,字混成。
明经及第。
德宗时为太常卿,后加兼御史大夫。
朱泚反,令往恒州宣慰。
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往说之,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
贞元五年,迁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时政事决在窦参,晋但奉诺而已。
后改礼、兵尚书。
汴州李万荣死,诏晋以同平章事为宣武节度副大使、汴州刺史。
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
卒谥恭惠。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明经及第。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授校书郎翰林待制。历太常少卿左金吾将军。德宗朝迁左金吾卫大将军。改尚书左丞。复拜太常卿。贞元五年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年罢为礼部尚书检校左仆射兼宣武节度营田汴宋观察使。十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恭惠。
樊系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 【介绍】: 唐润州人。
约于玄宗开元十七年登进士第。
又以校书郎调选,除泾阳尉。
代宗大历十二年,自谏议大夫授湖州刺史。
迁濠州刺史。
德宗建中二年,为太常少卿。
四年,泾原兵乱,朱泚僭立,系受伪职为礼部侍郎、礼仪使。
旋自杀。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系。开元时第进士。调校书郎。历泾县尉。迁尚书员外郎。
辛京杲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或784 【介绍】: 唐兰州金城人,字京杲。
辛云京从弟。
曾从李光弼出井陉、战嘉山,督战甚力,肃宗召见,赞曰:“黥、彭、关、张之流乎!
”累迁鸿胪卿、英武军使。
代宗立,封肃国公,迁左金吾卫大将军,进晋昌郡王,历湖南观察使、工部尚书致仕。
朱泚叛唐,京杲以老病不能征讨,西向恸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子慎。玄宗天宝末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太原少尹、河东节度使。德宗时除礼部侍郎,迁工部尚书致仕。卒年六十九。谥宣。防治处皆有政声,策贤良方正,得穆质、裴复、柳公绰等,世美防知人。工诗,每讥切时弊。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鲍、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3—790 字子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郡望洛阳(今属河南)。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天宝末避乱归乡。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浙东节度使薛兼训从事,江南文士往依者甚多,与严维等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大历五年(770)后历仕河东节度使、福建观察使、江西观察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拜礼部侍郎,兴元元年(784)至贞元二年(786)三知贡举,封东海郡公。历京兆尹,五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徙居洛阳。六年八月卒。生平见穆员《工部尚书鲍防碑》,新、旧《唐书》本传。防工诗,天宝中撰《感遇》17篇,传诵一时。穆员称其“以古之政法,刺讥时病,丽而有则。属诗者宗而诵之”(《鲍防碑》)。《全唐诗》存诗8首、又联句3首,其中3首为误收。《全唐诗续拾》补联句3首。
唐诗汇评
鲍防(722-790),字子慎,洛阳(今属河南)人。
幼孤贫,笃志好学。
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
肃宗时,为薛兼训从事.大历初,兼训观察浙东,又以侍御史、尚书郎佐幕。
入朝为职方员外郎。
十二年,自太原少尹、河东节度行军司马擢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
朱泚之乱,从驾至奉天,擢礼部侍郎。
后以工部尚书致仕,卒。
防有诗名,大历中在越与谢良辅、丘丹、严维等唱和,与良辅并称“鲍谢”。
有《鲍防集》五卷,又《杂感诗》一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八首,杂有鲍溶诗。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防字子慎。襄州襄阳人。第进士。历佐幕府。入为职方员外郎。代宗朝拜左散骑常侍。从德宗幸奉天。进礼部侍郎。封东海郡公。授工部尚书。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少保。谥曰宣。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防于诗尤工,打所感发,以讥切世弊,当时称之。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鲍谢”。
唐才子传
防工于诗,兴思优足,风调严整,凡有感发,以讥切世弊,正国音之宗派也。与谢良弼为诗友,时亦称“鲍谢”云。
吴礼部诗话
皇甫冉、鲍防、二张诗,在唐中叶,所谓铁中铮铮者。
彭偃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唐人。
代宗大历末为都官员外郎,郁郁不得志。
朱泚乱时,匿于田家,为朱泚所俘,用为中书舍人,辞令一出其手。
乱平被斩。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偃。
大历末为都官员外郎。
朱泚之乱。
伪署中书舍人。
贼败。
李晟收斩之。
杜如江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唐人。
代宗大历中为永平军节度使李勉骑将。
十一年,诏加勉汴宋节度使,汴州将李灵曜阻兵。
勉大破之,灵曜北走,如江擒之以献。
德宗建中四年,朱泚称帝,以如江为节度使。
败,为李晟俘获,斩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唐并州太原人。
以文词称。
玄宗天宝初,擢进士第。
朔方节度郭子仪辟为掌书记,寻拜监察御史。
历果、绵、遂、怀四州刺史。
以张涉荐,拜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琳年高有耳疾,每进对失次,论奏不合时,凡八十余日,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
朱泚乱,德宗出奔奉天,转吏部尚书,迁太子少师,后削发为僧。
朱批遣数十骑取之,伪署吏部尚书,馈肉食,衣以朝服。
及收京师,伏诛,年已七十余。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4 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玄宗天宝初举进士,授成武尉,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辟为掌书记,拜监察御史。
代宗大历中,历果、绵、遂三州刺史,入为大理少卿、国子祭酒。
十二年(777)出为怀州刺史。
十四年拜御史大夫,并同平章事,不久即罢政事,改工部尚书。
德宗兴元元年(784)朱泚乱起,授伪吏部尚书,官军收京师,伏诛。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琳与李颀、张谓、刘慎虚有交往。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六
琳。
并州太原人。
天宝初举进士。
累授大理少卿国子祭酒。
拜御史大夫平章事。
除工部尚书。
罢知政事。
朱泚之乱。
扈从至奉天。
转吏部尚书。
迁太子少师。
再幸梁洋。
琳以老疾。
辞不能从。
止仙游寺为僧。
至京城。
授伪吏部尚书。
官军收京师。
斩之。
蔡廷玉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83 【介绍】: 唐幽州昌平人。
朱泚同里相狎。
为幽州节度使,奏署幕府。
幽州将士骄悍,廷玉屡劝入朝,因之被囚岁余。
以军付弟朱滔,入朝,廷玉从,诏授为泾原凤翔节度使,廷玉以大理少卿为司马。
滔素恶廷玉,表请杀之,亦遗书,不从。
及滔反,德宗乃贬廷玉柳州司户参军以慰滔。
廷玉于道中投河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代宗宝应二年登进士第。尝为安西幕府书记。与李端友善。工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4? 代宗宝应二年(763)登进士第。
大历三年(768)任泾原节度使马璘掌书记。
十一年璘卒,之奇仍留泾幕,历佐节度使段秀实、李怀光、朱泚、孟皞、姚令言。
德宗建中四年(783)姚令言率师至京,之奇亦在军中。
朱泚反,之奇受伪官,为掌文翰。
兴元元年(784)败,之奇约于七月伏诛。
事迹散见李端《送古之奇赴泾州幕》、《唐诗纪事》卷二八、《唐才子传》卷三。
之奇工诗,与李端交善。
辛文房称其“工古调,足幽闲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唐才子传》卷三)。
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古之奇,生卒年里贯均未祥。
宝应二年(763)登进士第。
大历中,曾为泾州马燧辟置幕府,李端有诗送之。
建中四年,朱泚反,伪授兵部诗外郎,后不知所终。
全唐诗》存诗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之奇。
宝应中进士。
马燧辟置幕府。
后污朱泚伪命。
为兵部员外郎。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工古调,足幽闲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艺圃,不泛然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99 【介绍】: 唐梓州盐亭人,字遐闻。
本农家子,以财雄于乡里。
肃宗至德、乾元间,数出赀助边,授州长史。
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署押衙,委以军府众务。
历凤州刺史,为政清严,兴利除害。
德宗建中间,迁山南西道节度使。
朱泚反,遣人诱之,震斩以闻。
德宗欲幸山南,震奉表迎,李怀光以骑追袭,赖山南兵以免。
加户部尚书,封冯翊郡王。
贞元元年,入朝陪祭。
十一年,加同平章事。
卒谥忠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4—799 字遐闻,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
代宗时任合州长史、凤州刺史等。
德宗建中三年(782),任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
朱泚乱时,震保驾有功,加检校户部尚书。
贞元十一年(795),加同平章事。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五。
全唐诗》存其与中表互谑诗1首,出于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二。
共 7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