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古之奇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5 首
千条怪石成奇峰,苍崖烟霏水墨浓。
鲸涛起海雪霜涨,蜃气浮空楼阁重。
模糊字没太古碣,瘿瘦根蟠何代松。
矶边箬笠坐相揖,月下羽衣招可逢。
怅望仙徒已雨散,厌看俗子如云从。
若为亭前伴鸥鹭,扫却人间尘土踪。
按:亭在通州北二十许里。有横峰㟮然闯海者是也。峰之悬岸条石。栉立如方柱。石周方各尺许。高可五六丈。方直平正。如以绳墨削立。无大小之异。又去岸十馀尺。有四石柱。离立水中。称为四仙峰。皆以条石为体。合数十条为一峰。峰上有矮松一株。根干老蹙。不知年纪。自四峰小北。而石状又变。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欹或横。或积或散。实皆奇怪异常。此非巧匠锤琢之功。盖天地剖判之始。元气所钟者也。其赋状之巧。若是之异。吁可怪也。其所以名丛石者得之。昔罗代四仙。常游是亭。而其徒立碣石志之。石犹存而字剜不可识。余乘小舟。绕峰遍览。以谓。兹石之奇怪。实天下所无。而亭之所独有也。或者曰。子未曾遍览天下。焉知天下无此石乎。余曰。凡四方山经地志。记者穷天下之物而载之。末闻有石之如是者。凡古之奇屏宝障。画者穷天下之物而摹之。未见有石之如是也。按此则余虽未曾遍览天下。亦可以坐知之也。或者然之。夫斯亭。虽万物俱备。然山水之美。风烟鱼鸟之类。东海之滨。尺地寸步。无处不然。岂斯亭之所独专哉。惟石之奇怪。乃亭之所独有也。而记斯亭者。未有特称兹石。而与山水间众物泛论。余窃怪焉。故特评之如此。
古之奇赴安西幕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地属瓯越,邑为剡溪,气聚山川之秀,景开图画之齐。
虽禹穴之小邦,楼台接境;
实仙源之胜地,桃李成蹊。
窃原清环戴水之流,翠列姥岑之岫。
登楼而望也,南接台、温之左;
按图而察也,北据越、杭之右。
蔼极目之云霄,簇连甍之绵绣。
一十八里春风,城郭触处争新;
二十七乡暮雨,溪山望中发秀。
台榭入万家风月,帘栊捲百里江山。
雕鞍骤兮落花乱,香陌晴兮芳草閒。
画桨逵溪,摇荡绿波之上;
流莺剡坞,缗蛮红树之间。
岂不以柳暗东门,梅肥西岭?
美地秀玉山之嶂,洞天丽金庭之景,酒旗摇翠幕之风,池水浸红楼之影。
涤尘僧舍,瀑飞二鹿之泉;
泛雪茗瓯,香汲五龙之井。
非独一时之秀,实为千古之奇
琴迹不存,尚垂芳于安道;
墨池犹在,更留誉于羲之。
自是雨中横东渡之舟,月下引南楼之笛。
青山东望,曾经安石之游;
绿水南流,尚有阮仙之迹。
雨过烟墟,丛丛绿芜。
渭水依稀之景,辋川彷佛之图。
或气融于广莫,或岚霁于虚无。
翠滴嵊峰,多步花朝之履;
碧分越水,曾回雪夜之桴。
信乎此地,诚有可观者焉。
离奇古木不中绳,以之为器器不平。
吁嗟岂是樵爨物,高人一见眼自明。
登君之堂作君几,我取离奇不取平。
古之奇人多礧砢,其貌嵚巇而可惊。
始知世俗称平者,乃是钝滞之别名。
山不奇兮不肯高,水不奇兮不肯清。
平莫平于案与椅,终日对之有何情。
请君相士如相几,但见离奇切莫轻。
伟王人之典学,本天纵之多能。
续六艺之绝业,环诸儒而讲明。
璧跗蔚其流芳,琼字焕其腾英。
居蠖濩而储精,炳龟龙而效灵。
岁嘉定之辛巳,历九闰而时乘。
旦孜孜而忘倦,志兢兢而靡矜。
诗三百有五篇,沃帝心而日聆。
俨露门之未竟,已云章之满籯。
繄是诗之四章,首二南而仪刑。
凡家齐而国治,本大学之为经。
自求贤而审官,见济济之以宁。
越染翰之虽同,兹注意之实形。
昔德寿之在御,尝史汉之留情。
传复古之奇迹,亦流辉于古荆。
有词臣曰万里,亟再拜而震惊。
谓缝掖之所难,而帝王之躬行。
今宝章之诞贲,知祖武之克绳。
殆家法之相似,联自检于宫庭。
眇周行之下走,方虺隤而于征。
竦昭回之景光,愧抱椠之馀生。
览盈咫之昭华,想绎纯于九成。
得猗那而藏焉,尚庙瑟之馀声(以上同上书卷三《历代帝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