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邵雍〉~2727~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驩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宋稗类钞》卷四〈志尚〉~2~
洛中邵康节先生,术数既高,而心术亦自过人,所居有圭窦瓮牖。圭窦者,墙上凿门,上锐下方,如圭之状。瓮牖者,以败瓮口安于室之东西,用赤白纸糊之,象日月也。其所居谓之安乐窝。先生以春秋天色温凉之时,乘安车,驾黄牛,出游于诸公家。诸公者欲其来,各置安乐窝一所。先生将至其家无老少妇女良贱,咸迓于门,迎入窝,争前问劳。且听先生之言,凡其家妇姑妯娌婢妾,有争竞经时不能决者,自陈于前,先生逐一为分别之,人人皆得其欢心。于是酒殽竞进,厌饫数日,徐游一家,月馀乃归,非独见其心术之妙,亦可想见洛中士风之美。

简释

安乐窝:指家居舒适。宋戴复古《访赵东野》;“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典故 
坡谷

相关人物
苏轼
 
黄庭坚


《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
庭坚 于文章尤长于诗, 蜀 、 江西 君子以 庭坚 配 轼 ,故称 苏 黄 。
典故
邦昌宋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判臣列传上·张邦昌〉~379~
邦昌入居尚书省,金人趣劝进,邦昌始欲引决,或曰:「相公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适金人奉册宝至,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僭号大楚,拟都金陵。遂升文德殿,设位御床西受贺,遣閤门传令勿拜,时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东面拱立。
典故
强弩射潮
 
千弩射
 
射潮弩
 
三千水犀弩
 
弩注钱塘
 
钱王万弩
 
钱王羽箭
 
长堤万弩
 
潮头万弩
 
弩壮射潮
 
强弩千雕翎
  
万弩横江
 
万弩射钱塘
 
犀弩三千


《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七·东南诸水下·浙江〉~2396~
浙江通大海,日受两潮。梁开平中,钱武肃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门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胥山祠。既而潮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苏轼诗集》卷十〈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五:「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典故
希夷睡
 
陈抟高卧
 
希夷卧
 
云台翁
 
酣睡陈抟
 
华顶睡
 
华山酣睡
 
五龙甘睡
 
陈抟醉
 
酣醒陈抟
 
输抟

相关人物
陈抟


《宋史》卷四百五十七〈隐逸列传上·陈抟〉~3420~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馀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馀日不起。
典故 
放一头
 
放出一头
 
出头地
 
放出头
 
放他出一头
 
放子出一头
 
老子让一头

相关人物
苏轼


《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四~08~
欧阳公谓曾子固云:「王介甫之文,更令开廓,勿造语,及模拟前人。」又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谓梅圣俞云:「读苏轼之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又曰:「轼所言乐,乃脩所得深者尔,不意后生达斯理也。」欧阳公初接二公之意已不同矣。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列传〉~080~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脩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脩,脩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简释

出头地:指学问或地位比别人高,清卓孝复《寄郑苏龛同年》:“曾让大名出头地,独留元气护高楼。”


例句

曾让大名出头地,独留元气护高楼。 卓孝复 寄郑苏龛同年

典故 
荻字书
 
画荻学书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欧阳脩列传〉~0375~
欧阳脩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典故
相关人物
宋庠
 
宋祁


《归田录》卷一~3~
宋郑公初名郊,字伯庠,与其弟自布衣时名动天下,号为「二宋」。其为知制诰,仁宗骤加奖眷,便欲大用。有忌其先进者谮之,谓其「姓符国号,名应郊天」。又曰:「郊者交也,交者,替代之名也,『宋交』,其言不详。」仁宗遽命改之,公怏怏不获已,乃改为庠,字公序。公后更践二府二十馀年,以司空致仕,兼享福寿而终。而谮者竟不见用以卒,可以为小人之戒也。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宋庠列传·(弟)宋祁〉~9593~
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别之。释褐复州军事推官。孙奭荐之,改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召试,授直史馆,再迁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有司言太常旧乐数增损,其声不和。诏祁同按试。李照定新乐,胡瑗铸钟磬,祁皆典之,事见乐志。预修广业记成,迁尚书工部员外郎、同修起居注、权三司度支判官……。徙判盐铁句院,同修礼书。次当知制诰,而庠方参知政事,乃以为天章阁待制,判太常礼院、国子监,改判太常寺。庠罢,祁亦出知寿州,徙陈州。还知制诰、权同判流内铨,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留为翰林学士。提举诸司库务,数釐正弊事,增置勾当公事官,其属言利害者,皆使先禀度可否,而后议于三司,遂著为令。徙知审官院兼侍读学士。庠复知政事,罢祁翰林学士,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唐书。累迁右谏议大夫,充群牧使。庠为枢密使,祁复为翰林学士。祁兄弟皆以文学显,而祁尤能文,善议论,然清约庄重不及庠,论者以祁不至公辅,亦以此云。修唐书十馀年,自守亳州,出入内外尝以稿自随,为列传百五十卷。预修籍田记、集韵。又撰大乐图二卷,文集百卷。祁所至,治事明峻,好作条教。其子遵治戒不请谥,久之,学士承旨张方平言祁法应得谥,谥曰景文。
典故
格天峻阁
 
一德格高旻

相关人物
宋高宗


《尚书》卷十六〈周书·君奭〉~244~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鹤林玉露》卷之五〈格天阁〉~78~
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又中词科。靖康初,为御史中丞。……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启云:「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娥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桧益喜,即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慊,故特喜此谀语,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列传·秦桧〉~3760~
(绍兴)十五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四月,赐桧甲第,命教坊乐导之入,赐缗钱金绵有差。六月,帝幸桧第,桧妻妇子孙皆加恩。桧先禁私史,七月,又对帝言私史害正道。时司马伋遂言涑水记闻非其曾祖光论著之书,其后李光家亦举光所藏书万卷焚之。十月,帝亲书「一德格天」扁其阁。十六年正月,桧立家庙。三月,赐祭器,将相赐祭器自桧始。
典故
汉上题襟
 
锦襟题句
 
席上题襟


《全宋诗》卷五百三十八〈王安石一·奉酬约之见招 〉~6478~
君家段干木,为义畏人侵。冯轼信厚礼,逾垣终褊心。川坻宁有此,园屋谅非今。雨过梅柳净,潮来蒲稗深。种芳弥近渚,伐翳取遥岑。清节亦难尚,旷怀差易寻。子猷怜水竹,逸少惬山林。况复能招我,亲题汉上襟。
《唐语林》卷二〈文学〉~54~
段郎中成式,博学文章,著书甚多。守庐陵,尝游山寺,读一碑,二字不过,曰:「此碑无用于世矣。成式读之不过,更何用乎?」客有以此二字遍问人,果无知者。连典江南数郡,皆有名山:九江匡庐、缙云烂柯、庐陵麻姑。前进士许棠寄诗云:「十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庐陵时,为人妄诉,逾年方辨,乃退居于襄阳。温博士庭筠亦谪随县尉,节度使徐太师留在幕府,与成式尤相善。尝送墨一挺与庭筠,往复致谢,搜故事者凡几函。成式子安节,娶庭筠女。安节仕至吏部郎中、沂王傅。善音律,著乐府新录传于世。
《宋史》卷二百九〈艺文志·集类·总集类〉~5399~
段成式汉上题襟十卷
典故    
和靖
 
相关人物
林逋


《宋史》卷四百五十七〈隐逸列传上·林逋〉~3432~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尝自为墓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林和靖诗集》卷首〈林和靖先生诗集序〉
天圣中,闻钱塘西湖之上有林君,崭崭有声,若高峰瀑泉,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也……君在咸平、景德间已大有闻。会天子修封禅,未及诏聘,故终老而不得施用于时……君既老,朝庭不欲强起之,而令长吏岁时劳问。及其殁也,谥曰「和靖先生」。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先生讳逋,字君复,年六十一。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
典故
虎皮付伊川

相关人物
张载


《二程语录》卷十七〈传闻杂记〉
横渠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听者甚众。一夕,二程先生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曰:「吾平日?诸公说者,皆乱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横渠乃归陕西。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程颐〉~278~
程颐字正叔。……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涪人祠颐于北岩,世称为伊川先生。
典故  
黄龙指
 
醉黄龙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列传〉~390~
先是,绍兴五年,飞遣梁兴等布德意,招结两河豪杰,山砦韦铨、孙谋等歛兵固堡,以待王师,李通、胡清、李宝、李兴、张恩、孙琪等举众来归。金人动息,山川险要,一时皆得其实。尽磁、相、开德、泽、潞、晋、绛、汾、隰之境,皆期日兴兵,与官军会。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兀朮欲签军以抗飞,河北无一人从者。乃叹曰:「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旗榜,自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典故

《宋史》卷一百八十一〈食货志下三·会子〉~4406~
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储见钱,于城内外流转,其合发官钱,并许兑会子输左藏库。明年,诏会子务隶都茶场。三十二年,定伪造会子法。当时会纸取于徽、池,续造于成都,又造于临安。会子初行,止于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除亭户盐本用钱,其路不通舟处上供等钱,许尽输会子;其沿流州军,钱、会中半;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
《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钱币二·历代钱币之制〉~94~
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椿见钱,于城内外流转,其合发官钱,并许兑会子赴左藏库送纳。明年二月,诏会子务隶都茶场。正以客旅算请茶盐香矾等,岁以一千万贯可以阴助称提不独恃见钱以为本又非全仰会子以佐国用也。
典故  
郑侠绘
 
绘图达深宫
 
郑侠绘流民

相关人物
郑侠


《东轩笔录》卷五~52~
熙宁六、七年,河东、河北、陕西大饥,百姓流移于京西就食者,无虑数万,朝廷遣使赈恤。或云,使者隐落其数,十不奏一,然而流连襁负,取道于京师者,日有千数。选人郑侠监安上门,遂画流民图,及疏言时政之失,其辞激讦讥讪,往往不实。
《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郑侠列传〉~0435~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每风沙霾曀,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并城民买麻籸麦麸,合米为糜,或茹木实草根,至身被锁械,而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其略云:「去年大蝗,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群情惧死;方春斩伐,竭泽而渔,草木鱼鳖,亦莫生遂。灾患之来,莫之或禦。愿陛下开仓廪,赈贫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罢去。冀下召和气,上应天心,延万姓垂死之命。今台谏充位,左右辅弼又皆贪猥近利,使夫抱道怀识之士,皆不欲与之言。陛下以爵禄名器,驾驭天下忠贤,而使人如此,甚非宗庙社稷之福也。窃闻南征北伐者,皆以其胜捷之势、山川之形,为图来献,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斩桑坏舍,流离逃散,遑遑不给之状上闻者。臣谨以逐日所见,绘成一图,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三司察韨易,司农发常平仓,三卫具熙河所用兵,诸路上民物流散之故。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又下责躬诏求言。越三日,大雨,远近沾洽。辅臣入贺,帝示以侠所进图状,且责之,皆再拜谢。

简释

郑侠图:指百姓生活困苦。清查慎行《送彭南陔赴长沙》:“郑侠图曾伤目击,陈琳檄可愈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