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当夏清,桂楫逐流萦。 初疑京兆剑,复似汉冠名。 荷香带风远,莲影向根生。 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 日暮凫舟满,归来度锦城⑴。 ⑴ ○《初学记》二十七及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作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乐府诗集》五十。万花谷后三十七作梁元帝。《诗纪》八十一。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⑴。 ⑴ ○本集二。文苑英华二百四作昭君怨。《乐府诗集》二十九。庚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四。 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 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 笳寒芦叶脆,弓冻纻弦鸣。 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将军朝挑战,都护夜巡营。 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⑴。 ⑴ ○本集二。《乐府诗集》六十一。又《类聚》四十一引情、鸣、兵、名四韵。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四。 引用典故:凤采珠实 归心游太极,回向入无名。 五香芬紫府,千灯照赤城。 凤林采珠实,龙山种玉荣。 夏簧三舌响,春钟九乳鸣。 绛河应远别,黄鹄来相迎⑴。 ⑴ ○本集二。《类聚》七十八。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乐府诗集》七十八。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四。 上将出东平,先定下江兵。 弯弓伏石动,振鼓沸沙鸣。 横海将军号,长风骏马名。 雨歇残虹断,云归一雁征。 暗岩朝石湿,空山夜火明。 低桥涧底渡,狭路花中行。 锦车同建节,鱼轩异泊营。 军中女子气,塞外夫人城。 小人乖摄养,歧路阻逢迎。 几月芝田熟,何年金灶成。 哀笳关塞曲,嘶马别离声。 王子身为宝,深思不倚衡⑴。 ⑴ ○本集三。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虞旗喜旦晴,猎马向山横。 石关鱼贯上,山梁雁翅行。 雪平寻兔迹,林丛听雉声。 马嘶山谷响,弓寒桑柘鸣。 闻弦鸟自落,望火兽空惊。 无风树即正,不冻水还平。 谁知茂陵下,愿入雎阳城⑴。 ⑴ ○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岧岧凌太清,照殿比东京。 长影临双阙,高层出九城。 栱积行云碍,幡摇度鸟惊。 凤飞如始泊,莲合似初生。 轮重对月满,铎韵拟鸾声。 画水流全住,图云色半轻。 露晚盘犹滴,珠朝火更明。 虽连博望苑,还接银沙城。 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庶闻八解乐,方遣六尘情⑴。 ⑴ ○本集三。《类聚》七十六。广弘明集三十。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五。 公子独忧生,丘垄擅馀名。 采樵枯树尽,犁田荒隧平。 宁追宴平乐,讵想谒承明。 旦余来锡命,兼言事结成。 飘遥河朔远,飐飙飓风鸣。 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 枯桑落古社,寒鸟归孤城。 陇水哀葭曲,渔阳惨鼓声。 离家来远客,安得不伤情⑴。 ⑴ ○文苑英华三百六作庚肩吾。○逯按。此当是子山之作。说见肩吾此诗下。 北临玄菟郡,南戍朱鸢城。 共此无期别,俱知万里情。 昔尝游令尹,今时事客卿。 不特贫谢富,安知死羡生。 怀秋独悲此,平生何谓平(同上)。 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 步转行初进,衫飘曲未成。 鸾回镜欲满,鹤顾市应倾。 已曾天上学,讵是世中生⑴。 ⑴ ○本集三。玉台新咏八。《类聚》四十三及《初学记》十五作咏舞诗。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作舞应令。庾开府诗集下作舞。《诗纪》百十六。 杂树本唯金谷苑,诸花旧满洛阳城。 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同上)。 献以诚,郁以清。 山罍举,沈齐倾。 惟尚飨,洽皇情。 降景福,通神明(同上)。 阆苑秋光暮,金塘牧潦清。 荷低芝盖出,浪涌燕舟轻。 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 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 水逐云峰暗,寒随殿影生(○《类聚》九。《诗纪》八十。)。 ① 《诗纪》作饯张孝总应令。又注。外编作吴均者非。 江上早寒生,萧条铙管清。 别筵开帐殿,离舟卷幔城。 前山黄叶起,对岸白沙惊。 临涡同极望,窃吹愧才轻⑴。 ⑴ ○《类聚》二十九。《诗纪》八十。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 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⑴。 ⑴ ○《类聚》七十作赋得咏胡床诗。《初学记》二十五。文苑英华百七十九。万花谷续六。《诗纪》八十。又《御览》七百六作赋胡床诗。引京、平、征三韵。 关山度晓月,剑客远从征。 云中出迥阵,天外落奇兵。 轮摧偃去节,树倒碍悬旌。 沙扬折坂暗,云积榆溪明。 马倦时衔草,人疲屡看城。 寒陇胡笳涩,空林汉鼓鸣。 还听呜咽水,并切断肠声⑴。 ⑴ ○文苑英华百九十八。《乐府诗集》二十七。《诗纪》百二。 春楼曙鸟惊,蚕妾候初晴。 迎风金珥落,向日玉钗明。 徙顾移笼影,攀钩动钏声。 叶高知手弱,枝软觉身轻。 人多羞借问,年少怯逢迎。 恐疑夫婿远,聊复答专城⑴。 ⑴ ○文苑英华二百八。《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百二。 凤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 亭回漳水乘,旆转洛滨笙。 地冻斑轮响,风严羽盖轻。 烧田云色暗,古树雪花明。 歧路一回首,流襟动睿情⑴。 ⑴ ○《类聚》二十九。文苑英华百七十九作徐陵。《诗纪》百三。 高门事休沐,朝野恣逢迎。 还乘金谷水,俱望洛阳城。 舟移津女渡,楫动渭桥横。 风高雁已落,雨霁水还清。 叶尽桐门净,花秋菊岸明。 欲奏江南曲,聊习棹歌行⑴。 ⑴ ○《类聚》七十一。《御览》七百七十。《诗纪》百三。 玄泉开隧道,白日照佳城。 一朝嗟此路,千载几伤情。 秋气悲松色,凄风咽挽声。 归云向谷晚,还柳背山轻。 唯当三五夜,垄月暂时明⑴。 ⑴ ○《初学记》十四。文苑英华三百五作和杨侯送袁金紫葬。《诗纪》百三。 《诗纪》云。左思咏史诗。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扬云不邀名,原宪本遗荣。 草长三径合,花发四邻明。 尘随幽巷静,啸逐远风清。 门外无车辙,自可绝公卿⑴。 ⑴ ○《类聚》三十六。《诗纪》百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