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满江红 钦谱
满江红 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今以柳词为正体,其馀各以类列。《乐章集》注“仙吕调”,高栻词注“南吕调”。平韵词祇有姜词一体,宋元人俱如此填。

满江红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柳永

  暮雨初收 长川静 征帆夜落 临岛屿 蓼烟疏淡 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横短艇 尽将灯火归村落 
  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遣行客 当此念回程 伤漂泊 
仄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桐江好 烟漠漠 波似染 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 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 平生况有云泉约 
  平中仄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归去来 一曲仲宣吟 从军乐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调押仄声韵者以柳词此体为定格,若张词之多押两韵,戴词之多押一韵,吕词之减字,苏、赵、辛、柳、杜词之添字,以及叶词之句读异同,王词之句读全异,皆变格也。 周紫芝词前后两结“问向晚、谁欲画渔蓑,寒江立”,“便准拟、一醉广寒宫,千山白”,“向晚”、“准拟”四字俱仄声。“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功名”、“梅花”四字俱平声。程垓词“但独褰、幽幌悄无音,伤离别”,“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独”字、“甚”字俱仄声,“褰”字、“时”字俱平声,均属正体,填者不拘。 又换头四句原属六字折腰两句,当以此词之平仄为定格,如谱内张词、戴词亦为合格,若蔡伸词起句之“并兰舟”,“舟”字平声。范成大词起句之“志千里”,“志”字仄声。袁去华词第二句之“道傍李”,“道”字仄声。曹冠词第三句之“醉梦里”,“醉”字仄声。杨炎昶词第四句之“酒无力”,“酒”字仄声,非定格也。 又侯寘词后段第六句“经营拂掠”,“拂”字入声。张炎词结句“白鸥识”,“白”字入声,此皆以入作平,不注可仄。 又苏轼词后段第七句“欲向佳人诉离恨”,“离”字平声。柳词别首后段第九句“待到头,终究问伊著”,“著”字仄声。赵师侠词结句“无杜宇”,“杜”字仄声,此皆偶误,亦不注可平可仄。 按张孝祥词前段第三、四句“动远思、空江小艇,高丘乔水”,“高”字平声。范成大词后段第六句“桃根双楫”,“桃”字平声。谱内据此,馀参张元干以下八词。

格二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张元干

  春水连天 桃花浪 几番风恶 云乍起 远山遮尽 晚风还作 绿遍芳洲生杜若 楚帆带雨烟中落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认向来 沙觜共停桡 伤飘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寒犹在 衾偏薄 肠欲断 愁难著 倚篷窗无寐 引杯孤酌 寒食清明都过却 可怜辜负年时约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想小楼 日日望归舟 人如削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五句、后段第七句皆押韵异。 按程珌“颇恨登临”词前段第五、六句“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后段第七、八句“可笑唐人无意度,却言此虎凌波去”,正与此同。

格三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戴复古

  赤壁矶头 一番过 一番怀古 想当时 周郎年少 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 千艘列炬鱼龙怒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卷长波 一鼓困曹瞒 今如许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江上渡 江边路 形胜地 兴亡处 览遗踪 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 千年往事随潮去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道傍 杨柳为谁春 摇金缕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与柳词同,惟换头句多押一韵。 按晁补之“莫话南征”词“清时事,羁游意,尽付与,狂歌醉”,段克己词“活国手,谈天口,都付与,尊中酒”正与此同。 此词后段第五、六句作上三下六句法,宋词如此者甚多,如柳词别首之“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周紫芝词“又何如,聊遣舞衣红湿”皆与此同。

格四 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吕渭老

  燕拂危樯 斜日外 数峰凝碧 正暗潮生渚 暮风飘席 初过南村沽酒市 连空十顷菱花白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想故人 轻箑障游丝 闻遥笛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鱼与雁 通消息 心与梦 空牵役 到如今相见 怎生休得 斜抱琵琶传密意 一襟新月横空碧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问甚时 同作醉中仙 烟霞客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柳词体,惟前段第三句减二字异。 按程垓词“况人间元似,泛家浮宅”,吕本中词“对一川平野,数椽茅屋”,康与之词“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严羽词“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俱与此同。

格五 双调八十九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吕渭老

  晚浴新凉 风蒲乱 松梢见月 庭阴静 暮蝉啼歇 萤绕井阑帘入燕 荷香兰气供摇箑 赖晚来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一雨洗游尘 无些热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心下事 峰重叠 人甚处 星明灭 想行云应在 凤凰城阙 曾约佳期同菊蕊 当时共指灯花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据眼前 何日是西风 吹凉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柳词体,惟前段第三句减四字。 按吕词别首“笑语移时”词“鲜明是、晚来妆饰”正与此同。

格六 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苏轼

  东武南城 新堤固 涟漪初溢 隐隐遍 长林高阜 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 与君试向江边觅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问向前 犹有几多春 三之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官里事 何时毕 风雨外 无多日 相将泛曲水 满城争出 君不见 兰亭修禊事 当时坐上皆豪逸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到如今 修竹满山阴 空陈迹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与柳词同,惟后段第七句添一字。 按苏轼别首“忧喜相寻”词后段第七、八句“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李婴“荆楚风烟”词“君不见、淩烟冠剑客,何人气貌长似旧”,正与此同。

格七 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赵鼎

  惨结秋阴 西风送 丝丝雨湿 凝望眼 征鸿几字 暮投沙碛 欲往乡关何处是 水云浩荡连南北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但修眉 一抹有无中 遥山色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天涯路 江上客 肠欲断 头应白 空搔首兴叹 暮年离隔 欲待忘忧除是酒 奈酒行欲尽愁无极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便挽将 江水入尊罍 浇胸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与柳词同,惟后段第八句添一字。 按李昴英“薄冷催霜”词后段第七、八句“万里寒云迷北斗,望远峰夕照类西顾”正与此同。

格八 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辛弃疾

  点火樱桃 照一架 酴醾如雪 春正好 见龙孙穿破 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 流莺唤友娇声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春归 不肯带愁归 肠千结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层楼望 春山叠 家何在 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 向他谁说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听声声 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三句添一字异。

格九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柳永

  万恨千愁 将年少 衷肠牵系 残梦断 酒醒孤馆 夜长滋味 可惜许 枕前多少意 到如今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两总无终始 独自个 赢得不成眠 成憔悴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添伤感 消何计 空只恁 厌厌地 无人处思量 几度垂泪 不会得 都来些子事 甚恁底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抵死难拌弃 待到头 终久问伊著 如何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此即“暮雨初收”词体,惟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七、八句各添一衬字,又“意”字、“事”字皆押韵。

格十 双调九十四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杜衍

  无利无名 无荣无辱 无烦无恼 夜灯前 独歌独酌 独吟独笑 又值群山初雪满 又兼明月交光好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便假饶 百岁拟如何 从他老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知富贵 谁能保 知功业 何时了 算箪瓢金玉 所争多少 一瞬光阴何足道 但思行乐常不早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待春来 携酒殢东风 眠芳草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词见《花草粹编》,采之《言行录》,即柳词九十三字体。惟前段第一句平仄不同,第二句添一衬字作四字两句,若减去衬字,则“无荣辱无烦无恼”仍是上三下四句法,便合调矣。

格十一 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叶梦得

  雪后郊原 烟林外 梅花初坼 春欲半 犹自探春消息 一眼平芜看不尽 夜来小雨催新碧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笑去年 携酒折花人 花应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兰舟漾 城南陌 云影淡 天容窄 绕风漪十顷 暖浮晴色 恰似槎头收钓处 坐中仍有江南客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问如何 两桨下苕溪 吞云泽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三、四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格十二 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 叶梦得

  一朵黄花 先催报 秋归消息 满芳枝凝露 为谁装饰 便向尊前拌醉倒 古今同是东篱侧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问何须 特地赋归来 抛彭泽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回首去年时节 开口笑 真难得 使君今那更 自成行客 霜鬓不辞重插满 他年此会何人忆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记多情 曾伴小阑干 亲攀摘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与柳词同,惟后段起句作六字一句异。

格十三 双调九十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七仄韵 王之道

  竹马来迎 留不住 寸心如结 历湖滨 须濡相望 近同吴越 阙里风流今未减 此行报政看期月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已验康沂富国 千古曾无别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多谢润沾枯辙 令我神思清发 新命欢浃 两邦情惬 明日西风帆卷席 高樯到处旌麾列 忽相思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吾当往 谁谓三山隔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词前后段两结及换头句句读与诸家全异,谱中采入,以备一格。

格十四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姜夔

  仙姥来时 正一望 千顷翠澜 旌旗与 乱云俱下 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 相从诸娣玉为冠 
  中仄平平中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向夜深 风定悄无人 闻佩环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神奇处 君试看 奠淮右 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 别守东关 应笑英雄无好手 一篙春水走曹瞒 
  平中仄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又怎知 人在小江楼 帘影间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此调押平声韵者祇有此体,句读与仄韵词同。 按姜词自序云:“《满江红》旧词用仄韵,多不叶律。如周邦彦词‘无心扑’句,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祝曰:‘得一席风,当以平韵《满江红》为神姥寿。’言讫,风与帆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叶律矣。”此词两结三字句并用“平仄平”,吴文英、彭元逊、彭芳远、李琳诸词皆然。 按吴词前段第一、二句“竹下门敲,又呼起、蝴蝶梦清”,“竹”字仄声,“呼”字平声。又一首“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分”字、“浪”字俱平声。第三、四句“閒里看、邻墙梅子,几度生仁”,“里”字仄声,“邻”字平声,“几”字仄声。彭词“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水”字仄声。吴词第五、六句“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风”字平声,“浪”字仄声。彭词“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不”字仄声。吴词第七句“算鲛宫,只隔一红尘”,“鲛”字平声,“只”字仄声。彭词后段第一、二、三、四句“山雾湿,倚熏笼,垂㔩叶,鬓酥融”,“雾”字、“倚”字俱仄声,“熏”字、“垂”字俱平声,“㔩”字仄声。第五、六句“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宫”字平声,“一”字仄声,“飞”字平声。吴词第七句“秋色未教飞尽雁”,“未”字仄声。李词“佛界三千笼日月”,“佛”字仄声。第八句“仙楼十二挂星辰”,“仙”字平声,“十”字仄声。吴词第九句“看高鸿飞上碧云中”,“高”字平声。彭词“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忍”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龙谱
满江红 《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亦可酌增衬字。姜夔改作平韵,附著于后,则情调俱变。

满江红 定格 柳永

  暮雨初收 长川静 征帆夜落 临岛屿 蓼烟疏淡 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 尽载灯火归村落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遣行客 当此念回程 伤漂泊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桐江好 烟漠漠 波似染 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 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 平生况有云泉约 
  中中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归去来 一曲仲宣吟 从军乐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格二 变格 苏轼

  江汉西来 高楼下 葡萄深碧 犹自带 岷峨雪浪 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 我为剑外思归客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对此间 风物岂无情 殷勤说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江表传 君休读 狂处士 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 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 曹公黄祖俱飘忽 
  中中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愿使君 还赋谪仙诗 追黄鹤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搜韵君按:此格据原书例词附注补录。

格三 平韵格 姜夔

  仙姥来时 正一望 千顷翠澜 旌旗共 乱云俱下 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 相从诸娣玉为冠 
  平仄平平中仄仄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向夜深 风定悄无人 闻佩环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神奇处 君试看 奠淮右 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 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 一篙春水走曹瞒 
  平中仄平仄平中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又怎知 人在小红楼 帘影间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历代作品
共232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续上)
方岳 1199 - 1262 五首
赵希迈 一首
陈策 1200 - 1274 一首
吴文英 1200 - 1260 五首
李昴英 1201 - 1257 二首
萧崱 一首
陈允平 一首
陈三聘 四首
陈德武 一首
锦溪 一首
潘牥 1205 - 1246 一首
柴望 1212 - 1280 一首
陈著 1214 - 1297 四首
萧泰来 一首
姚勉 1216 - 1262 二首
说与梅花,且莫道、今年无雪。
君不见、秋崖鬓底,茎茎骚屑。
笔砚只催人老大,湖山不了诗愁绝。
问笭箵、何事下矶来,抛云月。

重省起,西山笏。
终负却,东山屐
把草堂借与,鹭眠鸥歇。
乌帽久闲苍藓石,青衫今作枯荷叶。
笑人间、万事竟何如,从吾拙。
且问黄花,陶令后、几番重九。
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
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
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

江欲釂,谈天口。
秋何负,持螯手。
尽石麟芜没,断烟衰柳。
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
倘只消、江左管夷吾,终须有。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

君莫道,江鲈忆。
吾自爱,山泉激。
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
淮南草木飞动,秀出斗牛间。
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捲入毫端。
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
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
江南且为梅醉,莫道岁将阑。
三百六旬欲换,五百岁终才始,日月两循环。
酌彼金错落,浇此碧琅玕。
满江红 壬子生日(1252年) 南宋 · 方岳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五十四卦为归妹,惟幽人吉。
彼美人兮春上下,如吾徒者山南北。
辨一生、坚壁卧烟霞,诗无敌。

人间世,胶中漆。
功名事,刀头蜜。
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
曾共梅花相尔汝,尽教雪后无消息。
莫怕寒、容易嫁东风,春狼藉。
三十年前,爱买剑、买书买画。
凡几度、诗坛争敌,酒兵取霸。
春色秋光如可买,钱悭也不曾论价。
任粗豪、争肯放头低,诸公下。

今老大,空嗟讶。
思往事,还惊诧。
是和非未说,此心先怕。
万事全将飞雪看,一闲且问苍天借。
乐馀龄、泉石在膏肓,吾非诈。
倦绣人闲,恨春去、浅颦轻掠。
章台路,雪黏飞燕,带芹穿幕。
委地身如游子倦,随风命似佳人薄。
叹此花、飞后更无花,情怀恶。

心下事,谁堪托。
怜老大,伤飘泊。
把前回离恨,暗中描摸。
又趁扁舟低欲去,可怜世事今非昨。
看等闲、飞过女墙来,秋千索。
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
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
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
算鲛宫、祇隔一红尘,无路通。

神女驾,凌晓风。
明月佩,响丁东。
对两蛾犹锁,怨绿烟中。
秋色未教飞尽雁,夕阳长是坠疏钟。
又一声、欸乃过前岩,移钓篷。
按:湖在古姑苏长洲、昆山、吴江三县之间。
⑴ 象声词,形容水声。
结束萧仙,啸梁鬼、依还未灭。
荒城外、无聊闲看,野烟一抹。
梅子未黄愁夜雨,榴花不见簪秋雪。
又金罗、红字写香词,年时节。

帘底事,凭燕说。
合欢缕,双条脱。
自香销红臂,旧情都别。
湘水离魂菰叶怨,扬州无梦铜华阙。
倩卧箫、吹裂晚天云,看新月。
竹下门敲,又呼起、蝴蝶梦清。
闲里看、邻墙梅子,几度仁生。
灯外江湖多夜雨,月边河汉独晨星。
向草堂、清晓卷琴书,猿鹤惊。

宫漏静,朝马鸣。
西风起,已关情。
料希音不在,女瑟娲笙。
莲荡折花香未晚,野舟横渡水初晴。
看高鸿、飞上碧云中,秋一声。
露浥初英,蚤遗恨、参差九日。
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彫无色。
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
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

芳井韵,寒泉咽。
霜著处,微红湿。
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
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
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满江红(1223年) 南宋 · 吴文英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
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
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
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
时载酒,调冰雪。
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
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
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薄冷催霜,碧空豁、飞鸿斜度。
恰九日、御风绝顶,下看尘宇。
滕阁芳筵笺笔妙,龙山胜践旌旗驻。
料山灵、也要可人游,成佳趣。

吹帽堕,羞千古。
题饧字,非吾侣。
却坐间著得,煮茶桑苧。
万里寒云迷北斗,望远峰夕照频西顾。
且满浮、大白送黄花,剑休舞。
人似梅花,峭玉立、岁寒风节。
新圃辟、种梅千树,幻成南雪。
池碎瀑声荷捧雨,径涵秋影篁筛月。
唤石君、错落坐庭前,红尘绝。

嫌聒耳,秦筝戛。
慵著眼,俳优狎。
但一觞一咏,放怀开阔。
涌地池亭工掩映,擎天柱石觇施设。
待枝头、金颗可调羹,休轻折。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
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
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
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

亭疏好,何消密。
花少好,无多植。
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
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
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
目断江横,相思字、难凭雁足。
从别后、倦歌慵绣,悄无拘束。
烟柳翠迷星眼恨,露桃红沁霞腮肉。
傍琐窗、终日对文枰,翻新局。

频暗把,归期卜。
芳草恨,阑干曲。
谢多情海燕,伴愁华屋。
明月自圆双蝶梦,彩云空伴孤鸾宿。
任画帘、不卷玉钩闲,扬花扑。
薄日轻云,天气好、相将祈谷。
民情喜、颂声洋溢,清风斯穆。
饮酒不多元有量,吟诗无数添新轴。
对故人、一笑我真愚,君无俗。

斜川路,经行熟。
黄花在,归心足。
问渊明去后,有谁能属。
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渔钓论心曲。
但从今、散发更披襟,谁能束。
斜日镕金,三万顷、棹歌齐举。
风不动、采蘋双桨,翠鬟相语。
月殿欲浮蟾兔魄,海神不放鱼龙舞。
到今宵、秋气十分清,无今古。

君试唤,扁舟侣。
来伴我,潇湘渚。
共夷犹春浪,笑歌秋浦。
霸越独高身退后,尘缨未濯人谁许。
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
绀縠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
吹骤雨、藕花千柄,艳妆新浥。
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
讶汉宫、朝罢玉皇归,凝情立。

尊前恨,歌三叠。
身外事,轻飞叶。
怅当年空击,誓江孤楫。
云色远连平野尽,夕阳偏傍疏林入。
看月明、冷浸碧琉璃,君须吸。
天岂无情,天若道、有情也老。
功名事、问天因甚,蒙人不了。
好伴云烟耕谷口,休将翰墨传江表。
算鬓边、能得几春风,惊秋早。

陶令尹,张京兆。
怀舒啸,贪荣耀。
尽南柯一梦,漏残钟晓。
滕阁暮霞孤鹜举,庾楼明月乌飞绕。
念老来、于此兴无穷,知音少。
记得年时,离筵上、把梅花折。
还经尽、江南烟雨,淮阳风雪。
寒食清明都过了,看看又到端阳节。
倚阑干、屈指数流光,经年别。

心一寸、肠千结。
千里梦、三更月。
□晓来寒透,不堪愁绝。
羞见慈乌啼反哺,厌闻乳燕调新舌。
睹禽物、愈觉倍伤情,归心切。
蓬岛仙翁,元来是、神钟岳渎。
喜遇生申时节,一阳来复。
蓂荚合朝曾舞翠,月华昨夜圆如玉。
展红笺、泚笔染新章,从头录。
渭川叟,非钩禄。
鲁公子,非徼福。
况家传、胡氏长生箓。
点额婴儿腾好语,殷勤捧献杯中绿。
更九番、屈指篯铿年,为君祝。
满江红 南宋 · 潘牥
筑室依崖,春风送、一帘山色。
沙岛外,渔樵而已,别无闲客。
醉后和友眠犊背,醒来瀹茗寻泉脉。
把心情、分付陇头云,溪边石。

身未老,头先白。
人不见,山空碧。
约钓竿共把,自惭钩直。
相蜀吞吴成底事,何如只抱隆中膝。
漫长歌、歌罢悄无言,看青壁。
载酒何人,登临处、沧洲空阔。
凭阑外、晴杨两岸,晚烟泼泼。
水鸟不知梁燕去,溪山半属冬青阁。
有小舟、隐约载歌姝,调新曲。

留与去,如何得。
风又雨,催行色。
共白蘋红蓼,好生飘泊。
别后三年重会面,人生几度三年别。
正乡心、客梦两绸缪,城头角。
落枕鸿声,龙山梦、蓦然惊觉。
还堪喜、木樨香底,鹊声翻晓。
弄雨未成霜意懒,望寒先怯山容老。
最难逢、无一点西风,惊乌帽。

竹叶酒,倾杯小。
橙齑鲙,银盆好。
称良辰欢宴,及今年少。
须信从来黄菊寿,未应便放青霜恼。
但看花、日日是重阳,金尊倒。
越水稽山,清明气、钟为人极。
彯缨早、胸中学问,从头施设。
不受尘来霜壁立,常生意处春流活。
与世间、别是一规模,师夔契。

仙岛上,分风月。
苍梧下,怀冰雪。
更双亲犹是,朱颜时节。
勋业要从青鬓上,乾坤如许丹山折。
看凤衔、芝诏下层霄,朝金阙。
修茂堂深,芳尘满、沈烟一朵。
帘半卷,好风催晓,晴光才破。
新润顿教萱草鬯,轻寒未放酴醾过。
称鱼轩、容与寿如山,群仙贺。

琴帏底,声调和。
庭阶下,儿孙大。
喜新来咿喔,又还添个。
总是人生如意处,休将时事关眉锁。
趁莺花、时节绮罗筵,年年作。
梦里京华,忽听得、庭花遗曲。
到醒来、愁满东风山屋。
春事已非空结绮,晓班无分随群玉。
想天涯、沦落杜秋娘,攒眉绿。

谁能顾,荒芜菊。
谁能问,平安竹。
任时光流转,都成虚辱。
无可奈何天地隘,只饶走得溪山足。
但逢人、相问麦青青,何时熟。
七十人稀,尝记得、少陵旧语。
谁知道、五园庵主,寿今如许。
书底青瞳如月样,镜中黑鬓无双处。
与人间、世味不相投,神仙侣。

文汉史,诗唐句。
字晋帖,碑周鼓。
这千年勋业,一年一部。
晔晔紫芝商隐皓,猗猗绿竹淇瞻武。
问先生、何处更高歌,凭椿树。
仙苑蟠桃,恰则是、而今初熟。
王母遣、飞琼捧献,绛金红玉。
笑把九霞鸾凤斝,满斟七宝蒲萄醁。
为长庚、此日自天来,慇勤祝。

仙子唱,长生曲。
仙客献,长生箓。
活千人邓禹,阴功俱足。
五鹗早呈公府剡,万羊自有中书禄。
更从头、安享八千年,人间福。
万里西风,吹送到、五云鸾纸。
□催促、文章太守,入朝花底。
清节高横秋一片,仁风散作春千里。
漾恩波、溶泳锦江中,深如水。

难卧辙,留行李。
但侧听,星辰履。
看麒麟案侧,即催荣侍。
红药香中翻诏草,紫薇影畔裁诗绮。
更宸旒、已自覆公名,金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