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踏莎行 钦谱
踏莎行 金词注“中吕调”。曹冠词名《喜朝天》,越长卿词名《柳长春》,《鸣鹤馀音》词名《踏雪行》。曾觌、陈亮词添字者,名《转调踏莎行》。

踏莎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晏殊

  细草愁烟 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 时时海燕双飞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带缓罗衣 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 何曾系得行人住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曾词、陈词之添字、摊破句法、转换宫调,皆变体也。 按宋元人填此调者,其字句韵悉同,惟每句平仄小异。如前段第一、二句,黄庭坚词“临水夭桃,倚墙繁李”,“临”字平声,“倚”字仄声,“繁”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草熏风暖摇征辔”,“草”字仄声,“风”字平声。第四句,欧阳词“离愁渐远渐无穷”,“离”字平声,“渐”字仄声。第五句,晏几道词“粉香帘幕阴阴静”,“粉”字仄声,“帘”字平声。后段第一、二句,黄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绮”,“明”字平声,“落”字仄声,“如”字平声。第三句,陈尧佐词“画梁轻拂歌尘转”,“画”字仄声,“轻”字平声。第四句,晏词“宿妆曾比杏腮红”,“宿”字仄声,“曾”字平声。第五句,陈词“主人恩重珠帘卷”,“主”字仄声,“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周密词,后段结句“莫听酒边供奉曲”,平仄独异,此亦偶误,不必从。

格二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曾觌

  翠幄成阴 谁家帘幕 绮罗香拥处 觥筹错 清和将近 奈春寒更薄 高歌看簌簌梁尘落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好景良辰 人生行乐 金杯无奈是 苦相虐 残红飞尽 袅垂杨轻弱 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仄平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仄仄仄中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减去“处”字、“是”字,第五句减去“奈”字、“更”字、“袅”字、“轻”字,结句减去“看”字、“断”字,即《踏莎行》正体也。转调者,摊破句法,添入衬字,转换宫调,自成新声耳。 按赵彦端“宿雨才收”词,正与此同。前段第二、三句“牡丹将绽,也近寒食”,“近”字仄声。后段第三句“一月五番价、共欢集”,“月”字、“五”字俱仄声,“番”字平声。第五句“且莫留半滴”,“莫”字、“半”字俱仄声。第六句“一百二十个好生日”,“一”字、“好”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陈词。 汲古阁本前段第三句脱一字,今从《词纬》本订定。

格三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陈亮

  洛浦尘生 巫山梦断 旗亭芳草里 春深浅 梨花落尽 酴醾又绽 天气也似 寻常庭院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向晚晴浓 十分恼乱 水边佳丽地 近前看 娉婷笑语 流觞美满 意思不到 夕阳孤馆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见《龙川集》,亦名《转调踏莎行》。每段上四句与曾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减一字异。 宋人精于音律,凡遇旧腔,往往随意增损,自成新声。如元人度曲,或借宋人词调,偷声添字,名为“过曲”者,其源实出于此。
龙谱
踏莎行 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又有《转调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踏莎行 格一 晏殊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濛濛乱扑行人面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翠叶藏莺 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格二 格二(转调踏莎行) 曾觌

  翠幄成阴 谁家帘幕 绮罗香拥处 觥筹错 清和将近 奈春寒更薄 高歌看簌簌梁尘落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好景良辰 人生行乐 金杯无奈是 苦相虐 残红飞尽 袅垂杨轻弱 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搜韵君按:龙谱前段第三句脱一“奈”字,误,并改之。
历代作品
共1290,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续上)
过春山 一首
王又曾 1706 - 1762 一首
史承谦 1707 - 1756 四首
范贞仪 二首
王策 一首
王昶 1724 - 1806 三首
吴翌凤 1742 - 1819 一首
吴锡麒 1746 - 1818 一首
黄景仁 1749 - 1783 一首
杨芳灿 1754 - 1816 二首
凌廷堪 1755 - 1809 一首
刘嗣绾 1762 - 1820 一首
王贞仪 1768 - 1797 二首
项鸿祚 1768 - 1835 二首
陶梁 1772 - 1857 二首
施晋 一首
杨澈 一首
毛茂清 一首
林瑛佩 一首
江瑛 一首
汤思孝 一首
寂寂帘栊,深深院宇。
碧桃花下闻人语。
閒情寻遍小阑干,东风犹袅馀香缕。

酒外啼莺,鬓遏飞絮。
夕阳山色愁如许。
游丝不解系春留,为谁偏逐香车去。
竹粉飘肩,柳烟染袂。
桐溪绿似桐江水。
一竿冷钓甑山阴,菜花时节鲈鱼美。

春老凫閒,矶空鹭睡。
幽居爱觅渔兄弟。
云山韶濩有知音,底教常伴玄真子。
荷髻翻新,裙花露茜。
朝来倦把珠帘卷。
因循飘过楝花寒,沉吟犹记樱桃宴。

待赠名香,索题纨扇。
何因并坐深深院。
尊前酒态到浓时,依稀斗帐春风面。
吹絮帘前,簸钱堂后,眼期心诺相逢骤。
别来真个远于天,当时悔不携罗袖。

月冷清宵,香消永昼,栏杆花影如人瘦。
如何一月断芳尊,心情还似曾中酒。
密叶生秋,微云散绮,晚凉庭院人闲倚。
新词空谱望江南,江南回首三千里。

玉柄摇风,香衫着体,消魂往事重提起。
兜衾小卧不成眠,团圞月照窗纱里。
才画纤蛾,便携纨扇,浓颦浅笑欢何限。
秋来无日不相逢,凉花露叶深深院。

别酒重斟,别愁难免,絮沾泥后多萦伴。
谁教解缆月明时,无情醉里烟波远。
帘隐灯疏,梅含香细。
可怜人醉东风里。
密云纤雨糁长空,丝丝点点三更矣。

旧梦谁寻,新诗难记。
薰笼只索和愁倚。
数来已自费工夫,由他迸做春江水。
林外风狂,庭前雨细。
两般酿做愁滋味。
孤灯暗淡欲残时,檐牙滴沥犹无已。

既不堪听,又难得睡。
惊人梦也无头尾。
可能把我恨千端,和他并做春江水。
短烛三条,冻梅一树。
月痕窗外徐徐去。
落灯天似晚秋寒,病春人卧消魂处。

拨火香残,弹丝调苦。
客愁央及啼鸦诉。
梦中寻梦几时醒,小桥流水东风路。
评:《云韶集》:凄警绝伦。 (结句眉批)较叔原鬼语更觉有韵。
小辟花溪,新开芋圃。
幽情更爱吴郎赋。
仙人鸾□种池南,岁寒每听清风度。

粉箨初消,霜筠欲舞。
冷云又下疏疏雨。
烟波迢递不胜愁,夜深梦到潇湘路。
旅馆敲风,孤篷听雨。
三年曾忆燕台住。
凉秋白下又相逢,一鞭更跨征鞍去。

身世飘零,功名迟暮。
重来录别添愁绪。
江南春到杏花梢,期君走马长安路。
古驿长亭,荒湾野水。
频年也洒征衫泪。
一绳新雁正横天,短书早寄秋风里。

豚栅鸡栖,鱼床蟹市。
梦魂惯忆江乡味。
何时筑屋傍青山,柴门共作垂竿计。
艳影团霞,浓香醉蝶。
露痕未敛先轻摘。
好花不向树头看,朝来卖遍薰风陌。

慵插钗梁,憨填鬓侧。
紫罗囊亦输颜色。
细揉花片配糖霜,江南风味犹怜惜。
雾暝埋霜,月寒堕水。
荒鸡遍唱行人起。
莫将芳草问天涯,春痕才动烟波里。

有客勾留,买鱼沽酒,认说西湖桥十二。
便教真个是西湖,十年抛作相思地(《国朝词雅》)
注:以上四首据《全清词》。
珠斗斜擎,云罗浅熨,蟾盘偷减分之一。
重逢又是一年看,明年看否谁人必。

今夜兰闺,痴儿娇女,那知阿母销魂极。
拟将归棹趁秋江,秋江又近潮生日。
乍引离觞,已添别绪。
美人和泪星星语。
今宵身在木兰舟,梦魂仍向楼头住。

明月芦花,清霜枫树。
出门便是天涯路。
一声新雁送残秋,个侬也到秋边去。
浴鹭明漪,藏鸳近渚。
小舟凉载菰蒲雨。
晚山相对话清愁,当年曾是卢家住。

衰草迷烟,幽兰泣露。
郁金堂上人何处。
西风吹冷半湖秋,双栖海燕辞巢去。
积玉敲声,兼金铸调。
除将乐笑齐驱少。
一从花外翠帘空,天涯处处生芳草。

梅影深情,莼香幽抱。
于今俊语无人道。
孤吟山鬼语秋心,鉴湖霜后芙蓉老。
拾翠天低,踏青路远。
横塘日日春人满。
红泥四面水中亭,绿阴三尺门前缆。

午梦愁长,花风鬓短。
春游输与春归晚。
当时塘上笑行云,如今更比行云懒。
黑水惊流,黄云隐雾。
晓峰新翠薶千树。
片帆刚渡半烟江,不知何处吹来雨。

喷雪涛飞,抟沙风驻。
翻盆挂瀑横空布。
风波如此掉回船,星红一线雷车舞。
庾岭春迟,洛川波迥。
一般幽思谁能领。
个侬同住水云乡,黄裳绛服欣联影。

世外芳姿,寰中仙品。
灵根堪结芝林隐。
好将三秀拟三香,襟期冰雪偏宜冷。
雀舌斑明,麝脐香软,并刀薄碾芙蓉片。
扶留蜃炭共金盘,唾绒红晕燕支浅。

味外酸咸,闲中茗荈,苦寒忍把春酣换。
如今药里自关心,不加餐也无人管。
蝉碧分胎,莺黄破蕾,双心钿合殷勤惠。
锦书封了又重题,问谁尝惯相思味。

酒后吟悭,茶边语细,口香沁梦行云腻。
冬郎憔悴已经年,翠梢空结东风泪。
陌上花开,林边雨霁。
芳郊结伴曾游戏。
柳阴十里跨征鞍,香尘一道随飞骑。

乐事逢场,闲身觅醉。
客中多少愁滋味。
杏园何日马蹄忙,春风直到长安市。
门巷重来,马嘶频顾。
旧时庭院何人住。
江山六诏半生祠,定应化鹤南飞去。

柳老伤春,星孤愁曙。
绿阴青子无寻处。
相思一夜又东风,梅花落尽鸦啼树。
蝶困眠花,莺娇坐树。
东风帘外销魂处。
闲看淡影过秋千,日长深院团飞絮。

槅展冰纹,屏开翠羽。
炉烟袅尽沉檀炷。
树头一抹敛微云,明蟾逗破黄昏雨。
短巷寒砧,孤城画角。
嘹嘹征雁沙头落。
断桥秋思不堪闻,被风吹入深深阁。

细雨梦回,绿罗衾薄。
夜阑灯晕寒生幕。
重门寂寂掩黄昏,梧桐叶上偏萧索。
闲里心情,病馀诗酒。
匆匆寒食清明后。
柳丝无力绿低迷,花枝有恨红消瘦。

春晚韶光,暖风吟袖。
炉烟不动湘帘昼。
夕阳天外乱山多,望中又是愁来候。
静夜霜寒,金炉香辍。
窗前一片梅花月。
看来总共此清光,怎生却把人离别。

才挂枝头,又过庭侧。
疏帘漠漠铺烟色。
深宵何用照离愁,素娥当自愁圆缺。
细叶摇春,疏花弄影。
一枝曾记簪云鬓。
如何憔悴画中看,红心也是恹恹病。

墨散苍烟,水分青晕。
杜娘踪迹凭谁问。
暗香吹遍不逢人,湘阴月上秋魂吟。
屋角风尖,房栊曛短,寒衣补绽催针线。
天吴紫凤拆凭伊,剩好鸳鸯休错剪。

黑月霾低,碧纱愁掩,灯添红晕绵装茧。
倩他排遣过黄昏,永夜沉沉天不管。
按:国朝常州词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