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踏莎行 钦谱
踏莎行 金词注“中吕调”。曹冠词名《喜朝天》,越长卿词名《柳长春》,《鸣鹤馀音》词名《踏雪行》。曾觌、陈亮词添字者,名《转调踏莎行》。

踏莎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晏殊

  细草愁烟 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 时时海燕双飞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带缓罗衣 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 何曾系得行人住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曾词、陈词之添字、摊破句法、转换宫调,皆变体也。 按宋元人填此调者,其字句韵悉同,惟每句平仄小异。如前段第一、二句,黄庭坚词“临水夭桃,倚墙繁李”,“临”字平声,“倚”字仄声,“繁”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草熏风暖摇征辔”,“草”字仄声,“风”字平声。第四句,欧阳词“离愁渐远渐无穷”,“离”字平声,“渐”字仄声。第五句,晏几道词“粉香帘幕阴阴静”,“粉”字仄声,“帘”字平声。后段第一、二句,黄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绮”,“明”字平声,“落”字仄声,“如”字平声。第三句,陈尧佐词“画梁轻拂歌尘转”,“画”字仄声,“轻”字平声。第四句,晏词“宿妆曾比杏腮红”,“宿”字仄声,“曾”字平声。第五句,陈词“主人恩重珠帘卷”,“主”字仄声,“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周密词,后段结句“莫听酒边供奉曲”,平仄独异,此亦偶误,不必从。

格二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曾觌

  翠幄成阴 谁家帘幕 绮罗香拥处 觥筹错 清和将近 奈春寒更薄 高歌看簌簌梁尘落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好景良辰 人生行乐 金杯无奈是 苦相虐 残红飞尽 袅垂杨轻弱 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仄平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仄仄仄中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减去“处”字、“是”字,第五句减去“奈”字、“更”字、“袅”字、“轻”字,结句减去“看”字、“断”字,即《踏莎行》正体也。转调者,摊破句法,添入衬字,转换宫调,自成新声耳。 按赵彦端“宿雨才收”词,正与此同。前段第二、三句“牡丹将绽,也近寒食”,“近”字仄声。后段第三句“一月五番价、共欢集”,“月”字、“五”字俱仄声,“番”字平声。第五句“且莫留半滴”,“莫”字、“半”字俱仄声。第六句“一百二十个好生日”,“一”字、“好”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陈词。 汲古阁本前段第三句脱一字,今从《词纬》本订定。

格三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陈亮

  洛浦尘生 巫山梦断 旗亭芳草里 春深浅 梨花落尽 酴醾又绽 天气也似 寻常庭院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向晚晴浓 十分恼乱 水边佳丽地 近前看 娉婷笑语 流觞美满 意思不到 夕阳孤馆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见《龙川集》,亦名《转调踏莎行》。每段上四句与曾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减一字异。 宋人精于音律,凡遇旧腔,往往随意增损,自成新声。如元人度曲,或借宋人词调,偷声添字,名为“过曲”者,其源实出于此。
龙谱
踏莎行 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又有《转调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踏莎行 格一 晏殊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濛濛乱扑行人面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翠叶藏莺 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格二 格二(转调踏莎行) 曾觌

  翠幄成阴 谁家帘幕 绮罗香拥处 觥筹错 清和将近 奈春寒更薄 高歌看簌簌梁尘落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好景良辰 人生行乐 金杯无奈是 苦相虐 残红飞尽 袅垂杨轻弱 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搜韵君按:龙谱前段第三句脱一“奈”字,误,并改之。
历代作品
共1290,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续上)
李良年 1635 - 1694 二首
范承谟 1635 - 1676 一首
徐釚 1636 - 1708 二首
顾贞观 1637 - 1714 一首
沈岸登 1639 - 1702 一首
鲍鼎铨 一首
汪懋麟 1640 - 1688 一首
董俞 五首
沈栗 一首
高士奇 1645 - 1703 一首
许嗣隆 一首
纳兰性德 1655 - 1685 一首
龚翔麟 1657 - 1718 二首
赵执信 1662 - 1744 一首
黄之隽 1668 - 1748 一首
王时翔 1675 - 1744 三首
厉鹗 1692 - 1752 二首
郑燮 1693 - 1765 一首
吴敬梓 1701 - 1754 三首
花落逢君,叶飞还去。
吟装几日沿江渚。
阿章遗石想苔封,第三泉水茶山路。

远渌浮天,冷香开暮。
烟鬟翠亚蕲春树。
竹间试谱竹枝歌,如闻横笛淩风语。
两岸洲平,三山翠俯,江豚吹雪东流去。
故陵残阙总荒烟,斜阳鸦背分吴楚。

青雀钿釭,朱楼画鼓,冥冥一片杨花路。
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
⑴ 案上五字原稿残缺,据薛廷文《梅里词绪》补。
雨霁云收,乱流争渡。
匆匆暂歇花间铺。
微风带出布帘斜,短墙半压桃花树。

浊酒三杯,整鞭速去。
踏春骄马嘶香路。
及时功就赋归来,休休莫把韶光误。
着地寻来,无端牵惹。
一生锁住眉尖下。
如呆似梦复如痴,怜伊倒被心肠挂。

脉脉红楼,萋萋绿野。
一江春水茫茫泻。
好花明月总怜人,小窗弹破凄凉话。
范叔寒耶,宽衣博带。
科头箕踞长松外。
笼鳞战罢咽涛声,琤琮不减笙簧派。

击筑相从,破琴未改。
休休莫莫凭他怪。
松风一枕熟黄粱,御沟桥下春如海。
稚涩全消,匀圆竞熟。
同时二妙秋湖曲。
阿环才谱荔枝香,采蘋休却珍珠斛。

兰浆迟归,摘酣冰玉。
水仙风味宜新浴。
相思一夕渚烟深,短蓑无恙莼丝绿。
按:【原注】吾乡菱芡,惟出此湖者可敌松陵,他处并远不逮。
沙拥层冰,烟笼别浦。
夜深凉月卢沟渡。
天涯九日记衔杯,当筵落帽曾同赋。

千里莼羹,五茸枫树。
归帆行尽江南路。
高斋只作故乡看,柳塘花暖应飞度。
① 见《瑶华集》二十二,《词综》补四
桃靥红消,柳眉翠聚。
当筵唱彻黄金缕。
含情无话倚东风,啼莺不管春风暮。

烟羃平芜,水添远浦。
王孙玉勒嘶何处。
恼人双燕故飞飞,新愁又送花间雨。
泥佛休号,苍鹅漫祷。
如人麦穗看将稿。
张龙李马突然来,翻盆撒菽声声好。

太守勤农,饥人梦饱。
中宵卧听天河倒。
栏街争唱踏莎行,仆惭贺雨元和老。
绣袜留香,罗裙拂翠。
盈盈绝称韶光媚。
漫将团扇掩娇羞,风流偏解怜夫婿。

燕妒双栖,莲惭并蒂。
酒酣百种春情昵。
小屏低槛月朦胧,云鬟压枕花香细。
陌柳飘绵,园梨糁雪。
红亭绿酒人离别。
春光不是别离时,别离偏向春时节。

旧梦无痕,新愁似结。
乱鸦啼处山千叠。
渔灯点点隔江明,蘋似带雨波声咽。
狼藉金铺,飘零玉溆。
蔫红皱白随风舞。
残枝袅袅怨斜阳,玉环飞燕俱尘土。

蝶泥馀香,莺辞荒圃。
画桥客散濛濛雨。
美人睡起正凭阑,娇波凝瞩愁无语。
桃片萦烟,梨花堕雪。
画楼惆怅闻啼鴂。
红妆掩泪诉东君,低回欲向枝头别。

可是娇姿,风姨妒绝。
顿教一夜芳菲歇。
而今算作未开时,何须檀板悲歌咽。
切切凄凄,叨叨絮絮。
西风驿路伤心处。
明知枕畔不堪听,何劳故傍疏灯语。

古迹丹枫,寒城白苎。
便须谱入悲秋句。
玉人起坐泪阑干,声声断续纱窗曙。
踏莎行 玫瑰 明末清初 · 沈栗
日暖蜂喧,群芳开足。
药栏烂漫非金谷。
柔条弱刺惹罗衣,摘来蛱蝶犹相逐。

蕊绽骊珠,花凝紫玉。
秦楼初度霓裳曲。
香分太乙殿中烟,相公服色新妆束。
腊雪才融,东风乍转,梅梢历乱春还浅。
无端旧恨接新愁,新愁更逐关山远。

竹几闲凭,湘帘不卷,半床抛散残书卷。
雕梁燕子未归来,幽窗寂寞黄昏晚。
忽到青帘,来从绀宇。
疏疏密密閒中数。
灯花敲落未曾停,寒宵寂寂长如许。

响断霜中,音回风处。
乡园有梦难归去。
愁来空外湿无声,潇潇销尽黄昏雨。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
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
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长短旗亭,淡黄杨柳。
风鞭露𩍐红鸯骤。
云中塔影一条青,这回知近山城口。
少驻初程,解衣沽酒。
楼窗彷佛曾垂手。
当垆笑指粉墙看,镵诗记得前番否。
鞭哨青骡,村投白兔。
不寒不暖飘秋雨。
草花揉碎雪蹄香,纷纷乱蝶随鬉舞。

水漫城坳,从兹唤渡。
逢人先问丁家埠。
扬州划子鸭儿头,凭谁载取离愁去。
酿雪尖风,洗霜纤雨。
黄花红叶寒无主。
归期道是近重阳,重阳已远犹难据。

醉遣杯知,病和灯语。
离情似海宽多许。
夜深魂梦只南飞,征鸿过尽谁将去。
白日愁人,红尘困我。
叶田田处刚经过。
者边驯鸭浴双雏,者边虚艇横三个。

便想江南,莲舟唱和。
鸭儿争脱红裙裹。
不须挨到看花开,未花已遣情无那。
嫩嫩烟丝,轻轻风絮。
绛旗斜飐秋千处。
花枝照得画楼空,薄情燕子和人去。

冷落阑干,凄清院宇。
夕阳西厂明残雨。
一双红豆寄相思,远帆点点春江路。
杨叶楼中,枣花帘下。
盈盈有个人如画。
玲珑心地解怜人,嫣然一笑千愁卸。

兰桨催舟,金鞭拂马。
迢迢换了天涯也。
杜郎禅榻鬓丝风,今生甘守凄凉夜。
玉镜台前,绛罗窗下。
修蛾彩笔曾亲画。
下阶双笑握纤纤,步摇替整琼钗卸。

地认蓝桥,琴疑司马。
狂言触拨生嗔也。
惊心端坐诵三缄,焚香乞忏无人夜。
鸭鸭随波,莺莺坐树。
天涯芳草疑无路。
恼人只有燕梢船,浓春又向船中度。

斗酒香留,题襟墨聚。
菜花黄了忘归去。
韦娘髻子晓妆成,今朝定出湔裙否。
屐齿沙痕,鬓丝烟影。
十年迷却探春径。
凭谁重唱竹枝歌,凄凉不是当时听。

败舫虹凋,危阑香凝。
湖风还我登临兴。
梨云柳雾捲俱空,而今才放青山醒。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十年幼小娇相护。
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

颠倒思量,朦胧劫数,藕丝不断莲心苦。
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
仄径苔肥,小池萍厚。
凭阑祗有人消瘦。
乍晴还雨暮寒多,馀香渐褪双罗袖。

密约无凭,愁肠依旧。
菱花知我眉间皱。
湿云如梦挂湘帘,帘前春去空长昼。
鹿韭香浓,雀瓢香细。
何人庭院春初霁。
还家两月不曾过,又从江上招舟子。

挑荠篱根,焙茶窗际。
一般也有幽间事。
独怜涉险总无端,橹声轧轧波声里。
穷海累臣,上林天子。
镜芗亭畔伤心事。
霜空木落雁衔书,归期回首初春是。

碧草颓垣,紫苔唐肆。
濒江吊古堪流涕。
祗缘身未到边关,不知洪皓含悲地
⑴ 郝经元臣元世祖使经来宋告即位贾似道留于真州十五年至元将灭宋始还经在真州时以雁系帛书又常游镜芗亭作记宋金华诗日木落霜空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臣有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