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清平乐 钦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赵词。

格二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格三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捲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龙谱
清平乐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 定格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1877,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续上)
张玉珍 二首
张珊英 一首
改琦 1774 - 1829 七首
曹景芝 二首
曹慎仪 二首
钱斐仲 二首
钱念生 一首
陆珊 二首
陆恒 一首
钱凤纶 一首
钱令芬 一首
陈芳藻 一首
陈珍瑶 二首
陶淑 一首
陆韵梅 一首
鲍之芬 一首
归懋仪 一首
金庄 一首
张学圣 一首
短檠孤影。
密雨敲窗冷。
不奈频惊乡梦醒。
况是愁中闲听。

铜壶漏水迢迢。
凄凉最是今宵。
断送离人憔悴,几声滴上芭蕉。
幽贞如许。
只合空山住。
梦影愁痕无著处。
一片潇湘烟雨。

墨云吹堕生绡。
清香暗袭吟毫。
移挂琴枱斜侧,夜凉伴读离骚。
娉婷绝色。
斜倚疏篱侧。
玉蕊冰绡争忍折。
况照一轮明月。

罗衣逗满清香。
夜深独倚回廊。
不减江梅风韵,影儿袅娜横塘。
黄茅盖就。
卧听风如吼。
倚翠牵萝秋影瘦。
依约暮寒时候。

打头屋只三间。
支撑月地花天。
知否晴多雨少,漏痕湿了红笺。
碧华飞去。
照见山中树。
墨叶筛空凉欲雨。
画出方壶深处。

春来结伴山行。
莫孤明月多情。
迟我半床花影,瑶台清露吹笙。
贞石摘「亦拟村南买烟舍,卧房阶下插渔竿」之句作图,玩其天趣在云溪石谷之间,因题此句,以志赞赏。
鱼天欲暝。
荡漾溪山影。
缚个香茅尘梦冷。
卧看流云无定。

一枝铁笛摩挲。
钓竿斜拂珊柯。
招手千秋渔父,买春欲当烟蓑
⑴ 石田诗云:「几回欲脱蓑衣当,又恐明朝是雨天。」
送君归去。
行李寒如许。
芦月烟江闻雁橹。
今夜酒醒何处。

酒人都半天涯。
酒阑我便思家。
一任冷吟浅醉,催开数点梅花。
翠涛风捲。
弦外秋声远。
隔树峰阴云束断。
独自眠琴石畔。

道人诗鬓飘萧。
山中黄鹤谁招。
手弄一丸凉月,清光斜出松梢。
墨漪明净。
点出清秋景。
水上烟光吹不定。
浮动一痕山影。

凉堂图画䌷开。
愔愔幽绿生苔。
想见白云溪上,东园月话归来。
水天一色。
凉濯冰壶魄。
楼角酒星如可摘。
缥缈山河夜碧。

西风濑上生波。
栖乌啼遍霜柯。
我醉停杯欲舞,月中弄影婆娑。
枣花帘捲。
一片清光满。
悄对姮娥肠欲断。
只恨琐窗天远。

自怜命薄如云。
知心更有何人。
辜负团圞明月,夜深无限销魂。
眼看春去。
便自愁如许。
窗外鹧鸪啼不住,日日风风雨雨。

晓来梳洗都慵。
怯寒下了帘栊。
帘底落花如梦,有谁解惜残红。
天涯离恨。
春尽愁难尽。
只有枝头莺语近。
不管粉残香褪。

一帘烟絮轻吹。
销魂怕说春归。
又见夕阳深院,东风点点花飞。
几番风信。
又是残春近。
病起心情岑寂甚。
赢得带围宽尽。

日长倦理瑶徽。
一帘烟雨霏霏。
寄语春元如客,杜鹃莫更催归。
银云一片。
云外流晴电。
风里罗衣容易卷,刚被冷萤窥见。

来寻竹下新凉。
个人先到兰房。
浓爇小炉檀炷,负它自在荷香。
迟迟春昼。
花尽春应瘦。
砌下落红盈寸厚。
蝴蝶飞来微逗。

携将绡扇徘徊。
不知蹴损莓苔。
轻薄忽随风去,撩人溜了鸳钗。
闲愁如许。
心小难藏贮。
幻出丝丝飞欲去。
又被眉峰锁住。

亭亭独立阶西。
此心试问谁知。
只有怀中明镜,照伊一点情痴。
梦回莺啭。
催起情还懒。
画了娥眉云鬓绾。
已自卖花声远。

韶光暗里消磨。
闲愁可奈春何。
燕子也怜人病,去来频拂帘波。
嘈嘈切切。
多少闲愁说。
不管愁人肠百结。
一夜小楼听彻。

声声梦断西窗。
奈何秋夜偏长。
推枕揽衣起坐,床前明月如霜。
去年今日。
云压天凄切。
杨柳条条桥畔折。
死别生离片刻。

从今短簿无缘。
空闺月冷霜寒。
谁遣辰钟敲醒,一场春梦难圆。
乳莺初啭。
晓梦梨云断。
朝日蓬窗创一线。
个里春光偷换。

惜春莫为春愁。
罗浮更约重游。
记取连床絮语,梅花深处山楼。
闲扃绣户。
静听潇潇雨。
料得杏花红渐吐。
已过清明时序。

铜壶忽转三更。
银缸一点还明。
惊破闺中残梦,无端勾起离情。
寒光皎洁。
认取秦时月。
为问圆冰清到骨,可贮芙蓉颜色。

愁来怕上眉梢。
恐伊知我魂消。
顾影卿怜谁瘦,朝朝相对无聊。
春将一半。
垂柳柔于线。
睡醒重楼帘不捲。
楼外呢喃双燕。

昼长人静无哗。
嫩寒翠幕低遮。
起看碧纱窗畔,东风红遍桃花。
宵来雨骤。
繁响喧檐漏。
开遍海棠春意逗。
又是禁烟时候。

梦回小阁初晴。
凭栏听卖花声。
何处秋千笑语,东风吹送分明。
淡香初透。
寂寂人何瘦。
十二湘帘才卷后。
只有东篱如旧。

何妨品自孤芳。
任它未合时妆。
耐得风霜已耳,从来不藉春光。
湿云低扑(星斋)
凉意含疏竹。
闲倚红阑干几曲(琇卿)
一点流萤闪绿(星斋)

小窗月上迟迟(星斋)
送来花影参差。
爱把湘帘半下(琇卿),秋痕筛满罗衣(星斋)
窗南砚北。
凛凛冰坚石。
脆质难凭敲凿力。
炉火温黁微炙。

融融暖玉生烟。
东风冻解春先。
顷刻香腾墨海,何能荒我良田。
夕阳西下。
月向檐前挂。
香霭空濛花梦惹。
此景宜诗宜画。

清寒一缕穿寮。
夜深沉水添烧。
桦烛清尊昨夜,昏灯冷雨今宵。
附:原作:水晶帘下。新月娟娟挂。料峭柳条风暗惹。花影一庭如画。
微风寒透窗寮。画屏银烛高烧。寄语海棠休睡,莫教负此良宵。
凄凉晚色。
丝雨和愁织。
梦到楚江行不得,一片湿云空隔。

年时曾忆城东。
杏花点点飞红。
门外凭他寒食,玉阑自有春风。
昭阳春暖。
风送歌声远。
舞罢霓裳归院晚。
凝醉海棠红软。

窗前鹦鹉娇呼。
锦帷春梦如酥。
女伴相邀斗草,云鬟起倩人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