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清平乐 钦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赵词。

格二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格三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捲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龙谱
清平乐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 定格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1863,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续上)
徐士俊 二首
贺贻孙 1606 - 1689 一首
吴洪化 一首
李雯 1608 - 1647 二首
陈子龙 1608 - 1647 一首
吴伟业 1609 - 1671 一首
曹溶 1613 - 1685 四首
龚鼎孳 1615 - 1673 一首
叶小鸾 1616 - 1632 一首
陆求可 1617 - 1679 三首
尤侗 1618 - 1704 三首
王夫之 1619 - 1692 五首
沈谦 1620 - 1670 七首
清平乐 初摘茉莉花一朵(壬午)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幽香初递。
漫学簪花髻。
雅澹动人消受意。
抹倒艳阳佳丽。

三分春色烟消。
休矜一点红么。
个是白家樊素,近来不号樱桃。
清平乐 咏燕(壬午)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清和时候。
镇日风前骤。
剪出声儿圆滴溜。
别是一般僝僽。

昼长花影閒庭。
双飞双宿丁宁。
等待薄情人至,代侬唾骂千声。
清平乐 题画赠冉邑侯(壬午) 明末清初 · 贺贻孙
轻红乍沐。
爽气侵寒玉。
树杪流泉天半落。
吹入两间茅屋。

荒岩古木云平。
龙门断壁风轻。
自是宰官似水,因君画出秋声。
飘绵滚絮。
装得溪山古。
竹梢瑟瑟声幽处。
纵是非晴胜雨。

星球火树谁家。
六街都满瑶华。
小阁酒阑无寐,隔窗风糁梅花。
清平乐 秋晓 明末清初 · 李雯
雁声初到,远梦惊回早。
残月残灯和泪照,闲忆去年秋草。

起来检点芙蓉,愁红恰与人同。
赢得一身憔悴,哪堪更对秋风。
风生云袖,袖底蛟龙骤。
一幅吓蛮书在手,正是护花星斗。

朱旗远望潼关,麻鞋踏上青山。
且看锦囊飞度,便教红线周旋。
绣帘花散,难与东风算。
拈得金针丝又乱,尚剩檀心一半。

几回黛蹙双蛾,斜添红缕微波。
閒看燕泥欲堕,柳绵吹满轻罗。
按:【王士禛评】此从瑶台金屋中阅历得来,非漫作者。
江山一派。
换出琼瑶界。
冻合滩舟因访戴。
沽酒南村谁卖。

草堂风雪双扉,画图此景依稀。
再补吾庐佳处,露桥一笠僧归。
清平乐 冬夜 明末清初 · 曹溶
月波秋泻,松冷穿窗罅。
散步湖干渔笛下,的是含情者。
夜来蟋蟀如年,浮花倦理觥船。
吟遍满阶黄叶,奈他心在秋边。
云屏十二,仙客曾同醉。
草没建炎碑上字,岁月凭谁语。
腊痕水出平堤,鵁鶄只检花栖。
抖擞喉间秀句,雪斜犹倚楼西。
铜驼巷陌,较逊吴天碧。
乳燕未来香寂寂,王粲成闲客。
鬓丝新点春霜,佛楼冷尽行装。
少许曲生风味,费他一夜回肠。
偶来津馆,望里冰花满。
月白梦回鸡不管,只觉铜壶缓。
云芽细煮孤铛,蓬山隔了层城。
任说铁肠难挽,泪痕还到银筝。
浅嚬深语。
疼杀樱桃雨。
柳岸人家烟正吐。
寒食春阴当午。

清波写影堪怜。
春人好处难传。
便为花愁无赖,禁他风鬓云鬟。
断烟撩乱。
霁景穿庭院。
草色苔痕添一半。
染得秋光堪玩。

流苏帐晓花开。
海棠几蕊簪来。
昨夜熏笼香冷,新寒多上妆台。
清平乐 催春 明末清初 · 陆求可
忙呼百舌。
来报芳菲节。
黍谷邹阳吹律切。
早晚菖蒲绾结。

五原消息嫌迟。
赭鞭行令无私。
青帝重来巡狩,翠华芳草天涯。
清平乐 宫词 明末清初 · 陆求可
西风袅袅。
吹老宫前草。
一幅鲛绡都湿了。
清泪不知多少。

夜深月暗灯昏。
庭槐乱落纷纷。
莫道君王难见,有人朝夕承恩。
覆舟山右。
郁郁峰峦秀。
山号鸡鸣犹似旧。
那得鸡鸣时候。

当年开馆山头。
文章照耀千秋。
试问次宗何在,闲云一片悠悠。
烟姿玉骨。
淡淡东风色。
勾引春光一半出。
犹带几分羞涩。

陇头倚雪眠霜。
寒肌密抱疏香。
待得罗浮梦破,美人打点新妆。
秋风泽畔。
小草霜华染。
比似杨花吹不断。
却被雁衔天半。

月明野渡苍茫。
伴他枫叶吴江。
堪笑白头老子,夜寒尚倚红妆。
懒妆草草。
怕说春光好。
几日伤春吟未了。
一幅乌丝残稿。

昼长午梦初醒。
碧桃花下微行。
闲唤侍儿消遣,小楼偷放风筝。
清平乐 咏萤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夕风乍定。
冉冉穿芳径。
曲沼欲寻鸳侣并。
却是伶俜孤影。

来回柳岸苔阴。
不知露冷更深。
几点残星未落,一弯斜月初沈。
清平乐 嫩柳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霏霏屑屑。
略上些儿色。
敛尽翠眉刚半缬。
应是春光不彻。

未妨雨细寒轻。
绿波浅映盈盈。
更着一分螺黛,和烟绾住流莺。
清平乐 鹧鸪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但南无北。
费尽丁宁舌。
说与天涯行不得。
也似欲啼清血。

空山烟雨霏微。
离披败叶低飞。
乳燕莫誇轻俊,人间何处乌衣。
清平乐 咏雨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归禽向暝。
隔断南枝径。
不管垂杨珠泪迸。
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
浮蘋乍满清池。
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秋光已尽。
月也幽香褪。
只有霜膏团紫晕。
仙雾兰浆深酝。

小窗读易初晴。
药炉风软烟轻。
莫遣先生午睡,凭教鼻观惺惺。
为他羁绊。萦性相思惯。
洛水巫云生锦幔。梦到春来偏幻。

孜孜亦自商量。睡乡长住何妨。
蝶化曾笼翠袖。莺啼又隔银墙。
晓帘妆罢。
逗得鹦哥挂。
过眼韶光都是假。
教把春风来骂。

断云残雨无凭。
不劳莺燕傅情。
明日买丝绣佛,与他同念心经。
清平乐 明末清初 · 沈谦
罗带香罗曾寄。
小凤盘云腻。
要识春来腰更细。
剩得许多垂地。

玉钩移孔难寻。
有时撚着沉吟。
踪迹可知无定,两头都结同心。
清平乐 春闷 明末清初 · 沈谦
雪消水溢。
岸柳金芽出。
漠漠暗尘萦宝瑟。
坐转一窗红日。

博山香袅烟丝。
闲愁闲闷谁知。
欲解罗衣去睡,黄莺又上花枝。
清平乐 私语 明末清初 · 沈谦
小栏西畔。
私语春情乱。
彷佛有人花外唤。
故卷梅红罗幔。

嬉游忘却根松。
问时无那羞容。
最是牵云惹雾,明朝不戴金虫。
两峰眉蹙。
更着春烟绿。
淡日烘云新雨足。
红得桃花如肉。

醉看蝉鬓欹斜。
听歌再立堤沙。
懒上银鞍叱拨,愿为金屑琵琶。
清平乐 闺情 明末清初 · 沈谦
鬓云低袅。
淡画双蛾小。
磨得菱花秋白皎。
病里何曾草草。

闷看金鸭香浮。
妆成独坐空楼。
百遍不如郎意,旁人都道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