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清平乐 钦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赵词。

格二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格三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捲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龙谱
清平乐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清平乐 定格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1863,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续上)
王铉 一首
李仁山 一首
郝贞 一首
赵由俊 一首
郯韶 一首
杨基 1326 - 1378 一首
董纪 二首
程本立 ? - 1402 二首
杨士奇 1365 - 1444 十首
黄淮 1367 - 1449 一首
丘浚 1418 - 1495 一首
吴宽 1435 - 1504 一首
陈霆 1479 - 1560 十一首
柔肠先断。
舟系汾湖岸。
别恨离愁秋水漫。
写入数行新雁。

幽闺兰梦初成。
犹将小字呼卿。
几点梧桐夜雨,一天霜月砧声。
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
瑶英轻洒。
姑射飘仙驾。
巧夺孤山能变化。
夭娇飞来白下。

绝怜玉骨清姿。
不随红紫芳时。
要识天然标格,竹篱茅舍横枝。
按:附见天籁集卷下内。原题云,李仁山次韵,自注蟠桃来自杭和靖诗句,得于孤山也。
暮云飞断。
潮落吴江岸。
忆昔佳人愁思漫。
那更楼头闻雁。

此时有意还成。
争知恼杀兰卿。
画作碧梧苍石,至今图得风声。
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
楚云迷断。
桃叶江南岸。
春去秋来情汗漫。
愁绝一行新雁。

锦书欲寄双成。
殷勤为谢芳卿。
明月碧梧凉夜,有谁知度箫声。
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
湘云微度。
六曲朱栏暮。
帘外香飘梅子树。
知有王孙索句。

谁将璚琯吹霞。
柳花飞过东家。
说与门前去马,断肠休为琵琶。
按:玉山名胜集
清平乐 元末明初 · 杨基
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
曾把腰肢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

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
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
今朝初度。
俗状浑如故。
只是朱颜偷叛去。
白发新添无数。

休将事挂心怀。
天公自有安排。
同在金门通籍,几人如我归来。
今朝初度。
敢道儒冠误。
造物拘人元有数。
不是青云无路。

团栾稚子山妻。
寻常淡饭黄齑。
日晏枕边啼鸟,何如马上朝鸡。
山翁归去。
玉洞花千树。
拍手儿童花下路。
惊动落花无数。

山中红雨苍苔。
人间白发黄埃。
借问玄都道士,刘郎何日重来。
山翁归去。
记得来时路。
雨涨溪泉人不渡。
花外鸟啼何处。

人间不是山中。
高怀都付丝桐。
一曲瑶池宴罢,春风吹尽残红。
宣德三年仲春之日天气清和风尘不作皇上万几之暇驾幸西苑特召尚书学士皆从臣士奇与焉既游万岁山命就御舟游太液池以遍历苑囿之胜群臣頫伏言陛下宠恩之厚非愚臣等所宜蒙荷上指御舟谕曰以操以济群卿之力君臣之义欣戚是同圣谕再三奖与过分是日果茗酒馔之赐皆出天厨之珍加之赉予之厚下暨舆皂均沐洪赐遭逢之幸在古鲜俪敬赋清平乐词十章以识盛事其词曰
御河冰泮。
禁籞春光满。
中使传宣陪赏玩。
西过蓬莱仙苑。

内街许骤花骢。
新醅敕赐黄封。
共侍翠华游豫,仰承霄汉恩浓。
五云仙岛。
海上蓬壶晓。
红巘丹崖春正好。
香动玉华瑶草。

飞龙翠辇初来。
翔鸾宝扇齐开。
圣主乐同贤辅,愚臣自愧非才。
广寒宫殿。
晓驻黄金辇。
天上彤霞平近眼。
俯看碧云芳甸。

乾坤六合皆春。
荣光瑞彩津津。
浩荡云飞川泳,甄陶总出皇仁。
碧池千顷。
湛湛涵天影。
清似玻瓈明似镜。
洞见柔条新荇。

金鳞翠羽夷犹。
红桡画桨歌讴。
何幸盛时多暇,共陪太液清游。
凤池龙舸。
画楫黄金柁。
亭午虹桥西畔过。
琼管瑶筝相和。

彤亭面面彫栏。
天光云影盘桓。
世外银潢玉宇,春前丽景清欢。
小山千丈。
粲玉蕖仙掌。
鹤桧鸾篁森拱向。
春逗万年枝上。

黄金矫矫蟠龙。
青岩洒洒轻风。
口喷汪洋天泽,须教大地年丰。
石渠清泚。
宛转千花里。
翠勺金莲传玉醴。
潇洒落红流水。

连茵坐饮悠哉。
流杯饮过还来。
圣主恩深如海,醉教马上扶回。
瑞禽灵兽。
自古希奇有。
鸾凤来仪麀鹿伏。
好似舜庭文囿。

传宣特赐奇观。
山呼拜舞腾欢。
清世泰和嘉应,圣人道合乾坤。
玉京仙境。
瑞气融春永。
明主承天天锡庆。
雨顺风和嘉应。

讴歌四海丰年。
箫韶九奏华筵。
圣世均调玉烛,皇图帝寿齐天。
施恩宣化。
一统函夷夏。
端拱垂衣几务暇。
光被普天之下。

簪缨扈从游巡。
乾坤万物皆新。
荡荡太平熙皞,吾皇万岁千春。
柳颦梅笑。
别院东风早。
凤吹隔云声缥缈。
应是蓬莱仙岛。

吾侪久已沉沦。
持杯试祝东君。
好趁阳和时节,螭头共听丝纶。
佳人空谷。
陨落猗猗菉。
泪尽粉乾销腻玉。
翠袖仅馀边幅。

吴兴公子清狂。
临池不学钟王。
垩帚扫成飞帛,雕锼金薤琳琅。
金昌亭下。
舟泊当春夜。
水底星光光许大。
风利帆开似马。

晓来送客忙追。
不知人在天涯。
莫诮褰裳宵遁,怕当人面分离。
清时有味。
不涉尘中事。
狂舞酣歌高枕睡。
更问神仙何处。

从来春梦无多。
世途何苦奔波。
皱着双眉则甚,放教一笑如何。
石田茅屋。
老去安耕读。
门外春风芳草绿。
容我倒骑黄犊。

前村风雨催归。
垂杨吹断柔丝。
两手按翻箬笠,一身抖乱蓑衣。
芳辰能几。
一半归风雨。
冷落秋千深院宇。
双燕飞来愁语。

画堂人静帘闲。
宝炉放近屏山。
憔悴不成情思,杏花连日春寒。
寻真何处。
来到桃源地。
满路松花金粉坠。
时有白云来去。

洞门小扇初开。
一双玄鹤迎来。
请去先生双屐,莫教踏坏苍苔。
伤春无绪。
连日瞢腾醉。
门外落花红满地。
愁到杜鹃啼处。

小窗酣碗香茶。
日高懒趁朝衙。
说与帘前双燕,莫教放进杨花。
绿窗惊睡。
说尽天涯事。
帘外春寒禁不住。
争得重门深闭。

雨昏芳草池塘。
度花穿柳心忙。
因倚不知情倦,东风梦断昭阳。
香车隘住。
笑揭红帘语。
浅蹴芳尘罗袜污。
堤上未干花雨。

画船载得琵琶。
醉中情思无涯。
不管湖烟湖水,东风取意飞花。
余花落尽。
蜂蝶还成阵。
绿满汀洲芳杜嫩。
乳鸭一双娇困。

葛衣缕缕风微。
白团扇上新词。
欲试碧筒煮酒,琵琶催换春儿。
厌厌夜雨。
小院重门闭。
无奈春寒推不去。
向晓尚侵罗被。

起来点检韶华。
东风幸未梨花。
独惜胭脂委地,闲庭落遍山茶。
春冰乍裂。
浅沁生蛟血。
截玉裁肪分骨节。
软衬凉云弯月。

玉葱夜浸银盆。
十枝红甲纤匀。
不道啼妆难掩,泪沿湘竹斑痕。
千金骏骨。
仗下思奇特。
露鬣风鬃劳画笔。
一顾还倾冀北。

少年驰步长安。
骄嘶柳外花边。
今日沙场闲放,夕阳秋草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