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竹枝 钦谱
竹枝 唐教坊曲名。元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   按《刘禹锡集》,与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叙云:“《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但刘、白词俱无和声,今以皇甫松、孙光宪词作谱,以有和声也。

竹枝 单调十四字,两句两平韵 皇甫松

  芙蓉并蒂  一心连    花侵槅子  眼应穿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声,馀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儿”,“枝”、“儿”叶韵,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之有“举棹”、“年少”也。 按古乐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声。如《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龙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亦各叶韵。此其遗意耳。

格二 单调十四字,两句两仄韵 皇甫松

  山头桃花  谷底杏    两花窈窕  遥相映    
  平平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首用仄韵。

格三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孙光宪

  门前春水  白蘋花    岸上无人  小艇斜    商女经过  江欲暮    散抛残食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饲神鸦    
仄平平 


此词较皇甫松词多两句。 按刘、白《竹枝》词俱拗体七言绝句,此独谐婉,且每句有和声。
历代作品
共3749,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续上)
员兴宗 ? - 1170 四首
王质 1135 - 1189 四首
马之纯 1144 - ? 八首
项安世 1153 - 1208 九首
韩淲 1159 - 1224 一首
陈允平 一首
陈杰 二首
汪梦斗 五首
黄河溟溟日落海,逝川流光不相待。
春容去我秋发衰,拟欲餐霞驻光彩。
天津三月桃与李,朝能断肠暮流水。
绿珠黄犬悲相续,何如湖海鸱夷子。
郢客遗音飞上天,谁歌此曲谁为传。
但闻色声纷唱和,使我默叹心悽然。
郑客入关行未已,逢人见谓祖龙死。
秦人竟去无来踪,千载桃源隔流水。
来时梅花绕路旁,祇今压枝梅子黄。
回思孤径踏斜月,冉冉马头迎晓香。
石桥直下桨双横,落叶渐低湖水生。
归心欲寄潮头去,潮头不肯过湓城。
斜风急雨暮潇潇,更与客怀增寂寥。
树头梅子未全熟,莫来窗下打芭蕉。
江南烟雨梅子肥,稻针刺水青离离。
江南风物亦如此,所恨情怀非昔时。
草头无数入松山,一遇将军都败还。
试问当初战何所,将军岩下水犹殷。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
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曹州孽火遍烧天,不见兵车只汉川。
若得将军把关要,鸦军不用过山前。
麦陇桑畴溪路斜,溪南溪北自千家。
当年战守知谁力,好把寒泉荐菊花。
桑麻影里千馀户,弦管声中百许年。
但见年华今日好,也须回首看岩前。
松山父老至今思,尝问将军归不归。
岩头草木成戈戟,雨后溪声听鼓鼙。
倒指于今四百年,竹间祠宇尚依然。
藤萝挂木长如旆,苔藓侵阶碧似钱。
几年精爽尚依依,水旱只须来祷祠。
劝汝乡人宜善事,祀时同唱竹枝辞(清党金衡道光《东阳县志》卷一一)
第一歌头缓缓催,且看渔父寿图来。
天明转向牙旗外,六千里地绣屏开。
二歌渔父寿杯宽,荆江亭下到临安。
更将海水都斟却,浅得蓬莱始好看。
三曲渔人献寿茶,新翻衢样织茶花。
白雨纷纷下江海,翠浪滚滚开龙蛇。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
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五曲渔村寿乐多,随大随小声和和。
蜻蜓蛱蝶浅深舞,燕子莺儿长短歌。
六歌渔父寿诗声,一声声带竹枝情。
大枝千岁不改色,小枝孙子满林生。
七歌渔父寿香堆,花雾深深拨不开。
水边借得春风送,荷花吹上戟门来。
八歌渔父意难忘,愿见寿域通八荒。
只开云梦一稊米,何似浑(自注:音鹘。)仑开太仓。
九歌渔父好思量,愿得寿星朝帝乡。
寿十二庙寸关尺,演亿万年元蔀章。
① 原按:此所云示竹枝者不知为谁,题上当有脱误,今无可考。
方家谷里刘家寺,书记忽云宁少耘。
吴人莫唱楚人曲,肠断竹枝谁忍闻。
峨眉山头月如眉,画眉夬婿归不归。
十日学德(疑为得)眉似月,眉成又是月圆时(同上书册六页四○七四)
男竹枝歌 南宋至元初 · 陈杰
东园一株千叶茶,阿翁手栽红锦花。
今年团栾且同看,明年大哥天一涯。
女竹枝歌 南宋至元初 · 陈杰
南园一株雨前茶,阿婆手种黄玉芽。
今年团栾且同摘,明年大姊阿谁家(以上《自堂存稿》卷四)
六旬馀父身长健,九十重亲发不华。
高堂无人供滫瀡,如何游子不思家。
淮阴母家田未买,汾曲先庐屋已斜。
人生墓宅颇关念,如何游子不思家。
妇挼草汁浴蚕子,婢炙松明治枲麻。
东阡西陌要耕麦,如何游子不思家。
儿多废学自浇花,女近事人今抱牙。
儿女长成忧失教,如何游子不思家。
荷净轩前水浮鸭,翠眉亭下柳藏鸦。
亦要丁宁春照管,如何游子不思家(同上书卷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