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高原  拼音:gāo yuán
高度很大,表面平坦的广大地面。《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曹兵皆居高原,坐视水淹下邳。」
《国语辞典》:蒙古高原  拼音:méng gǔ gāo yuán
位于中国北部、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以北,包括甘肃的西北、宁夏的北部。平均高度约海拔一千公尺,地势平坦开阔,无高山深谷分布。高原上有低浅广大的盆地以及围绕的山丘,盆地底部常见沙漠、砾漠、湖泊,以及沼泽。
《国语辞典》:山西高原  拼音:shān xī gāo yuán
地名。包括山西省的五台、吕梁、中条等山,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在一千公尺以上。
分类:地名山西
《国语辞典》:陕北高原(陕北高原)  拼音:shǎn běi gāo yuán
大陆地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西起陇山,东到黄河,南起宜君,北到绥远的鄂尔多斯,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低降。由于受到河川的侵蚀,地表较崎岖。气候乾燥,耕地稀少,畜牧较盛,石油与煤为本区的富源。
《国语辞典》:热河高原(热河高原)  拼音:rè hé gāo yuán
位于大兴安岭南端的山麓高原,在松辽、黄淮两平原及桑乾盆地、蒙古高原之间。为大兴安岭东南端的下降地带。由西向东,级级下降,初为高原,继为台地,终迄于松辽平原,其东南隅以丘陵河谷地区与冀东、辽西的海岸平原相连续。
《国语辞典》:高原之舟  拼音:gāo yuán zhī zhōu
犛牛。毛色灰黑而长,体型较黄牛稍矮短,性情温和,能耐寒旱,是高原寒漠中最佳的运输工具,故称为「高原之舟」。
《国语辞典》: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拼音:bā tǎ gē ní yà gāo yuán
Patagonia Plateau
地名。位于阿根廷南部,绵延于阿根廷、智利的乾燥台地。北接彭巴草原,南至麦哲伦海峡。气候乾燥,人口稀少,物产不多,盛产石油。
《国语辞典》:学习高原(学习高原)  拼音:xué xí gāo yuán
学习的曲线出现高原停滞的现象。学习进步到某一程度后,即因瓶颈而停滞,无法再继续进步。此时停滞的曲线水平如高原一般,称为「学习高原」。
《国语辞典》:云贵高原(云贵高原)  拼音:yún guì gāo yuán
地名。位于云南省东部及贵州全境的大高原。西接青康藏高原,为纵谷地形,高原表面崎岖,高度变化大,上多湖泊,山间多溶蚀盆地,为人口聚集精华区。因地处大陆地区西南边缘,开发较晚。
《国语辞典》:伊朗高原  拼音:yī lǎng gāo yuán
位于亚洲西部的盆状高原。高度为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尺,面积约二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内部气候乾燥,沙漠广布,居民以畜牧为主。山麓地带利用坎井取水,有灌溉农业。石油、天然气藏量丰富。今分属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
《国语辞典》:巴西高原  拼音:bā xī gāo yuán
Brazilian Highlands
地名。位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东南部,在米纳斯吉拉斯川和圣保罗州境内,为巴西精华地带。主要由低山、岳陵高地和平顶高原构成,土地肥沃、矿产富足。居民占巴西总人口一半以上,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城市。也称为「巴西利亚高原」。
《国语辞典》:藏北高原  拼音:zàng běi gāo yuán
地名。位于昆崙山、喀喇昆崙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内陆高原。平均高度达五千公尺,气候乾寒,空气稀薄,年雨量不足二百公釐。地表曾受冰蚀,山间浅盆多积水成湖,有「湖泊高原」之称。
《國語辭典》:高原期  拼音:gāo yuán qí
学习心理学上指个人学习过程中,表现会逐渐进步,但进步的幅度会逐渐减缓,达到某一程度时,呈现进步停滞的状况,这个时期称为学习的「高原期」。
《漢語大詞典》:哥伦比亚高原
世界著名的熔岩高原。在美国本土西北部。地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经哥伦比亚河及其支流冲蚀,形成很多峡谷。
《国语辞典》:黄土高原(黄土高原)  拼音:huáng tǔ gāo yuán
地名。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以及甘肃省东部与河南省西部。海拔约一千至两千公尺,面积约五十三万平方公里,为长城、秦岭、太行山与青康藏高原间的高地,因上覆黄土,故称为「黄土高原」。其黄土质地疏松,易受暴雨冲刷和流水侵蚀,除局部地区外,呈现千沟万壑,地表十分破碎的景象。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铝土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