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赋缁衣


《毛诗正义》卷四之二〈国风·郑风·缁衣〉~60~
毛诗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诗曰:「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礼记注疏》卷五十五〈缁衣〉~927~
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
典故

《诗经·郑风·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
《礼记·缁衣》
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

例句

氓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宋之问 送武进郑明府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白居易 和阳城驿

典故
缁衣诸侯


《论语·乡党》
「缁衣羔裘。」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东汉·郑玄《注》云:「缁衣羔裘,诸侯视朝之服,亦卿大夫士祭于君之服。其服缁布衣而素裳。」

例句

缁衣诸侯谅称美,白衣尚书何可比。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國語辭典》:缁衣(緇衣)  拼音:zī yī
1.黑衣。古代卿士听朝的正服。《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他可咏缁衣,见说芳名好爵縻。」
2.僧侣穿的衣服。
3.《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缁衣,美武公也。」首章二句为:「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分类字锦》:缁衣大夫(缁衣大夫)
孙惠龟言赋有缁衣之大夫兮衣元绣之衣裳垂轻车岌岌兮驾云雾而翱翔
分类:
《漢語大詞典》:缁衣丈夫(緇衣丈夫)
史记·龟策列传:“﹝ 宋元王 ﹞召博士 衞平 而问之曰:‘今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輜车……是何物也?’﹝ 衞平 ﹞对 元王 曰:‘……玄服而乘輜车,其名为龟。’”后因以“緇衣丈夫”为龟之别名。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孙惠 《龟言赋》:“有緇衣之丈夫兮,衣玄绣之衣裳。”
分類:
《國語辭典》:白衣  拼音: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见一白衣人飞奔而去!」
2.平民。参见「白衣」条。
《漢語大詞典》:染衣
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常励学徒云:‘凡薙髮染衣,当洞明诸佛,心宗行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参见“ 染服 ”。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缁衣。南史·刘之遴传:“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为诗嘲之曰:‘《传》闻 伏不鬭 ,化为 支道林 。’及 之遴 遇乱,遂披染服,时人笑之。”
分類:缁衣
《國語辭典》:披缁(披緇)  拼音:pī zī
缁,黑色的衣服。通常僧人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故以披缁表示出家的意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老身在此住迹,甚觉清脩味长,娘子虽然年芳貌美,争奈命蹇时乖,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也作「被缁」。
《國語辭典》:玄流  拼音:xuán liú
1.黑色的水流。《文选。潘岳。西征赋》:「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
2.皇帝的恩泽。《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仰挹玄流,俯弘时务。」
3.僧徒。因僧侣身被缁衣,故称为「玄流」。
《漢語大詞典》:缁锡(緇錫)
(1).缁衣锡杖。僧人所用。 唐 权德舆 《送道依闍黎序》:“乃振緇锡,泛然而行。”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诗:“逢君驻緇锡,观貌称林峦。”
(2).借指僧人。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既毕,召化内之緇锡,数迈于千,斋而落之累中。”
《漢語大詞典》:黄缁(黄緇)
指道士和僧人。道士戴黄冠,僧人穿缁衣。 宋 秦观 《自作挽词》:“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緇。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漢語大詞典》:染削
(1).谓润色删改。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编修出綍之言,垂于信史;撰著得贤之颂,播在乐章,少施染削之劳,上答受知之地。”
(2).指服缁衣、削发,出家为僧。 宋 赞宁 宋高僧传·译经·唐京师大安国寺子邻:“及 洛 寺……染削已,或名 志邻 。”参见“ 染服 ”。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缁衣。南史·刘之遴传:“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为诗嘲之曰:‘《传》闻 伏不鬭 ,化为 支道林 。’及 之遴 遇乱,遂披染服,时人笑之。”
分類:缁衣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缁衣。南史·刘之遴传:“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为诗嘲之曰:‘《传》闻 伏不鬭 ,化为 支道林 。’及 之遴 遇乱,遂披染服,时人笑之。”
分類:缁衣
《漢語大詞典》:薙染
剃去头发,染成缁衣。指出家为僧。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僧 道存 ,字 石庄 , 上元 人。薙染 江寧 承恩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