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正定  拼音:zhèng dìng
佛教用语。八正道的第八支。谓修习四禅八定。《杂阿含经》卷一八:「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缚耶?』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分类字锦》:正定六经(正定六经)
后汉书蔡邕传建宁三年辟司徒桥元府元甚敬待之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学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分类:馆阁
《漢語大詞典》:正刑
(1).正常的法度。《书·无逸》:“乃变乱先王之正刑。” 孔颖达 疏:“变乱先王之正法。”
(2).谓正定刑律。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 孔颖达 疏:“正刑明辟者,谓司寇当正定刑书,明断罪法,使刑不差二,法不倾邪。”
(3).依法执行死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嗣封建新伯:“乃拟 沙 极刑,转详中丞,至 黄河 中游,忽自沉洪波,不及正刑。”
《漢語大詞典》:水观(水觀)
近水的楼观。 南朝 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水观凌却敌,槐影带重楼。”
佛教一种入定之术,指坐禅时观遍一切处水而得正定。《楞严经》卷五:“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其身。” 宋 文珦 《物外》诗:“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 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诗:“道人身齅香烟坐,童子能通水观心。”
《國語辭典》:赵云(趙雲)  拼音:zhào yún
人名。(?~西元229)字子龙,三国时常山真定人。初从公孙瓒,后归附刘备。勇敢善战,以忠勇著称。封永昌亭侯,累迁镇军将军,卒谥顺平。
《漢語大詞典》:隆兴寺(隆興寺)
寺名。俗称 正定大佛寺 。在 河北省 正定县 城内。创建于 隋 开皇 六年(公元586年)。原名 龙藏寺 。 宋 时重建后改 龙兴寺 。 清 康熙 年间改今名。寺内 大悲阁 高33米。阁中高达22米的铜制大悲菩萨像铸于 宋 开宝 四年(公元971年),为 中国 古代铸铜艺术的杰作。寺内保存的 隋 代《龙藏寺碑》是研究 中国 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为 中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语辞典》:三体石经(三体石经)  拼音:sān tǐ shí jīng
1.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帝诏令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参校,称为「三体石经」。
2.三国魏废帝正始二年(西元241)刊立,用古文、小篆与汉隶三体刻写《尚书》、《春秋》、《左传》等经,已毁,现有残石存在。
入正定聚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
正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正道之一。【又】正定聚之略。
【佛学常见辞汇】
正确的禅定,亦即把心安住于一境,不乱不动,是八正道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正定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弥陀之名号也。以第十八愿为往生之正目而正为其所誓故也。对于五念门中前三后一之助业而言,观经散善义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正定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聚之一。
住正定聚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一。使极乐往生人,皆住于正定聚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现生正定聚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现生十益之一。入正定聚益也。(参见:现生不退)。
正定觉
【三藏法数】
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