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根由  拼音:gēn yóu
来历、缘故。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倚著这盖世的才名,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
《漢語大詞典》:根繇
根由。繇,通“ 由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县令看见一干人绑了个和尚,又抬了一个死尸,究问根繇。”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老丈肯把得此纸的根繇一説,愚师徒也剖心相告。”
分類:根由
《漢語大詞典》:起根由头(起根由頭)
犹言起根发脚。 康濯 《腊梅花·春种秋收》:“ 玉翠 就起根由头,把她怎么找对象和思想怎么变化的那一码事,细密密地给 昌林 说了一遍。”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六回:“于是 吕秀英 便起根由头说了一遍。”
《國語辭典》:根源  拼音:gēn yuán
1.事物的本初或来源。《抱朴子。外篇。酒诫》:「纵心口之近欲,轻召灾之根源。」唐。杜甫〈火〉诗:「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2.事物的根本、基础。《魏书。卷六七。崔光传》:「此乃学者之根源,不朽之永格。」《西游记》第二回:「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
3.追根寻问。南朝宋。谢灵运 山居赋:「植物既载,动物亦繁。飞泳骋透,胡可根源。」
4.根由,事情的始末、缘由。《金瓶梅》第三九回:「夫人听我说根源。」也作「根原」。
《漢語大詞典》:本由
根由。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輒为述其本由,使必应於经义。”
分類:根由
《國語辭典》:缘故(緣故)  拼音:yuán gù
1.事情发生的因由。《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老残游记》第一二回:「初起不懂甚么缘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也作「原故」。
2.意外、变故。《红楼梦》第九七回:「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著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缘故。」也作「原故」。
《國語辭典》:缘因(緣因)  拼音:yuán yīn
原因。元无氏《小尉迟》第一折:「今日他在前厅上打磨兵器,收拾军装,不知为何?我且去问他一个缘因详细咱。」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三折:「目下便登程,二人随后跟;同去取书信,便得见缘因」。
《漢語大詞典》:端原
(1).原委;根由。《楚辞·九章·惜往日》“弗参验以考实兮” 汉 王逸 注:“不审穷覈其端原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出观美俗,尤多《汉广》之高;入奉慈颜,不悯《汝坟》之瘁。兹为窃冒,厥有端原。”
(2).依旧。
《漢語大詞典》:章本
根由;依据。《豆棚闲话·大和尚假意超升》:“只因后来的人无端穿凿,説出许多地狱天堂,就起了骗人章本。”
分類:根由依据
《國語辭典》:本根  拼音:běn gēn
1.事物的根基。《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一》:「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文选。曹囧。六代论》:「臣闻公族者,国之枝叶,枝叶落则本根无所庇荫。」
2.事物的来历。汉。王充《论衡。正说》:「说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微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國語辭典》:本原  拼音:běn yuán
根源。《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國語辭典》:根芽  拼音:gēn yá
1.植物根部长出来的幼芽。其出土后,经过移植,可以成为独立的植物体。
2.根源、缘由。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你与我尽说缘由,细诉根芽。」
3.比喻后代或苗裔。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那一个无子嗣缺根芽,妆了些高驮细马。」
《漢語大詞典》:事本
(1).从事根本之业。本,指耕战。《商君书·壹言》:“﹝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2).事情的根由。后汉书·李燮传:“﹝ 燮 ﹞姊 文姬 为同郡 赵伯英 妻,贤而有智,见二兄归,具知事本。”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事本,谓事之所由生也。” 宋 叶适 《上韩提刑启》:“忽被郡除,莫知事本。”
(3).犹根本大事。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 元宗 ( 唐玄宗 )曰:‘朕以天下事本付 姚崇 ,以卿坐镇雅俗。’”
《國語辭典》:根原  拼音:gēn yuán
根由,事情的始末、缘由。《水浒传》第三二回:「问出那厮根原,解送官司理论。」《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说无鬼就可以不敬祖宗,为他家庭革命的根原。」也作「根源」。
分類:根源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