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499 【介绍】: 南朝齐东海郯人,字始昌,小字遗奴。徐湛之孙。袭封枝江县公。得宋孝武帝爱,尚康乐公主拜驸马都尉。入齐为吴兴太守,有能名。转吏部尚书、右军将军,领太子左卫率,颇受信任,台阁之事多以委之。武帝死,因助萧鸾即帝位有功,为尚书令。明帝死,受遗诏辅新主政,以东昏失德,谋行废立,议不能决,被毒死。谥文忠。
全齐文·卷二十
孝嗣字始昌,小字遗奴,东海郯人,宋司空湛之孙。袭爵枝江县公,泰始中拜驸都尉,除著作郎,为司空太尉二府参军、安成王文学。升明中迁太祖骠骑从事中郎,领南彭城太守,随府转太尉咨议参军。齐台建,为世子庶子,及受禅,国除,出为晋陵太守,还为太子中庶子、闻喜公子良征虏长史,迁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转长史、御史中丞,出为吴兴太守,征五兵尚书,迁太子詹事,加右军将军,领太子左卫率,转右仆射。隆昌初,迁散骑常侍、前将军、丹杨尹,以废立功封枝江县侯,转左仆射。明帝即位,加侍中、中军大将军,进爵为公,转尚书令,领本州中正、开府、仪同三司,加中书监,永元初进司空,赐死。中兴初赠太尉,谥曰文忠,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6—760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殷卿。韦安石子。袭封郇国公。有文采,善隶书。张九龄为中书令,引为中书舍人,与孙逖、梁涉对掌文诰,时号得才。后为礼部侍郎,于鉴裁尤长。迁吏部侍郎,铨综号为公平。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玄宗天宝中入考,杨国忠恶其才望,恐践台衡,使人诬之,贬平乐尉。肃宗即位,除御史大夫,兼江东节度使。乾元初为礼部尚书、东京留守,后迁吏部。陟素有台辅之望,为李、杨所挤而不得志,忧愤成疾卒。
全唐文·卷三百六
陟字殷卿。宰相安石子。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朝散大夫。肃宗朝为吴郡太守。会永王璘兵起。委陟招谕。乃授御史大夫江东节度使。事平。除御史大夫。拜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永泰元年赠尚书左仆射。谥忠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宋河南人,字立之,学者称兼山先生。郭逵子。受《》、《中庸》于程颐。以父荫补右班殿直。第进士,换文资。不忍去亲侧,多仕于河南筦库间。徽宗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坐废格盐法免。钦宗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力陈追击之策,不获用。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措置保甲。金人再犯京师,忠孝分兵走太行,破之。及犯永兴,城陷死。有《兼山易解》、《四学渊源论》、《中庸说》。
全宋诗
郭忠孝(?~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以父荫补右班殿直。神宗元丰间进士(清乾隆《洛阳县志》卷七)。因侍亲多仕于河南管库任。徽宗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钦宗靖康初为军器少监,改永兴路提点刑狱。高宗建炎二年,金人犯永兴,城陷殉难。《宋史》卷四四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八二三
郭忠孝(?——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逵子。受《》、《中庸》于程颐,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迁右侍禁。登进士第,授将作监主簿。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建炎二年,金人犯永兴,城陷死之。著有《兼山易解》。见《宋史》卷四四七本传、卷二○二《艺文志一》。
奥屯忠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懿州人,本名牙哥。女真族,字全道。世宗大定二十二年进士。调蒲州司候。历户部侍郎、都水监、礼部尚书,累拜参知政事,中都围急,诏括民粟。知大兴府事胥鼎计画军食,已括者,忠孝再括之,令百姓两输。被劾罢,出知济南府,改知中山府。卒年七十。谥惠敏。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忠孝(1593~1666),字长孺,号愧两,福建惠安人。明崇祯元年 (1628)进士,担任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因而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廿八月。后虽有多次平反机会,但均未能复职。崇祯十七(顺治元年‧1644)年甲申之变后,他曾投入福王幕下,为反清复明奔走数年。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十月,清师攻下厦门、金门两岛。忠孝知事无可为,乃应郑成功之邀,与好友辜朝荐于永历十八年(康熙三年‧1664)三月东渡澎湖,四月移居台湾。忠孝留台期间,颇受郑氏父子礼遇,与宁靖王、沈光文、徐孚远诸遗老时相过从,于旅台之第四年病逝台湾,享年七十四岁。王忠孝生平诗作无多,据《惠安王忠孝公全集》一书,自卷九迄卷十一,所载诗作不过九十五题,约百馀首。王忠孝诗的内容,主要以反映明清鼎革之际的时代动乱为主,可纳入明代遗民文学的传统来观察。  目前可见王忠孝作品,最齐全者为台湾省文献会于1994年排印出版的《惠安王忠孝公全集》。根据书前〈点校说明〉,该书乃据王忠孝后裔所辑之未刊本,原有十二卷,而台湾省文献会之刊印本,仅保存传志类中的〈王忠孝传〉、〈王氏谱氏〉二文为附卷,故今刊印本,共分十一卷,另有附卷一卷。另外,江苏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王忠孝公集》(福建丛书第二辑之八),由福建师大教授方宝川根据上述抄本重新整理,并以福建师大抄本为底本刊印。以下所录即以方宝川编校的《王忠孝公集》为底本,参考台湾省文献会出版之《惠安王忠孝公全集》。 (廖振富撰)
维基
王忠孝(1593年7月21日—1666年5月31日),字长儒,号愧两,福建惠安南埔乡沙格村(今惠安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人,明末政治人物。明朝、南明时期王忠孝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廿三日(1593年7月21日)。崇祯元年(1628年)王忠孝中进士,并授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以及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的关系,所以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28月。崇祯十七年(1664年)甲申之变后,王忠孝投入福王朱由崧(后来的弘光帝)幕下为反清而努力。南明弘光帝授之为绍兴府知府,擢副都御史,王忠孝推辞不受。隆武帝朱聿键授王忠孝兵部左侍郎,后辞。永历帝授之为兵部右侍郎兼太常寺卿,再次辞而不受。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稚晦,号归鹿、鹿翁,谥号忠孝,朝鲜朝肃宗、英祖时期文人,曾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分别以问安使、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归鹿集》中。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著有《归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