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讨阅(討閲)
讨究检核。隋书·王劭传:“时 祖孝徵 、 魏收 、 阳休之 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閲不能得,因呼 劭 问之。” 唐 韦表微 《翰林学士院新楼记》:“积其典坟,藏於扃钥,因讨閲之际,资登眺之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僕性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或可见而事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閲归於一説而后已。”
分類:讨究检核
《漢語大詞典》:讨覈(討覈)
讨究检核。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今讨覈缘由,如神灵所召,故其得来此山。”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序录》:“及夫讨覈源流,商搉取捨,皆列诸赞论,备之后文。”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上而皇王帝覇之猷,贤哲圣神之藴,下及乎九流百氏,亡所不讨覈。”
分類:讨究检核
《漢語大詞典》:讨详(討詳)
谓审慎周详地讨究。旧唐书·祖孝孙传:“初, 开皇 中,钟律多缺,虽 何妥 、 郑译 、 苏夔 、 万宝常 等亟共讨详,纷然不定。”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在 宣城 ,讨详一郡财赋始末,告於上,悲痛篤切,非深於治本者不能知也。”
《漢語大詞典》:讨练(討練)
讨究研习。北史·儒林传上·李业兴:“后乃博涉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无不讨练,尤长算歷。”
分類:讨究研习
《漢語大詞典》:讨赜(討賾)
讨究隐微。 唐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高文出《骚》,奥学穷讨賾。”
分類:讨究隐微
《漢語大詞典》:讨问(討問)
(1).谓历数其罪而讨伐之。 唐 柳宗元 《武冈铭序》:“皇帝下铜兽符,发 庸 、 蜀 、 荆 、 汉 、 南越 、 东甌 之师,四方讨问。”旧唐书·田承嗣传:“其为盖在无赦,欲行讨问,正厥刑书。”
(2).索讨究问。《大马扁》第二回:“但他如此无赖,正如财到光棍手,问他亦是无用,落得强做人情,便不再讨问。”
《漢語大詞典》:讨雠(討讎,討讐)
(1).讨究雠校。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序》:“或即目舒之,或讨讎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畧。”
(2).亦作“ 讨讐 ”。讨伐寇仇。 唐 贾餗 《敬宗谥议》:“圣朝既讨讐勘乱,明告四方,有司所宜率亿兆之心,极君亲之义,荐诚隆感,非愍而何?”
分類:讨究讨伐
《漢語大詞典》:讨摘(討摘)
讨究撷取。 唐 罗衮 《仓部柏郎中墓志铭》:“宗庙之事,一何专奇,讨摘奥冥,不由於师。”
分類:讨究撷取
《漢語大詞典》:讨据(討據)
讨究依据。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习禅二·慧命:“寻事剃落,学无常师,专行‘方等’、‘普贤’等懺,讨据《华严》,以致明道。”
分類:讨究依据
《漢語大詞典》:磨究
研讨究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鞠狱:“今之鞠狱者,不欲研穷磨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