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水  拼音:bái shuǐ
1.不搀他物的水,通称为「白水」。《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家人捧上茶来。揭开来,似白水一般,香气芬馥,银针都浮在水面。」
2.河川名:(1)源出四川省松潘县东。向东南入甘肃省文县,与清江汇流,折往东北与白江会合。(2)源出甘肃省临潭县西南西倾山。往东南流,纳白水河,至四川省昭化县,注入嘉陵江。也称为「白江」。
3.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河川。《山海经。大荒南经》:「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漢語大詞典》:谨信(謹信)
(1).恭谨诚信。语本论语·学而:“谨而信,汎爱众。” 邢昺 疏:“言恭谨而诚信也。”后汉书·臧宫传:“ 宫 以谨信质朴,故常见任用。”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公为人谨信,居家纯孝。” 清 何绍基 《〈使黔草〉自序》:“孝弟谨信,出入有节。”
(2).谓郑重地盟誓以示信任。《穀梁传·僖公五年》:“盟者,不相信也,故谨信也。”
《國語辭典》:启节(啟節)  拼音:qǐ jié
1.古代使臣出行,必执节以示信。后以启节指侍从引驾或高阶层官吏启程。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神童启节,玉女侍轩。」《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么那明早,是在何时启节呢?」
2.星宿的运转或节令的更替。晋。张协〈安石榴赋〉:「尔乃飞龙启节,扬飙扇埃。」唐。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诗:「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漢語大詞典》:布信
昭示信用。北史·于翼传:“ 翼 为 渭州 刺史, 翼 兄 寔 先莅此州,颇有惠政。 翼 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
《國語辭典》:口服  拼音:kǒu fú
1.以口吞服。如:「这是口服药。」
2.口头上表示信服。如:「凭著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得她心服口服。」
《漢語大詞典》:置质(置質)
(1).犹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 贄 ”。吕氏春秋·执一:“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璽辞官,其主安轻?” 高诱 注:“置,犹委也。”荀子·大略“错质之臣” 唐 杨倞 注:“置质,犹言委质也。”
(2).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史记·六国年表:“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汉书·西域传赞:“其大国 莎车 、 于闐 之属,数遣使置质於 汉 ,愿请属都护。”
《漢語大詞典》:无香火情(無香火情)
谓背弃盟誓之情。古时为表示信守诺言,常于神前燃点香火以盟誓,故称。新唐书·突厥传上:“尔往与我盟,急难相助,今无香火情邪?”
《漢語大詞典》:信任案
议会制国家中,政府要求议会对其表示信任而提出的议案。如获得通过,议会就得接受政府的方针政策;如遭到否决,政府就要辞职,或者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的议会来决定政府的去留。
《国语辞典》:徙木之信  拼音:xǐ mù zhī xìn
本为商鞅变法时,募民徙木,而予金以示信的故事。见《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后用为取信于民的手段。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也作「徙木立信」、「移木之信」。
《國語辭典》:代码(代碼)  拼音:dài mǎ
电脑中,送入的讯息无论是文字、数字、图像、语音或符号等都要化成电脑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码。
《漢語大詞典》:口服心服
不仅口头表示信服,内心也信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合作网的制度应当在全国推广》:“﹝乡农全主任﹞才口服心服地说:‘……互助合作网的办法好,一下子就解决了许多问题。’”《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 毛主席 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