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周浃(周浹)  拼音:zhōu jiá
周全通澈,深入遍及。《荀子。君道》:「古者先王审礼以方皇周浃于天下,动无不当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于是中焉,房皇周浃,曲直得其次序,圣人也。」
《國語辭典》:透雨  拼音:tòu yǔ
充足的雨。如:「这一阵透雨,洗尽了蒙在树叶上的尘埃,呈现出一片翠绿的颜色。」清。徐珂《清稗类钞。谏诤类。梁经先疏劾陕抚》:「有旨询陕旱情形,巡抚覆奏,犹言全省麦田仅有三成未播种者,馀皆连得透雨,一律下种,虽有偏灾,不至成巨祲也。」
《国语辞典》:淋湿(淋湿)  拼音:lín shī
浇洒湿透。如:「一旦被雨淋湿,回家后要赶快擦乾身子,换乾净衣服。」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我这领布衫著雨淋湿了也,你与我扭一扭。」
《漢語大詞典》:水涔涔
水灵,发亮。例如:水涔涔的双眼。
指物体湿透了的样子。例如:水涔涔的内衣。
《漢語大詞典》:浸濡
因受水渍而湿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 王成 ﹞囊货就路,中途遇雨,衣履浸濡。”
分類:湿透
《漢語大詞典》:精湿(精濕)
完全湿透。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你给我起来,屋里精湿的,躺什么劲儿!” 柳溪 《爬在旗杆上的人》:“只有已经成熟等待收割的庄稼还在雨里站着,淋得精湿。”
分類:湿透
《漢語大詞典》:汗流洽衣
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顷贤郎至,辱华翰奬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國語辭典》:落汤鸡(落湯雞)  拼音:luò tāng jī
1.比喻人浑身湿透。如:「外出没带伞,午后一阵大雷雨,瞬时成了落汤鸡。」
2.比喻人处于困境,十分狼狈。《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老妪闻言,好像落汤鸡一般,口不能言。连忙在箱子内查看,不见了一锭银子。」
《國語辭典》:流汗浃背(流汗浹背)  拼音:liú hàn jiá bèi
出汗很多,湿透了背脊。形容工作辛劳或极度惊恐、羞愧。《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司空颋传》:「正言素不能文辞,又为兵刃所迫,流汗浃背,不能下笔。」《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那廷椽里豪,吓得面如土色,流汗浃背。」也作「汗流浃背」、「汗流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