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分类词汇 4
《國語辭典》:桫椤(桫欏)  拼音:suō luó
植物名:(1)桫椤科桫椤属,常绿木本。干高数公尺至十馀公尺,下方密被交缠不定根。三回羽状裂叶,长一至二公尺,丛生干顶,叶总柄有细刺,小裂片背生孢子囊群。多生于湿暖的地方。(2)山茶科紫茎属,落叶乔木。干高六至七公尺,树皮平滑,赤褐色,叶互生,椭圆形,细锯齿缘。夏季叶腋开白花,瓣五片,形似山茶,蒴果广卵形。木料坚实。也称为「夏椿」、「沙罗」。
《漢語大詞典》:祇夜
梵文音译。意为讽诵,指在佛经经文后用作讽诵的偈语,多为诗歌、韵文。《首楞严经》卷五之一:“ 阿难 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加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 宋 黄庭坚 《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见旧和栖蟾诗甚可笑因削柎灭稿别和一章》:“空餘祇夜数行墨,不见伽梨一臂风。” 史容 注:“《涅槃经》云:‘因本经以偈颂名祇夜。’译梵祇夜,此云重颂。”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道释:“祇夜伽陀, 唐 言讽诵。”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十八问:更有否?答:普门品偈‘偈答无尽意’五字,应入 阿难 语;应是尔时佛以偈答‘无尽意曰……’十字,不应误入祇夜。”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復次,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破之二。”
《漢語大詞典》:呾叉始罗(呾叉始羅)
梵文音译。古代北 印度 国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 呾叉始罗国 周二千餘里……地称沃壤,稼穡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
《漢語大詞典》:三摩钵提(三摩鉢提)
梵文音译。犹三昧。鉢,亦作“ 钵 ”。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师於佛事虽若有为,譬之农夫畦而种之,待其自成,不数数然也。故余尝以为修三摩鉢提者。”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楞严》有三摩钵提,《圆觉》有三摩钵提,《涅槃》改为毘婆舍那。三摩钵提,翻观也;毘婆舍那,翻观幻也。”参见“ 三昧 ”。
《國語辭典》:三昧  拼音:sān mèi
1.佛教谓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的状况。为胡语音译。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无散乱或静止的境界相似。《成实论》卷一二:「今当论三昧。问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处是三昧相。』」也作「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
2.诀要、窍门。《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纯传》:「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