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丑声(醜聲)
(1).犹恶声。《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 江 ,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
(2).坏名声。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穆 到官,謁曰:‘臣始除之日,京师咸谓臣曰“ 繒 有恶侯”,以弔小相。明侯何因得此丑声之甚也?’”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胜事谁復论,丑声日已播。”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而女之丑声藉藉矣,远近问名者渐稀。”
《漢語大詞典》:丑音(醜音)
犹恶声。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倾匡注於所敬,殷勤变而成薄,劝之不持,督之不尽,怨色丑音,所由而发也。”
分類:恶声
《漢語大詞典》:不恶(不惡)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國語辭典》:荒鸡(荒雞)  拼音:huāng jī
旧时称晚上三更以前啼叫的鸡。并传说半夜鸡啼是战争的徵兆。《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漢語大詞典》:鸮音(鴞音)
(1).鸮鸟的恶声。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毛 传:“鴞,恶声之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且夫鴞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后引申为恶人的恶习。 清 魏源 《淮北票盐志叙》:“或又谓湖私改贩,难革鴞音,北盐灌邻,保无藩决。”
(2).《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嘵嘵。”按,此小诗序曰:“《鴟鴞》, 周公 救乱也。”故后用“鴞音”指辛勤谨慎,去巩固政权。 柳亚子 《四月二十五日》诗之三:“辛苦鴞音还 粤 地,猖狂狼子胁 秦 封。”
《漢語大詞典》:革音
(1).革鼓之声。古代表示结阵进军。《风后握奇经》:“革音五:一持兵;二结阵;三行;四趋走;五急鬭。”
(2).变更恶声。谓改恶从善。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庶推诚心,颇感羣物,飞鴞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拔之路。”
《漢語大詞典》:鸮鸣(鴞鳴)
鸮鸟鸣叫。亦借指恶声。 唐 孟郊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诗:“鴞鸣犬吠霜烟昏,开囊拂巾对盘飧。” 宋 岳珂 桯史·逆亮辞怪:“观其所存,寓一二於十百,其桀驁之气,已溢于辞表,它盖可知也。犬唁鴞鸣,要充其性,不足乎议。”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鸱鸮蚯蚓》:“ 成化 中, 南京 国子监有鴞鸣,祭酒 周洪謨 令监生能捕者放假三月,人目为 鴟鴞公 。”
《国语辞典》:滚出去(滚出去)  拼音:gǔn chū qu
恶声叱人离去。《文明小史》第三六回:「钦差怒喝道:『滚出去,不准去惹事!』」
分类:恶声离去
《国语辞典》:滚球儿(滚球儿)  拼音:gǔn qiú ér
恶声叱人走开,但态度较和善,多用在斥责小孩。
《国语辞典》:不恶而严(不恶而严)  拼音:bù è ér yán
形容不用恶声厉色即可显现出矜庄威严之状,使人敬畏。《易经。遁卦》:「《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明史。卷二八六。文苑列传二。储巏》:「好推引知名士,辟远非类,不恶而严。」
《漢語大詞典》:讪声(訕聲)
诟詈的恶声。 清 朱筠 《邵念鲁先生墓表》:“及教 陶家堰 ,邻妇訕声数出於梱,闻 邵先生 过,数止,一年而改。”
分類: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