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太学生(太學生)  拼音:tài xué shēng
在太学中就学的学生,后世称为「监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盼奴心上有一个人,乃是皇家宗人叫做赵不敏,是个太学生。」《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儿聪慧能文,因令入邑庠;旋援例作太学生;未几,赴北闱,领乡荐。」
《國語辭典》:太学(太學)  拼音:tài xué
中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西周时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为西汉设太学之始。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虐)〔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
《漢語大詞典》:通儒院
清 代大学里的研究生院。 蔡元培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清 季的学制,于大学上,有一通儒院,为大学毕业生研究之所。”
《国语辞典》:益智班  拼音:yì zhì bān
以往国民中、小学里,集合智能不足的学生,实施特殊教育,以增益其智能为目的的特别班级。
《国语辞典》:新鲜人(新鲜人)  拼音:xīn xian rén
初到某个环境的人,通常指大学里的新生。如:「大一新鲜人总是最受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