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塑料  拼音:sù liào
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与配料混合,再经加热加压而形成的一种材料。种类很多,如聚氯乙烯、赛璐珞等。具有质轻、绝缘、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多用于飞机、船舶、机械等工业,并可制造日用品。
《国语辞典》:塑胶(塑胶)  拼音:sù jiāo
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再加入适当添加剂的可塑性材料。此种材料可经加热或加压而成形。
《国语辞典》:拨蜡法(拨蜡法)  拼音:bō là fǎ
脱蜡灌铸青铜器的方法。利用蜡的可塑性及加热溶解的特性,先铸造蜡塑模型,再将蜡模以黏土或沙覆盖,制成铸模,留下浇口及出气孔。加热时,蜡模熔化而流出。再将铜液注入,冷却后,敲开铸模,取出铸品,加以整修,即得与蜡塑模型相同的青铜器。见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钟𢑱鼎器辨》。也称为「脱蜡灌铸法」、「脱蜡法」。
《国语辞典》:塑胶炸弹(塑胶炸弹)  拼音:sù jiāo zhà dàn
一种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炸药。其组合成分依制造法各有不同,形态上有如黏土,可耐强压、揉挤,甚至防水,并可依需要捏成各种形状。除依一定程序引爆外,不会自动爆炸。引爆方式很多,一般在炸药上插定时信管,或用遥控、电击等,均可引炸,威力则不亚于TNT黄色炸药。
《国语辞典》:脱蜡(脱蜡)  拼音:tuō là
1.经过蜡染的布料,必须经过热处理的手续,以除去布料上所沾染的蜡油。
2.制造金属工艺品时,利用蜡所具有的高度可塑性与加热溶解特性,先制蜡模而后脱去,可翻铸出各种金属形体,称为「脱蜡」。也称为「脱蜡灌铸法」。
《国语辞典》:氟树脂(氟树脂)  拼音:fú shù zhī
将乙烯中的氢原子以氟原子置换,聚合而成的可塑性树脂。其磨擦系数小,耐强酸、强碱。耐高温且绝缘,可作为防腐蚀绝缘材料。多用于化学装置、轴承、绝缘材料等。
《国语辞典》:非塑性  拼音:fēi sù xìng
缺少可塑性的硬质原料。如长石、石英、唐瓦石等。
《国语辞典》:捏坏  拼音:niē pēi
把具有可塑性的土料捻塑成型。如:「当他看见亲手捏坏的陶土烧冶成型,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国语辞典》:模压(模压)  拼音:mó yā
一种可塑性材料的加工方法。将模具加热,把粉状或片状的材料放在模具内,压成各种制品。
《国语辞典》:皮塑  拼音:pí sù
一种皮革工艺。利用皮革的延展性、伸缩性、可塑性等,透过敲、拉、捺、压、扭、捏等技巧,将平面的皮革,塑成立体作品,再上色渲染,完成成品。
《国语辞典》:热定型(热定型)  拼音:rè dìng xíng
利用热加工的办法,使具有可塑性的合成纤维织物,固定其结构和形状。可达到防缩、防皱的作用。
《國語辭典》:镍钢(鎳鋼)  拼音:niè gāng
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合金钢。可用以制造耐高温的零件、电阻、武器以及负荷力高的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