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苗瑶语族(苗瑶语族)  拼音:miáo yáo yǔ zú
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和越南、老挝境内的共通语言,为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分苗、瑶两个语支,苗瑶语族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数词、量词与名词组合时的次序,和汉语相同;形容词作修饰语时在被修饰词之后。
《国语辞典》:湄公河三角洲  拼音:méi gōng hé sān jiǎo zhōu
地名。在越南南部,由湄公河冲积而成的三角地带,盛产稻米。
《国语辞典》:法属印度支那(法属印度支那)  拼音:fǎ shǔ yìn dù zhī nà
French Indo-China
地名。包括今越南及邻近的地区。清光绪十二年时为法国所兼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为越南、寮国、高棉三国。旧音ㄈㄚˋ ㄕㄨˇ ㄧㄣˋ ㄉㄨˋ ㄓ ㄋㄚˋ fà shǔ yìn dù zhī nà。
《国语辞典》:胡志明  拼音:hú zhì míng
Ho Chi Minh
人名。原名阮必成(西元1890~1969)。为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人民军的创立者。西元1930年他于香港创建越南共产党。二次大战期间曾化名为胡志明。1945年在河内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越南被分割成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与越南共和国(南越)。1959年,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军,进行反美游击战。1964年,胡志明挥军南下,引发越战。1969年去世。1975年,越南人民军统一越南,西贡市为纪念胡志明改名为胡志明市。
《国语辞典》:堤岸市  拼音:tí àn shì
城市名。原属越南南部,人口约四十五万。于西元一七七八年建市,后于一九七五年与西贡、嘉定市合称为「胡志明市」。本为湄公河三角地带,米、鱼类的集散地,亦为原越南南部碾米业中心,也是华侨聚集的中心。但是当北越统一南越后,随大规模商业国有化,许多当地华裔越南人被遣返,多成海上飘流的难民。
《国语辞典》:北圻  拼音:běi qí
地名。位于越南安南山脉东斜面,红河流贯而成的三角洲,气候湿热多雨,稻产丰富,人口稠密,为越北米仓。
《国语辞典》:金兰湾(金兰湾)  拼音:jīn lán wān
Cam Ranh Bay
海湾名。位于越南东岸,大约北纬十二度线上。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越战时为美军的基地。
《漢語大詞典》:高棉人
也称“柬埔寨人”。柬埔寨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越南、泰国、老挝等国。约790万人(1985年)。讲高棉语。多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
《漢語大詞典》:槟椥(檳椥)
越南 地名。
分類:越南地名
《漢語大詞典》:北部湾
曾称“东京湾”。在南海北部,中国和越南之间。北岸的北海和防城港为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岸。重要渔场。富海底石油资源。
《國語辭典》:东南亚(東南亞)  拼音:dōng nán yà
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寮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汶莱、东帝汶等国。
《漢語大詞典》:奠边府
越南西北部重镇。邻近老挝边境。四周被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环绕。1954年5月,越南军队曾在此大败法军,即为著名的“奠边府战役”。建有战争纪念博物馆。有公路通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