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锦质(錦質)
锦绣般的质地。 晋 左思 《蜀都赋》:“差鳞次色,锦质报章。”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
分類:锦绣质地
《漢語大詞典》:邺瓦(鄴瓦)
用 曹魏 邺都 铜雀台 瓦制成的砚。质地细润而坚。 宋 苏轼 《得澄泥砚》诗:“举世争夸鄴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清 余怀 《砚林》:“ 相州 古 鄴都 , 魏武 铜雀臺 在其处,瓦絶大……予为铭 建安 者曰‘鄴瓦’。”参见“ 鄴臺瓦 ”。
《漢語大詞典》:邺台瓦(鄴臺瓦)
曹魏 邺都 铜雀台 上的盖瓦,用以制砚,为名品。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九:“鄴臺瓦皆杂金锡丹砂之属陶成……琢治之为方研,愈薄而益坚,縝腻而廉密,入墨而宜笔。”参见“ 鄴瓦 ”。
《国语辞典》:纸工(纸工)  拼音:zhǐ gōng
用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张,以剪、摺、编等方式做成各种形式的用品或摆饰品。
《國語辭典》:草纸(草紙)  拼音:cǎo zhǐ
一种以草为主要原料的纸,古时多用作厕纸或包装纸。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八。器部。纸》:「草纸作撚纴痈疽,最拔脓。」《野叟曝言》第一四回:「忽然记起没带草纸,正待下船去取,忽听隐隐悲泣之声。」
《國語辭典》:地质(地質)  拼音:dì zhí
探究地球表面及内部的质地为何种状况,包括地壳中岩石的种类、成分、分布和结构。
《漢語大詞典》:温栗
(1).温和而严谨。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 唐 孔颖达 疏:“直失於不温,宽失於不栗,故教之使温栗也。”
(2).指印石质地温润细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印章:“我朝士人始以 青田 石作印,为文房之玩,温栗雅润,遂冠千古。”
《國語辭典》:堂布  拼音:táng bù
一种擦拭的粗布。《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只见方盘里摆的,是一条堂布手巾,一条粗布手巾。」《三侠五义》第五七回:「两个小童就出来了,白玉堂即将湿衣脱去,坐在矮凳之上,周身洗了,用堂布擦乾,穿了中衣等件。」
分類:质地稀疏
《漢語大詞典》:质理(質理)
(1).质地文理。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使者还自西方,爰得青玉於雪山,广袤踰二尺。揆其初得,徵兆异常,质理栗温,世所希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有一旧玉马,质理不甚白洁,而血浸斑斑。”
(2).质对评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值城隍早衙,喊寃以投。 羊 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
《漢語大詞典》:檀柘
檀树与柘树。二木质地坚韧,皆为良材,可做弓干。管子·山国轨:“有竹箭檀柘之壤。”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今 仲由 、 冉求 ,无檀柘之材, 隋 和 之璞。”
《漢語大詞典》:丹质(丹質)
朱红色的质地。仪礼·乡射礼:“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凡画者,丹质。” 郑玄 注:“宾射之侯,燕射之侯,皆画云气於侧以为饰,必先以丹采其地。丹,浅於赤。”
《漢語大詞典》:都布
布名。即荅布。一种质地粗厚的布。后汉书·马援传:“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 援 制都布单衣。” 李贤 注:“《东观记》‘都’作‘荅’。史记曰:‘荅布千匹。’《前书音义》曰:‘荅布,白叠布也。’”汉书·货殖传序 唐 颜师古 注:“麤厚之布也,其价贱,故与皮革同其量耳,非白叠也。荅者,厚重之貌,而读者妄为榻音,非也。”
分類:布名质地
《漢語大詞典》:镠铁(鏐鐵,鏐銕)
亦作“ 鏐銕 ”。
(1).质地精纯的铁。 明 杨慎 《四川建昌兵备道题名记》:“其利鏐銕,故其兵犀鋭。” 清 刘大櫆 《心知》:“西海之产,有鏐铁、银鏤焉,吾未之见也,不得而知之。”
(2).比喻坚强。 明 刘基 《道士周玄初鹤林行》:“雏成洗髓扶桑窟,縞练羽毛鏐铁骨。”
《漢語大詞典》:吴绢(吴絹)
古代 吴 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新唐书·地理志五:“ 越州 会稽郡 中都督府。土贡…… 吴 绢、丹沙、石蜜、橘、葛粉、瓷器、纸、笔。”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妙画临 吴 绢,清词洒 蜀 牋。”
《漢語大詞典》:材理
周礼·考工记·弓人:“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后以“材理”谓制弓材料的质地纹理。宋书·萧思话传:“前得此琴,云是旧物,亦有名京邑,今以相借……并往桑弓一张,材理乃快,先所常用,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
《國語辭典》:薄脆  拼音:bó cuì
1.既薄又脆。
2.一种圆形薄而脆的点心。《金瓶梅》第四五回:「月娘见他不肯,一面教玉筲将他那原来的盒子,装了一盒元宵,一盒白糖薄脆。」《通俗常言疏證。饮食。薄脆》引《真珠船》:「武林旧事所谓宽焦薄脆者,今京师但名薄脆。」
分類: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