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舍业(舍業)
(1).停止学习。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
(2).舍弃家产。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在 薛 ,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舍业厚遇之。” 司马贞 索隐:“舍业者,捨弃其家产而厚事宾客也。”
《国语辞典》:废主(废主)  拼音:fèi zhǔ
舍弃君王、国家。《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
《漢語大詞典》:捐国(捐國)
舍弃国家。《战国策·燕策三》:“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
分類:舍弃国家
《漢語大詞典》:弃禄(棄禄)
舍弃俸禄。人死的婉词。《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又问:‘平章弃禄数年,今有谁在?生事若何?’”
《漢語大詞典》:弃邪(棄邪)
舍弃邪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览华而食实,弃邪而採正,极睇参差,亦学家之壮观也。”
分類:舍弃邪说
《漢語大詞典》:弃躯(棄軀)
捐躯;舍弃生命。汉书·吴王刘濞传:“今 吴王 自以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於天下,意亦可乎?” 宋 苏轼 《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一:“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鬚。红颜白髮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
《漢語大詞典》:着迷
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怪不着你正是遥授夫妻,你可甚步步相随,更做道秀才每忒上紧,忒着迷。”《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人原是贪花恋酒之徒,住的寓所,近着妓家,閒时便去串走,也曾见过 瑞虹 是个絶色丽人,心内着迷。” 峻青 《秋色赋·海娘娘》:“是的,那幽美、雄伟而又多变的大海,是足以使人着迷的。”
《漢語大詞典》:却弃(卻棄)
亦作“却弃”。 舍弃。 唐 杜甫 《观打鱼歌》:“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分類:舍弃
《漢語大詞典》:避心
佛教语。谓舍弃一切尘念。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避心世物,移映清微,则佛理可明,事皆信矣。” 唐 李百药 《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託跡禪林,避心定水。”
《国语辞典》:舍堕(舍堕)  拼音:shě duò
佛教戒律之一。指只要舍弃财物和忏悔即可原谅的轻罪。如比丘、比丘尼的衣物,若超出规定或以违犯戒律的方式取得,即犯了舍堕,但若将此衣物舍给僧团与忏悔,即可原谅。
《漢語大詞典》:掷楯(擲楯)
后汉书·逸民传·蓬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 萌 候迎拜謁,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 长安 学,通《春秋经》。” 李贤 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后以“掷楯”为舍弃微职,重新就学的典故。 唐 罗隐 《投秘书监韦尚书启》:“若某者燎薪就学,掷楯攻文……永言浮世,堪比多歧。”
《漢語大詞典》:发迷(發迷)
(1).开导迷惑。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发迷彻蔽,爱助激成, 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
(2).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随便那一项,都有人发迷的,像这种真是发秀才迷了。”
(3).显现迷惘的神情。白雪遗音·马头调·二月春光:“见卿独自守罗幃,手托香腮,杏眼发迷。”
《漢語大詞典》:弃别(棄别)
犹舍弃,离去。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弃别中国爱,邀冀胡马功。”
分類:舍弃离去
《漢語大詞典》:委舍
委卸,舍弃。管子·轻重丁:“贾人蓄物而卖为讎,买为取。市未央毕,而委舍其守列,投蟁虻巨雄。” 马非百 新诠:“委,弃也;舍,去也。委舍谓弃去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不效於原,则自委舍。自委舍,则化不行。” 卢文弨 注:“委舍,即委卸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长吏畏罪,昼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会日,定送到都,或藴积不用,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时。”
《漢語大詞典》:遗觉(遺覺)
谓舍弃一切尘念。 南朝 陈 庾僧渊 《又答张君祖》诗:“研几通微妙,遗觉忽忘身。”
分類:舍弃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