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筮龟(筮龜)
(1).潜伏在蓍丛下的龟。尔雅·释鱼:“六曰筮龟。” 郭璞 注:“常在蓍丛下潜伏。” 邢昺 疏:“《龟策传》云,传曰:‘上有檮蓍,下有神龟。’又云:‘闻蓍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 清 唐甄 潜书·任相:“ 显帝 之任 居正 也,畏之如严师,信之如筮龟,无言不从,无规不改,虽 太甲 、 成王 有所不及。”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但我不明卜法,又无筮龟,实在无从措手。”
(2).指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
《漢語大詞典》:冻蛰(凍蟄)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清 杨思圣 《飘风行》:“马毛蝟磔雁声苦,鱼龙冻蛰狐狸嘷。”
《漢語大詞典》:奸隐(姦隱)
犹奸伏。指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隋书·乞伏传:“ 曹 土旧俗,民多姦隐,户口簿帐恒不以实。”旧唐书·张亮传:“ 亮 所莅之职,潜遣左右伺察善恶,发擿姦隐,动若有神。”
《漢語大詞典》:入蛰(入蟄)
动物进入冬眠,在一定的时期内潜伏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谓之“入蛰”。《老残游记》第六回:“现在各样虫蚁自然是都入蛰,见不着的了。”
《漢語大詞典》:韬潜(韜潛)
隐匿潜伏。 唐 张仲甫 《雷赋》:“或殷轔而鼓作,或灭没而韜潜。”
分類:隐匿潜伏
《漢語大詞典》:潜源(潛源)
潜伏着的水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故瀆东逕 成纪县 ……又东,潜源隐发,通入 成纪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其水伏流里餘,潜源东出。”
分類:潜伏水源
《國語辭典》:匿伏  拼音:nì fú
隐藏、潜伏。如:「歹徒常匿伏在黑暗的角落里,以便伺机而动。」
分類:隐藏潜伏
《漢語大詞典》:蛰虺(蟄虺)
潜伏的毒蛇。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三十韵》:“晚籜晴云展,阴芽蛰虺蟠。”
分類:潜伏毒蛇
《國語辭典》:四伏  拼音:sì fú
到处潜伏。如:「危机四伏」。
分類:到处潜伏
《國語辭典》:虫情(蟲情)  拼音:chóng qíng
大陆地区指农作物遭受虫害的情形。
《漢語大詞典》:跧迹(跧跡)
谓隐居潜伏。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汇征》:“老身弱龄不肖,浪游江湖,交结奸徒,为不平事。后遇 李涉 博士,蒙简一诗,因而跧跡。”
分類:隐居潜伏
《漢語大詞典》:伏线(伏線)
亦作“ 伏线 ”。
(1).前文为后文预先埋下的线索。 林纾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然每听述者叙传中事,往往於伏线接笋、变调过脉处,大类吾古文家。” 张天翼 《欢迎会》:“强小国就买通了弱大国的一个卖国贼:这就是第三幕的伏线,不必说。”
(2).潜伏的因素。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险。”
见“ 伏綫 ”。
《漢語大詞典》:衣袽之戒
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语本易·既济:“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王弼 注:“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 何楷 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 明 归有光 《策问》之一:“士兵似矣,变或不测,事当豫防,《既济》衣袽之戒,其可思乎?”
《漢語大詞典》:闲谍(閒諜)
亦作“间谍”。
(1).秘密侦察、刺探。尸子卷上:“明君不用长耳目,不行閒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 ﹞日击数牛饗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閒谍,厚遇战士。”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陕西刘生》:“ 绍兴 初, 河南 为伪 齐 所据,枢密院遣使臣 李忠 往间谍。”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那就是对付共产党,进行间谍工作。”
(2).指潜伏在敌方,侦察情况、刺探情报、进行破坏活动的人。孙子·用间 三国 魏 曹操 题解:“战者必用间谍,以知敌之情实也。”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兵家忌间谍,此辈常接跡。”明史·杨继盛传:“﹝ 严嵩 ﹞知左右侍从之能察意旨也,厚贿结纳。凡陛下言动举措,莫不报 嵩 。是陛下之左右皆贼 嵩 之间谍也。” 林音 《致大戈壁》诗:“帝国主义的间谍曾经携带着仪器,三番五次地想测出你的方位。”
(3).离间,搬弄是非。尉缭子·原官:“游説閒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莫不是 张珙 曾声扬?莫不是别人曾间谍?” 凌景埏 校注:“间谍,这里作离间解释。”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然自 伊尹 、 太公 有拨乱之材,未尝不以道家言为急。迹其行事,以閒谍欺诈取人,异於儒、法,今可见者,犹在逸周书。”
《国语辞典》:狐潜鼠伏(狐潜鼠伏)  拼音:hú qián shǔ fú
像狐、鼠一样潜伏藏匿。比喻小人失势,因胆怯而到处藏匿。明。张景《飞丸记》第三一出:「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也作「狐凭鼠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