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革带移孔(革带移孔)  拼音:gé dài yí kǒng
皮革制的腰带,经常移动针孔。指身体消瘦而腰围日渐细小。典出《南史。卷五七。沈约传》。
《国语辞典》:貌虽瘦而天下肥(貌虽瘦而天下肥)  拼音:mào suī shòu ér tiān xià féi
唐玄宗用韩休为相后,却因劳碌而逐渐消瘦,一次左右看见唐玄宗拿著镜子默默不乐,就说:「陛下自从韩休入朝后,您没有一天高兴,何不辞去他呢?」玄宗回答:「我虽消瘦,但天下百姓却因此生活富裕。」见《新唐书。卷一二六。韩休传》。后比喻为政者因劳碌而消瘦,百姓却因而生活富足。
《国语辞典》:蛔虫症(蛔虫症)  拼音:huí chóng zhèng
病名。人体感染蛔虫而得的疾病。有脸色苍白、消瘦无神、精神不振、腹痛便秘、腹泻呕吐等症状。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驱虫剂。
《国语辞典》:骨感  拼音:gǔ gǎn
形容极为消瘦。如:「有些人为追求骨感而刻意瘦身,若因此危害健康,那可得不偿失。」
分类:消瘦
《國語辭典》:恶病质(惡病質)  拼音:è bìng zhí
由于癌症或其他严重慢性病所引起,病人产生显著消瘦、贫血、精神衰颓、免疫功能丧失等全身机能衰竭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瘠弃(瘠棄)
犹毁瘠。谓哀伤过度而消瘦。荀子·礼论:“故其立文饰也,不至於窕冶;其立麤衰也,不至於瘠弃。” 杨倞 注:“立麤衰以为居丧之饰,亦不使羸瘠自弃。”
《國語辭典》:骨瘦如柴  拼音:gǔ shòu rú chái
形容非常消瘦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回:「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也作「骨瘦如豺」、「瘦骨如柴」。
《漢語大詞典》:瘪瘦(癟瘦)
干瘪消瘦。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他用非常丧气的目光,灰心地盯着 生宝 和瘪瘦的手。” 林建征 《莺歌海》:“瘪瘦的母亲以煮烂的仙人掌来喂小孩,十八岁的姑娘还穿着掩不住胸膛的破布。”
分類:干瘪消瘦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國語辭典》:皮里抽肉(皮裡抽肉)  拼音:pí lǐ chōu ròu
形容消瘦。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觑我皮里抽肉,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也作「皮里走肉」。
分類:消瘦不堪
《國語辭典》:瘦骨嶙峋  拼音:shòu gǔ lín xún
形容人身体枯瘦、骨骼突出可见。如:「穿上那件发了黄的紧身棉质衫裤,他更加显得瘦骨嶙峋。」
《漢語大詞典》:瘦精精
亦作“ 瘦筋筋 ”。 形容肢体消瘦。 茹志鹃 《出山》:“我望望他那瘦精精的身子,问道:‘你不怕人来偷,来抢?’” 蹇先艾 《水葬》:“他的摇动的躯体支撑着一张和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的一身都没有肉。”
分類:肢体消瘦
《漢語大詞典》:柳悴花憔
形容女子消瘦的愁容。《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 娉 自离生后,柳悴花憔,香消玉减。”
消瘦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消损烦恼之义。六物图曰:「或名消瘦服,损烦恼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