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活性污泥菌(活性污泥菌)  拼音:huó xìng wū ní jùn
能够用来处理污水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类和真菌类等。由于此类微生物经常附著于污泥上,遇适当环境则增加其活动力,并有降低污水生物需氧量的功能。通称为「活性污泥菌」。
《国语辞典》:家庭污水管(家庭污水管)  拼音:jiā tíng wū shuǐ guǎn
汇集房屋内的各种废水,并集中送至公共污水管的排水管线。
《国语辞典》:蒸沤历澜(蒸沤历澜)  拼音:zhēng òu lì lán
形容湿热地区污水积久了,冒泡糜烂的样子。宋。文天祥〈正气歌。序〉:「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
《国语辞典》:排水沟(排水沟)  拼音:pái shuǐ gōu
排泄污水、雨水、多馀水分的水沟。如:「保持排水沟畅通,防止蚊蝇孳生。」
《国语辞典》:加氯量  拼音:jiā lǜ liàng
为消毒饮用水或污水时,在水中所加入的有效氯量。
《国语辞典》:截流管  拼音:jié liú guǎn
在合流制下水道系统中,用以截取污水,以便集中处理或排除的下水道。
《國語辭典》:激浊扬清(激濁揚清)  拼音:jī zhuó yáng qīng
比喻除恶扬善。参见「扬清激浊」条。《旧唐书。卷七○。王圭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唐。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萧宋公瑀:「持诚秉忠,光辅二君,激浊扬清,欲人如身。」
《國語辭典》:含水量  拼音:hán shuǐ liàng
砂、石、土、木材中所含有的水量与固体物质量的比例。
《漢語大詞典》:地下水回灌
简称“回灌”、“人工引渗”。降雨径流、河流来水、灌溉退水、经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通过地面入渗或水井注入对地下水源的人工补给工作。可控制地面沉降,防止海水入侵含水层,改善地下水水质,调节地下水温,保持地热水、天然气和石油地层的压力等。
《国语辞典》:排水管  拼音:pái shuǐ guǎn
排泄污水、雨水的输送管道。如:「大楼的排水管要事先检查以防淹水。」
《國語辭典》:渗坑(滲坑)  拼音:shèn kēng
庭院间或街巷间,在地面构筑,用以排除地面积水的坑。
《漢語大詞典》:潦粪(潦糞)
污水、粪水。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 西藏 、 廓尔喀 、 布丹 、 哲孟雄 之蛮人……杂处於牛羊、鷄豕、潦粪、臭秽之中。”
分類: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