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改过自新(改過自新)  拼音:gǎi guò zì xīn
改正过失,重新作人。《汉书。卷三三。刑法志》:「刑者不可复蜀,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唐。白居易议肉刑可废不可用〉:「其欲废之者,则曰:『刻肤革,断肢体,人主忍而用之。则恺悌恻隐之心乖矣。』此缇萦所谓虽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者也。」也作「改过从新」。
《漢語大詞典》:革心易行
谓改正错误思想,改变错误行为。《汉书·严助传》:“ 南越王 甚嘉被惠泽,蒙休德,愿革心易行,身从使者入谢。”
《漢語大詞典》:补漏订讹(補漏訂訛)
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 王 板史记之外,并博攷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帙。於是 守节 所箸,灿然復为完书。”
《國語辭典》:朝过夕改(朝過夕改)  拼音:zhāo guò xì gǎi
早上犯的过失,到晚上就改正了。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比喻及时改过。《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唐。陆贽 奉天改元大赦制:「况黜免之徒,沉郁既久,朝过夕改,仁何远哉!」
《漢語大詞典》:鼻垩挥斤(鼻堊揮斤)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典出庄子·徐无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堊而鼻不伤。” 宋 陆游 《叹老》诗:“平生师友凋零尽,鼻堊挥斤未有人。”
《國語辭典》:绳愆纠谬(繩愆糾謬)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
举发错误,纠正过失。《书经。囧命》:「绳愆纠谬,革其非心,俾克绍先烈。」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之御史,职主文法。」
《漢語大詞典》:匡救弥缝(匡救彌縫)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闕,而匡救其灾。”后以“匡救弥缝”谓纠正错误,弥补阙失。晋书·良吏传序:“外虞孔炽,内难方殷,而匡救弥缝,方免倾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阁部离合:“主上惑於貂弁,粃政日闻,赖诸公匡救弥缝。”
《漢語大詞典》:匡谬正俗(匡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於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輒谓伤忠厚焉。”
《漢語大詞典》:矫讹(矯訛)
矫正错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练青濯絳,必归蓝蒨;矫讹翻浅,还宗经誥。”
分類:矫正正错
《漢語大詞典》:较讹(較訛)
校正错误。 明 冯梦龙 《楚江情·改词衔恨》:“[老旦] 于叔夜 相公,是他亲笔较讹,改易些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