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箭漏  拼音:jiàn lòu
一种古代的计时器。在漏下置盘承水,盘中刻箭形以标计。后比喻时间。宋。欧阳修渔家傲。七月新秋风露早〉词:「箭漏初长天杳,人语悄,那堪夜雨催清晓。」
《漢語大詞典》:黄标(黄標)
(1).黄色的标记。宋书·鲁爽传:“ 爽 使其众戴黄标,称 建平 元年,窃造法服,登坛自号。”
(2).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 宏 性爱钱,百万一聚,黄牓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餘间。”后以“黄标”借指钱财。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五:“黄标千万积,翻讶屋沉沉。”
《漢語大詞典》:刻记
牢牢记住。例如:刻记在心。
刻在器物上的标记
《漢語大詞典》:封表
(1).堆土以作标记。管子·问:“所封表以益人之生利者何物也?”宋史·食货志上二:“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
(2).增修坟墓,以示褒扬。《汉书·陈汤传》:“尚望国家追録其功,封表其墓,以劝后进。”
《漢語大詞典》:题志(題誌)
(1).犹题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世人画 韩退之 ,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 江 南 韩熙载 耳,尚有当时所画,题誌甚明。”参见“ 题识 ”。
(2).题写的标记,表札。 宋 叶适 《姜安礼墓志铭》:“老僧以告。君掘地数丈得之,题誌尚新。”
《國語辭典》:题识(題識)  拼音:tí zhì
1.题写以做标志。《三国志。卷一三。魏书。华歆传》:「宾客旧人送之者千馀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2.书、画等美术作品上的署名或题款。如:「这幅山水画的左上方有名家的题识。」
《漢語大詞典》:野堠
古代野外标记里程的土坛。 元 周伯琦 《纪行诗》:“市楼风策策,野堠雾冥冥。”
《國語辭典》:记号(記號)  拼音:jì hào
1.标记符号。《红楼梦》第七七回:「又命将那几包不能辨得的药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记号上来。」也作「记认」。
2.用作标记的符号。如:「他的行李都已做记号了。」也作「记认」。
《國語辭典》:标志(標誌)  拼音:biāo zhì
1.表明特徵、识别的记号。如:「交通标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注》:「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叙述,标志而已。」
2.显示。如:「此次的成果展,标志著本厂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的初步成功。」
《國語辭典》:标竿(標竿)  拼音:biāo gān
1.悬挂奖品、锦标的长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对水殿排成行列,则有小舟一军校执一竿,上挂以锦䌽、银碗之类,谓之『标竿』。」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日祠山圣诞》:「其龙舟俱呈参州府,令立标竿于湖中,挂其锦䌽、银碗、官楮,犒龙舟,快捷者赏之。」
2.用作标记的竹竿。元。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奉圣人的命,就著王枢密立起标竿,拆到杨家清风无佞楼止。」《福惠全书。卷三一。庶政部。漕船催攒》:「水大时,宜于淤浅处插立标竿,使漕船凭为眼目,以便由深通行走。」也作「标杆」。
3.目标,努力的方向。如:「她以奥运金牌为标竿,咬住牙,接受教练严厉的训练。」也作「标杆」。
《漢語大詞典》:衔灯(銜燈)
署有官衔或某种标记的灯笼。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徒以号褂衔灯,恐赫乡愚而已。”
《漢語大詞典》:图识(圖識)
谓以图作标记。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颜光禄 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
分類:标记
《漢語大詞典》:封志(封誌)
封缄并加标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立刻兑付。 黄 令封誌之。”
分類:封缄标记
《國語辭典》:匾额(匾額)  拼音:biǎn é
题大字于木板,高悬于园亭、门户、大厅或书房上方的横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著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也作「扁额」。
《國語辭典》:标点(標點)  拼音:biāo diǎn
1.圈点句读的符号。《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八。何基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2.在文字中标上圈点。如:「文章如不标点,就不容易使人瞭解。」
《漢語大詞典》:签牌(籤牌)
(1).标签。用作书卷、画轴帙签的标记,垂于书画旁。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风吹籤牌声,满室鏗鏘然。” 唐 陆龟蒙 《村夜》诗:“盘飡蔬粟粗,史籍籤牌盛。”
(2).一种竹制的凭证。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卷上:“司(教坊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仗、籤牌之类。” 吴组缃 《山洪》三三:“各队队员先在县政府里领签牌,到了 南陵 那边,凭签发米,一签两袋,怎么发,怎么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