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决竭(決竭)
枯竭;干涸。晏子春秋·问下十五:“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其鱼动流,夫往者维雨乎,不可復已。”
分類:枯竭干涸
《國語辭典》:枯肠(枯腸)  拼音:kū cháng
1.肠内空枯,指饥饿。唐。郑嵎〈津阳门〉诗:「开垆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2.比喻文思枯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分類:枯竭文思
《漢語大詞典》:才尽(才盡)
谓才思衰退枯竭。宋书·鲍照传:“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 照 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 照 才尽,实不然也。”梁书·江淹传:“ 淹 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 清 龚自珍 《才尽》诗:“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 叶圣陶 《〈叶圣陶选集〉自序》:“现在要我写过去写的那类小说,我还是能写,而且不至于太差,古来‘才尽’的说法未必一定靠得住。”
《國語辭典》:枯涸  拼音:kū hé
水乾竭。南朝宋。谢灵运 苦寒行:「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
《漢語大詞典》:槁枯
(1).喻不用于世。 汉 陆贾 新语·资质:“德美非不相絶也,才力非不相悬也,彼则槁枯而远弃,此则为宗庙之器者,通与不通亦如是也。” 宁太一 《燕京杂诗》之三:“ 东方 玩世成饥饿, 南郭 仰天似槁枯。”参见“ 槁木死灰 ”。
(2).干枯,枯竭。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且逸个人之情意,使独创之力归于槁枯。”
分類:干枯枯竭
《國語辭典》:槁木死灰  拼音:gǎo mù sǐ huī
形体寂静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犹如冷灰。形容人清虚寂静,对外物无动于衷。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红楼梦》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漢語大詞典》:涸流
(1).枯竭的水流。《文选·陆机〈文赋〉》:“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李善 注:“涸,水尽也。”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萎叶爱荣条,涸流好河广。”
(2).中医运气术语。指水运不及,藏气不足。《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张隐庵 集注:“此言五运不及,而各有纪名也……水气不及,则源流乾涸矣。”《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平气太过不及歌》:“不及委和伏明共,卑监从革涸流名。”注:“水名涸流,水气不及,涸其流也。”
《漢語大詞典》:海老
谓海水枯竭。 汉 焦赣 《易林·遯之否》:“海老水乾,鱼鱉尽索,藁落无润,独有沙石。”
分類:海水枯竭
《漢語大詞典》:枯润(枯潤)
枯竭或丰沛。 清 戴名世 《与洪孝仪书》:“盖其气有时而盛哀,其思有时而枯润。”
分類:枯竭丰沛
《漢語大詞典》:劳竭(勞竭)
疲劳枯竭。隋书·高祖纪下:“朕今年踰六十,不復称天,但筋力精神,一时劳竭。”
分類:疲劳枯竭
《漢語大詞典》:寒涸
严冬河川枯竭。《南齐书·顾宪之传》:“亲属里伍,流离道路,时转寒涸,事方未已。”
《漢語大詞典》:减竭(減竭)
(1).减少,枯竭。吕氏春秋·仲冬:“水泉减竭,民多疾癘。” 高诱 注:“阳气炕燥,故水泉减竭也。”
(2).衰竭。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三表》:“精力减竭,岂堪专为武帅,以图矢石之功?”
《漢語大詞典》:童枯
光秃枯竭。《周礼·天官·司书》“以知山林川泽之数” 汉 郑玄 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 贾公彦 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山木枯悴,鞠为童枯。”
分類:光秃枯竭
《漢語大詞典》:焦竭
干涸,枯竭。隋书·天文志上:“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
分類:干涸枯竭
《國語辭典》:枯窘  拼音:kū jiǒng
枯竭窘困。如:「近日文思枯窘,虽久坐书桌前,却无法完篇。」
分類:枯竭贫乏
《国语辞典》:取之不竭  拼音:qǔ zhī bù jié
形容蕴藏丰富,用之永无枯竭之日。宋。陈亮〈祭郑景元提干文〉:「兄之文章,有源有委……取之不竭,有本如是,道德性命,此外何事!」也作「取之无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