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撞针(撞針)  拼音:zhuàng zhēn
前段尖形的圆柱,用来撞击火药,使子弹射出。
《国语辞典》:穿甲弹(穿甲弹)  拼音:chuān jiǎ dàn
一种特制的枪炮弹。击发后藉硬度高的弹头或弹体喷发的热浆,穿透钢板或墙壁,达到破坏敌人机具或防禦工事的效果。
《国语辞典》:发射器(发射器)  拼音:fā shè qì
发射枪炮、弓箭等的机械或动力装置。如:「枪口瞄准后,就可以启动发射器了。」
《国语辞典》:前膛  拼音:qián táng
子弹由前口装入的旧式枪炮,称为「前膛」。
《国语辞典》:军火库(军火库)  拼音:jūn huǒ kù
储存枪炮、弹药等军用物资器材的库房。
《国语辞典》:实心弹(实心弹)  拼音:shí xīn dàn
不含炸药的枪炮子弹,大多用生铁铸造,供练习射击或贯穿目标之用。
《漢語大詞典》:伙器
即火器。旧时指枪炮等武器。 清 黄畹 《上逢天义刘大人禀》:“洋人所恃者枪炮耳……苟有敢死之士,突入其间,令掣其肘,则队伍忽乱,而枪不及发,伙器虽精,亦何所用。”
《國語辭典》:火力点(火力點)  拼音:huǒ lì diǎn
配置或发射轻重机枪、大炮的地点。也称为「发射点」。
《漢語大詞典》:铅码(鉛碼)
太平军军中口语。即枪炮子弹。因子弹多用铅制弹头,而弹体圆如砝码,故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妖魔或装红粉铅码,埋藏地下。” 清 张德坚 贼情汇纂·伪军制下:“枪礮子改称铅码,火药改称红粉。”
《漢語大詞典》:炮局(砲局)
亦作“礮局”。 旧称制造枪炮的工厂或储藏枪炮的场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贼突薄大营,先夺礮局,断汲道。”《清文献通考·兵十六》:“ 满洲 八旗,每旗各设子母礮五位,其餘大小铜铁礮位均贮 汉 军八旗礮局内。”
《國語辭典》:来复线(來復線)  拼音:lái fù xiàn
膛线。来复为英语rifle的音译。枪炮膛内螺旋形的凹凸槽纹,凹者称为「阴来复线」,凸者称为「阳来复线」。发射的弹头循来复线挤压射出后,作旋转前进以维持固定方向,使能准确射击。也译作「来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