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巨脾症  拼音:jù pí zhèng
是指脾脏发生显著的肿大。导致脾脏肿大的原因包括造血系统异常、肝硬化、心脏衰竭、寄生虫感染、伤寒菌等细菌感染,以及代谢功能异常等。
《國語辭典》:高等动物(高等動物)  拼音:gāo děng dòng wù
动物体的组织内,具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者,称为「高等动物」。如脊椎动物。
《國語辭典》:恶病质(惡病質)  拼音:è bìng zhí
由于癌症或其他严重慢性病所引起,病人产生显著消瘦、贫血、精神衰颓、免疫功能丧失等全身机能衰竭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积微致著(積微致著)
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后以“积微致著”谓事细微时人所不察,积多积久便成显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沉龙舟,羣轻所以折劲轴,寸飆所以燔百寻之室,蠧蝎所以仆连抱之木也。”亦作“ 积微成著 ”。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历新法表》:“夫圆极常动,七曜运行,离合去来,虽有定势,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岁,积微成著。”
《國語辭典》:季风气候(季風氣候)  拼音:jì fēng qì hòu
因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主要特徵为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低温乾燥。
《國語辭典》:赫赫有名  拼音:hè hè yǒu míng
形容声名显扬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还有一个胡公寿,是松江人,诗书画都好,也是赫赫有名的。」也作「赫赫之名」。
《國語辭典》:海市蜃楼(海市蜃樓)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一种物理现象。以字义而言,蜃是指大蛤蜊,传说蜃能吐气而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鳞部。蛟龙》。实际上,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远处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现象多在夏天时的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出现。后亦用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事物。《骈字类编。卷四六。山水门。海。海市》引《隋唐遗事》:「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也作「海楼」、「蜃楼」、「蜃楼海市」。
《國語辭典》:不送气(不送氣)  拼音:bù sòng qì
发塞音或塞擦音时,在发音器官除阻后,并无气流吐出者,称为「不送气」。也称为「不吐气」。
《漢語大詞典》:炳着(炳著)
明白显著。后汉书·桓典传:“ 献帝 即位,三公奏 典 前与 何进 谋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宋书·礼志三》:“自 黄帝 以前,古传昧略, 唐 虞 以来,典謨炳著。”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周 孔 代兴,六经炳著,师道备矣。”
分類:明白显著
《漢語大詞典》:表面活性剂
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常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组成。在液体中趋向集中于该液体和另一相的交界面而起润湿、乳化、分散等作用。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等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作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
《國語辭典》:当行出色(當行出色)  拼音:dāng háng chū sè
擅长某事而特别出色。《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师老爷吃上这烟袋,越发谈得高兴了,道是今年的会墨,那篇逼真大家,那篇当行出色。」
《國語辭典》:低等动物(低等動物)  拼音:dī děng dòng wù
身体各部分构造简单、组织与分化不明显的动物。如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等。
《国语辞典》:臭氧层(臭氧层)  拼音:chòu yǎng céng
气象学称上层大气中常见的一层,其间臭氧有显著集中现象,对大气辐射平衡关系很重要。此域大致在十与五十公里之间,最大臭氧集中区约在二十与二十五公里之间。
《國語辭典》:刺激性  拼音:cì jī xìng
1.兴奋神经的能力。如:「咖啡是一种刺激性的饮料。」
2.动植物的神经、筋肉、腺体等受刺激时有发生反应的可能性。
《國語辭典》:次大陆(次大陸)  拼音:cì dà lù
面积比洲小,在地理或政治上又自成格局的陆地。如印度半岛常被称为「印度次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