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食时
乍来
当下
丙夜
辨色
质明
兴会
伏日
淩晨
了日
秋麦
少住
小却
最初
穷期
《漢語大詞典》:食时(食時)
(1).用膳的时候。管子·弟子职:“至於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馈饌。”
(2).特指进早餐的时刻。《诗·鄘风·蝃蝀》“崇朝其雨” 毛 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 汉 王逸 《九思·守志》:“朝晨发兮 鄢 郢 ,食时至兮增泉。”北齐书·安德王高延宗传:“ 延宗 ……以十二月十三日晡时受勑守 并州 ,明日建尊号,不间日而被围,经宿,至食时而败。”《文史知识》1989年第1期:“食时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3).谓食用时令物品。礼记·坊记:“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 孙希旦 集解:“食时不力珍者,食四时之利,则不得力求珍羞。”
《国语辞典》:乍来(乍来)  拼音:zhà lái
刚开始的时候。《二程语录。卷一四。遗书伊川先生语。伊川杂录》:「六经浩渺,乍来难尽晓。」
分类:时候
《國語辭典》:当下(當下)  拼音:dāng xià
即刻、立刻。《三国志。卷六一。吴书。潘浚陆凯传。陆凯》:「及被召当下,径还赴都,道由武昌,曾不回顾。」《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钱县尊看了,只是皱眉,当下打轿上院。」
《國語辭典》:丙夜  拼音:bǐng yè
半夜子时。即午夜十一时、十二时。《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序》:「太宗尝曰:『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清。李渔〈秦淮健儿传〉:「民家有犊,丙夜往盗之。」
《國語辭典》:辨色  拼音:biàn sè
1.天刚亮,能辨别物色的时候。《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唐。权德舆〈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公中书相公〉诗:「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唐。元稹《莺莺传》:「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
2.分辨颜色。如:「辨色测验」。《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3.辨别脸色。如:「鉴貌辨色」。《西游记》第一四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國語辭典》:质明(質明)  拼音:zhí míng
天大亮时。《礼记。礼器》:「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唐。沈既济〈任氏传〉:「质明,复视其所,见土垣车门如故。」
分類:刚亮时候
《國語辭典》:兴会(興會)  拼音:xìng huì
兴味或情致引发之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
《國語辭典》:伏日  拼音:fú rì
三伏之日。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有三伏,共三十日,称为「伏日」,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也作「伏天」、「三伏天」。
《漢語大詞典》:淩晨
天快亮的时候;清晨。 清 冯桂芬 《潘母张太夫人墓志铭》:“凌晨盥潄毕,易新衣,有顷,遂不语。”
分類:时候清晨
《漢語大詞典》:了日
完毕的时候。 宋 司马光 《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候将来读祖宗宝训了日,若别有书可读,欲乞且取臣此书进读。”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已指挥本州候开湖了日,於今来新开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为界。”《四游记·灵耀大闹琼花会》:“这奴才要来哄我,我怎受得 邓化 这等的气。我想终不是了日,不如在卯簿上题了几句反诗,走下中界,又作道理。”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梅氏 料道在园屋居住,不是了日,只得听凭分析……来到东庄屋内。”
分類:完毕时候
《漢語大詞典》:秋麦(秋麥)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传卷四:“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 郭璞 注:“秋麦,禾也。” 唐 沈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2).犹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可是 原生 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漢語大詞典》:少住
暂留;稍住一此时候。晋书·庾亮传:“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兴復不浅。” 宋 朱淑真 《蝶恋花·送春》词:“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繫青春、少住春还去。” 元 颜子俞 《清平乐·留王静得》词:“留君少住,且待晴时去。”
分類:此时时候
《漢語大詞典》:小却(小卻)
亦作“ 小却 ”。
(1).稍稍后退。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与 禹 合兵救之, 赤眉 小却。”梁书·康绚传:“遣其子 悦 挑战,斩 魏 咸阳王 府司马 徐方兴 , 魏 军小却。”旧唐书·太宗纪上:“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 宋 陆游 《题郭太尉金州至喜堂》诗:“十年宿卫功第一,小却卧护长 淮 边。”
(2).稍后,过些时候。 晋 王羲之 《与人书》:“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宋书·武帝纪下:“ 谢晦 数从征伐,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 会稽 、 江洲 处之。”
(3).稍稍推辞。 宋 郭应祥 《虞美人·送张监税》词:“二年 瀏水 司征榷,小却平戎略。”
《國語辭典》:最初  拼音:zuì chū
最早的时期、开始的时候。如:「我们最初认识的地方是在淡水河畔。」
分類:最初时候
《漢語大詞典》:穷期(窮期)
尽期;完结的时候。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的袭用。”
分類:完结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