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泼浪鼓(泼浪鼓)  拼音:pō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转动鼓面,鼓面旁的坠子会敲击鼓面,发出连续咚咚声响。旧时卖货郎亦用此摇弄发声以代替叫卖。《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见薛蟠骑著一匹大马,远远的赶了来,张著嘴,瞪著眼,头似泼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乱瞧。」也作「波浪鼓」。
《國語辭典》:击玉敲金(擊玉敲金)  拼音:jí yù qiāo jīn
古代以玉石为磬,铜为钟。击玉敲金比喻钟磬之音极为可贵。《孤本元明杂剧。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國語辭典》:击楫中流(擊楫中流)  拼音:jí jí zhōng liú
晋朝祖逖率军北伐,渡江至中流时,击打船桨而立誓恢复中原。典出《晋书。卷六二。祖逖传》。比喻收复失土,报效国家的壮烈情怀。《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晋罹五胡之乱,而祖逖击楫中流,誓在兴复。」
《國語辭典》:中流击楫(中流擊楫)  拼音:zhōng liú jí jí
比喻立誓收复失土,报效国家。参见「击楫中流」条。宋。张矩〈安庆模。渺长江〉词:「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宋。文及翁〈贺新郎。一勺西湖水〉词:「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谁人是?」
《國語辭典》:毕毕剥剥(畢畢剝剝)  拼音:bì bì bō bō
拟声词。形容敲击或爆裂的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道是错听了,方要睡下去,又听得敲的毕毕剥剥。」也作「必必剥剥」。
《漢語大詞典》:叮铃(叮鈴)
形容铃声或金属物体敲击声。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祁连春节夜》诗:“突然电话响起来,紧一阵慢一阵叮铃不停。”参见“ 叮泠 ”。
《漢語大詞典》:叮泠
叮铃。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远远在墙外卖凉货的小贩敲着‘冰盏’--那是一对小酒盅似的黄晶晶的铜器,迭在掌中,可互击作响--叮泠有声,清圆而浏亮。”
《漢語大詞典》:叮咣
形容金属物体敲击振动声。《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如果你再还嘴,那就是响锣碰见个铁锤锤,叮咣个没完没了。”
《漢語大詞典》:传梆(傳梆)
古官衙中敲击梆子,用以传报或集散人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传梆禀知 谢廉使 。廉使不升堂,竟叫进私衙里来。”
《漢語大詞典》:收锣罢鼓(收鑼罷鼓)
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骨肉团聚,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漢語大詞典》:锣鼓点儿(鑼鼓點兒)
指锣鼓等打击乐器敲击的声响和节奏。 赵树理 《三里湾·黄沙沟口》:“﹝青年男女们﹞用不高不低的嗓门,非正式地唱着本地的‘小落子戏’,另有个十五六岁的小男青年,用嘴念着锣鼓点儿给她们帮忙。”
《漢語大詞典》:栎辐(櫟輻)
谓敲击车辐,使马闻声急行。文选·张衡〈西京赋〉:“ 天梁 之宫,寔开高围,旗不脱扃,结駟方蘄,櫟辐轻騖,容於一扉。” 李周翰 注:“櫟,谓櫟其车辐为声,以急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