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摇乱(摇亂)
扰乱;作乱。《后汉书·宦者传序》:“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寇剧缘閒,摇乱区夏。”新唐书·康承训传:“牙健 赵武 等欲亡, 勛 斩首送 彦曾 曰:‘此摇乱者。’” 明 张居正 《答奉常陆五台论治体用刚书》:“欲以抑损主威,摇乱朝政,故不得不重处一二人,以定国是。”
分類:扰乱作乱
《漢語大詞典》:剥乱(剥亂)
扰乱;离乱。《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今王室乱, 单旗 、 刘狄 剥乱天下,壹行不若。” 晋 潘岳 《西征赋》:“愍 汉 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逆胡窃号,剥乱中原。”
分類:扰乱离乱
《漢語大詞典》:倾乱(傾亂)
(1).扰乱;作乱。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赵昭仪 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法。”后汉书·孔融传:“ 彭宠 倾乱,起自 朱浮 。”
(2).指动乱不安。后汉书·李固传:“先公正直,为 汉 忠臣,而遇朝廷倾乱, 梁冀 肆虐,令吾宗祀血食将絶。”
《漢語大詞典》:猾乱(猾亂)
扰乱;作乱。《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虽 黄巾 猾乱, 黑山 跋扈,举军东向,则 青州 可定。”类说卷五三引 宋 孔平仲 谈苑·卧榻侧他人鼾睡:“中朝自五胡猾乱,其风未改。”
分類:扰乱作乱
《漢語大詞典》:聒乱(聒亂)
犹扰乱。亦指声音震耳。周礼·秋官·衔枚氏“衔枚氏掌司嚻” 汉 郑玄 注:“察嚻让者,为其聒乱在朝者之言语。” 唐 韩愈 《双鸟》诗:“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 清 汪懋麟 《送力臣都谏假归扬州兼柬师六孝廉》诗:“弹击夸鹰鸇,聒乱鄙畦黽。”
《漢語大詞典》:挻乱(挻亂)
扰乱;引发祸乱。晋书·食货志:“于时 石勒 勇鋭,挻乱 淮 南。”陈书·废帝纪:“适又盪主 孙泰 等潜相连结,大有交通,兵力殊彊,指期挻乱。”新唐书·史孝章传:“ 大河 之北号富彊,然而挻乱取地,天下指 河朔 若夷狄然。”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 李林甫 、 卢杞 挻乱危国,其咎安在?忌嫉而已。”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圭斋许氏赠公碑:“在 衡 , 安仁 盗 袁舜一 怨苦 播州 餉,负险挻乱。”
《國語辭典》:动乱(動亂)  拼音:dòng luàn
变动、扰乱,多指社会上、政治上。《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辽传》:「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國語辭典》:搅和(攪和)  拼音:jiǎo huo
1.搅拌调和。如:「把稀饭搅和一下。」
2.无端生事。如:「你为何不去办点正经事?只一味在这儿穷搅和!」
《漢語大詞典》:搅挠(攪撓)
扰乱;打扰。 唐 元稹 《竞渡》诗:“羣动皆搅挠,化作流浑浑。” 宋 邵雍 《春去吟》:“既为风搅挠,又被雨摧残。”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之四五:“若得请居常,则固当至治下搅挠公数月也。”
分類:扰乱打扰
《國語辭典》:骚乱(騷亂)  拼音:sāo luàn
混乱不安。如:「今日局势变化不明,社会民心骚乱。」《南齐书。卷五○。明七王列传。鄱阳王宝夤》:「百姓数千人皆空手随后,京邑骚乱。」
《漢語大詞典》:扰杂(擾雜)
扰乱;混杂。后汉书·东夷传论:“ 东夷 通以柔谨为风……而 燕 人 卫满 扰杂其风,於是从而浇异焉。” 唐 元稹 《莺莺传》:“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 张生 从容而已,终不能乱。”
分類:扰乱混杂
《漢語大詞典》:攘扰(攘擾)
纷扰;扰乱。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昔 鲁隐 有贤行,将致国於 桓 ,犹留连贪位不能早退,况草创豪帅,本无业囚徒,因攘扰之时,擅有山川之利。”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中较善者,或诚痛乎外侮迭来……思鳩大羣以抗御,而又飞扬其性,善能攘扰,见异己者兴,必借众以陵寡。”
分類:纷扰扰乱
《國語辭典》:捣乱(搗亂)  拼音:dǎo luàn
以不好的手段或无理的行动,来扰乱秩序,或破坏别人正在进行的事情。如:「警察加强警备,以防不良分子趁机捣乱。」也作「倒乱」。
《漢語大詞典》:攘乱(攘亂)
扰乱。《三国演义》第一○三回:“若 蜀 人攘乱,不出接战, 孔明 必然患病矣。”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朕自践极以来,匪躬有失,饥饉荐臻,继以兵凶,愈增攘乱。”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 周 秦 之际的学者苦于天下的争夺攘乱,在政治思想上便发生两种倾向。”
《國語辭典》:枭乱(梟亂)  拼音:xiāo luàn
骚乱、祸害。《荀子。非十二子》:「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
分類: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