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干宇
才干,风度。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 左贤王 渊 ,姿器絶人,榦宇超世,天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
分類:才干风度
《漢語大詞典》:积厚成器(積厚成器)
谓根基深厚,养成才干。旧唐书·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藴深閎之量,外标严重之姿。”
《國語辭典》:不露锋芒(不露鋒芒)  拼音:bù lòu fēng máng
才华内敛,不让自己显得突出。如:「这年轻人气定神閒,不露锋芒,修养真好。」
《漢語大詞典》:不露锋铓(不露鋒鋩)
比喻才干不外露。 宋 沈括 《梦溪续笔谈》:“ 寇忠愍 拜相白麻, 杨大年 之词,其间四句曰:‘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鋩,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國語辭典》:德才兼备(德才兼備)  拼音:dé cái jiān bèi
品德高尚,才能出众。如:「一时间要找到德才兼备的俊秀,确实不太容易。」
《國語辭典》:大才槃槃  拼音:dà cái pán pán
形容人有大才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杨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郤嘉宾」句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语曰:『大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郤嘉宾。』」
分類:大才才干
《國語辭典》:初露锋芒(初露鋒芒)  拼音:chū lòu fēng máng
锋芒,刀剑的尖刃。「初露锋芒」比喻刚开始显露出才能和力量。如:「今年的钢琴独奏比赛,她初露锋芒,叫人刮目相看。」
《漢語大詞典》:南郭处士(南郭處士)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 滥竽充数 ”。
《國語辭典》:滥竽充数(濫竽充數)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若只靠著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倖,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
《国语辞典》:经济之才(经济之才)  拼音:jīng jì zhī cái
治国安民的才干。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此人有经济之才,安邦之策,欲令你去徵聘此人。」
《國語辭典》:经国之才(經國之才)  拼音:jīng guó zhī cái
治理国家的学识与能力。《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祖迈,有经国之才,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也作「经世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