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沉博绝丽(沉博绝丽)  拼音:chén bó jué lì
文章意旨深远,内容渊博,文辞华丽。汉。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传二。胡天游传》:「时四方文士云集京师,每置酒高会,分题命赋,天游辄出数千言,沉博绝丽,见者咸惊服。」
《国语辞典》:承颜顺旨(承颜顺旨)  拼音:chéng yán shùn zhǐ
迎承脸色,顺从其意旨。《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旨,时或迕意,积以见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女儿女婿也自假意奉承,承颜顺旨,他也不作生儿之望了。」
《国语辞典》:不知所言  拼音:bù zhī suǒ yán
言语模糊或内容空洞,无法得知意旨为何。如:「他东扯西扯,说了半天,不知所言。」也作「不知所云」。
《国语辞典》:演哑剧(演哑剧)  拼音:yǎn yǎ jù
透过肢体的动作传达某种意旨,而不明白说出。如:「算了!有啥话就明说,犯不著在这儿演哑剧。」
《漢語大詞典》:闳意眇指(閎意眇指)
宏大微妙的意旨。汉书·扬雄传下:“今吾子乃抗辞幽説,閎意眇指,独驰骋於有亡之际,而陶冶大鑪,旁薄羣生,歷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九宫应九星考:“九星之为斗,则其义若明若昧。古法具在,而閎意眇指,无復申理之者矣。”亦作“ 閎意妙指 ”。 清 龚自珍 《六经正名》:“孝经者, 曾子 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汎滥,无大疵,无閎意妙指,如置之二 戴 所録中,与《坊记》《緇衣》《孔子閒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國語辭典》:得意忘言  拼音:dé yì wàng yán
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漢語大詞典》:遒旨
超逸的意旨。世说新语·文学“其餘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象 作庄子注,最有清辞遒旨。”
分類:超逸意旨
《漢語大詞典》:潘文乐旨(潘文樂旨)
晋书·乐广传:“ 广 善清言而不长於笔,将让尹,请 潘岳 为表。 岳 曰:‘当得君意。’ 广 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 岳 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 广 不假 岳 之笔, 岳 不取 广 之旨,无以成斯美也。’”后因以“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八:“雅擅 潘 文 乐 旨,妙参 羊 体 嵇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