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乐处(乐处)  拼音:lè chù
快乐之处。唐。薛能〈并州寓怀〉诗:「常恐此心无乐处,枉称年少在并州。」
《漢語大詞典》:东乡(東鄉)
见“ 东嚮 ”。
复姓。 汉 有 并州 护军 东乡子琴 。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下。
《國語辭典》:东向(東向)  拼音:dōng xiàng
面向东方。《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國語辭典》:并州剪  拼音:bīng zhōu jiǎn
并州,今山西省,以产剪刀著名,刀极锐利。并州剪比喻处理事务敏捷而有决断。也称为「并刀」。
《漢語大詞典》:并州儿(并州兒)
指北方边地的豪侠少年。 并州 、 幽州 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民风崇尚游侠,多勇义之士,故有此称。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借问谁家子, 幽 并 游侠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復能乘骏马,倒著白接䍦。举手问 葛彊 :何如 并州 儿?’…… 彊 是其爱将, 并州 人也。”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一:“经过 燕 太子,结託 并州 儿。”
《国语辞典》:道绰(道绰)  拼音:dào chuò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卫。唐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他是继承北魏昙鸾净土思想的大师,也是净土宗的创始人之一。提倡称名念佛,自己日念七万遍,度众无数,当时晋阳、太原、汶水三县七岁以上男女没有不称阿弥陀佛名号的,可见他化人之深。著有《安乐集》二卷,将净土法门作系统的阐述,为净土宗的要籍。
《漢語大詞典》:并州歌
乐府歌曲名。谓 晋 并州 大姓 田兰 、 薄盛 斩 汲桑 之所作。歌词载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
《国语辞典》:田豫俭素(田豫俭素)  拼音:tián yù jiǎn sù
三国时,魏并州刺史田豫,生活清苦,节俭朴素,凡朝中赏赐全部都散与将士,外族馈赠也都登记交由公家,而家中常贫困。见《三国志。卷二六。魏书。满田牵郭传。田豫》。后多指俭约清廉者。
《国语辞典》:并州故乡(并州故乡)  拼音:bīng zhōu gù xiāng
把并州当做是故乡。语本唐。贾岛〈渡桑乾〉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后比喻对长期旅居之地眷恋,犹似故乡一般。明。陈与郊《文姬入塞》:「玉帐貂裘,倘亦有并州故乡之意。」
《漢語大詞典》:儿童竹马(兒童竹馬)
后汉书·郭伋传载: 郭伋 任 并州 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
《漢語大詞典》:郭伋待期
后汉书·郭伋传载: 郭伋 任 并州 牧,有一次到 西河 美稷 ,有数百儿童骑着竹马来欢迎他,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 郭伋 告诉他们返回日期,后来提前一天到达,就在郊外住了一夜,待期到第二天才入市。后以“郭伋待期”为重守约信之典实。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扇以廉风,孚以诚德,尽 任棠 置水之情,弘 郭伋 待期之信。”
分類:并州西河
《漢語大詞典》:兵曹鸟(兵曹鳥)
传说因 唐 代 崔希高 在 并州 任兵曹而得名的一种鸟。据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孝行》, 崔希高 仁孝友悌,丁母忧,哀毁过礼。后转 并州 兵曹,“厅前丛苇,有小鸟如鷦鷯来巢,孕卵五色,旦如鸡子。数日,鷇毁雏见,已大於母。月餘,五色成文,大如鹅,驯扰闲暇。顷之飞翔,时归旧所。人到于今号为‘兵曹鸟’。”
分類:并州兵曹
《漢語大詞典》:陈泰挂壁(陳泰挂壁)
三国 魏 陈泰 为 并州 刺史,使持节,护 匈奴 中郎将,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 泰 市奴婢, 泰 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征为尚书,悉以还之。见《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后因以为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洪乔 掷水, 陈泰 挂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