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凡响(凡響)
(1).平凡的音响、音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由天性使然,非关学问。”《老残游记》第十回:“从前听过 孙琴秋 先生弹琴,有《汉宫秋》一曲,以为絶非凡响。” 郑振铎 《蝉与纺织娘》:“那鸣虫的作响,真不是凡响。”
(2).指平庸的作品。 清 黄景仁 《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一首》:“文章鼓吹有根柢,以混凡响奚能讹。”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果恭王之俭:“善诗词,幼受业於 沈确士 尚书,故词宗归於正音,不为凡响。”
《國語辭典》:琐才(瑣才)  拼音:suǒ cái
庸才。《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万彧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闼。」《抱朴子。外篇。君道》:「所信仗则在于琐才曲媚,而憎乎方直。」
《漢語大詞典》:庸音
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 晋 陆机 《文赋》:“故踸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至若资丑行以自媒,衒庸音而苟进,固立身之殊路,行己之外篇矣。”
《漢語大詞典》:冗贱
1.亦作"冗贱"。
2.平庸卑微。
3.指卑贱之人。
《漢語大詞典》:庸驽(庸駑)
平庸无能。常用作自谦之词。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抑以 光 之庸駑,重以激之耶?”明史·外戚传序:“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汰如 寿寧 兄弟,庸駑如 郑国泰 ,已逐影寻声,抨击不遗餘力。” 清 顾炎武 《赴东》诗之一:“人生中古餘,谁能免尤悔;况余庸駑姿,侧身涉危殆。”
《漢語大詞典》:俗目
(1).粗俗平庸的眼光。比喻浅薄的见识。 宋 韩琦 《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诗:“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
(2).借指眼光平庸,见识浅陋的人。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此数人知之,遂足为名一世,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
《漢語大詞典》:凡主
平庸的君主。《商君书·赏刑》:“圣人治国也,易知而难行也。是故圣人不必加,凡主不必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圣王以天下为忧,天下以圣王为乐;凡主以天下为乐,天下以凡主为忧。”
分類:平庸帝王
《漢語大詞典》:庸君
平庸之君;昏君。 明 刘基 《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盖其智足以识事机,其诚足以动人心,故能出入危邦,扶持庸君。” 清 唐甄 潜书·远谏:“奄妾蛊志,权奸蔽聪,滥赏淫刑,善恶倒置,似亦庸君之常。”
分類:平庸昏君
《漢語大詞典》:庸疏
平庸粗疏。周书·贺拔胜传:“左右咸言:‘ 高欢 虽復庸疎,言不思难,今四方尚梗,事藉武臣,请捨之,收其后効。’”
分類:平庸粗疏
《漢語大詞典》:凡旧(凡舊)
平庸而不新奇。南齐书·文学传论:“习玩为理,事久则瀆,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分類:平庸新奇
《国语辞典》:凡知  拼音:fán zhì
平庸的智慧、见解。
《漢語大詞典》:近器
(1).谓才识浅陋平庸的人。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 让 生在 唐 虞 ,则 元 凯 之次;运值 仲尼 ,则 颜冉 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庸才近器,犹不能开学之奥治。”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先 文康公 知 汝州 日, 段宝臣 为教官, 富季申 为 鲁山 主簿,而 陈去非 以太学録持服来寓,先公语人曰:‘是三子者,非凡偶近器也。’”
(2).用于近战的武器。《军语·军器军语》:“近器:彼此衝突互相击刺之器,如枪、刺刀、剑、长矛等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俗医(俗醫)
庸医,医道平庸的医生。 宋 陆游 《省事》诗:“心安闲梦少,病去俗医疏。”
《漢語大詞典》:庸儒
平庸的儒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分類:平庸儒者
《漢語大詞典》:榛楛
(1).榛木与楛木。泛指丛生的杂木。《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山海经·西山经:“ 上申之山 ,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
(2).喻平庸之物。文选·陆机〈文赋〉:“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李善 注:“榛楛,喻庸音也。以珠玉之句既存,故榛楛之辞亦美。”《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存目三·嵩渚集》:“自定己作乃不能尽翦榛楛,信乎割爱之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