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寄应(寄應)
谓在寄居地参加科举考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乡贡:“尔来乡贡渐广,率多寄应,故不甄别於榜中。”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己巳,詔:‘诸道举人,自今并於本贯州府取解,不得更称寄应。’”
《漢語大詞典》:漂寓
漂泊寄居。 唐 戎昱 《湖南春日》诗之二:“ 三湘 漂寓若流萍,万里 湘 乡隔 洞庭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早岁明经得第,选 蘄州 参军。秩满,漂寓 江 淮 者久之。”
分類:漂泊寄居
《漢語大詞典》:寓楼(寓樓)
供客寄居的楼房。 清 缪艮 《泛湖偶记》:“过堤上寓楼,纱窗半啟,则丽人在焉。”
《漢語大詞典》:寓士
寄居之人。后汉书·许劭传:“遂復投 扬州 刺史 刘繇 於 曲阿 。其后 陶谦 果捕诸寓士。” 李贤 注:“寓,寄也。”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铁城 有寓士 成君相如 ,酷喜道家流事。”
分類:寄居
《漢語大詞典》:飘寓(飄寓)
飘泊寄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若辞失其朋,则覊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而不安。”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之一:“下官薄游绵载,飘寓淹时。”
分類:飘泊寄居
《漢語大詞典》:寓食
寄食。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南史·王镇恶传:“年十三而 苻 氏败,寓食 澠池 人 李方 家。”新唐书·李泌传:“ 泌 因收其公廨钱,令二人寓食中书舍人署。” 宋 曾巩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夫死,寓食於 潁 ,以勤俭积日大其家,以诱教不倦成其子。”
《國語辭典》:寄籍  拼音:jì jí
1.旅居他乡,将户籍设于该处。唐。李翱 岭南节度使徐公行状:「公讳申,字维降,东海剡人,永泰元年寄籍京兆府。」
2.一种旧时的习惯。父母为求小孩顺利成长,而将其托名在菩萨或尼姑、道士处做乾儿子或乾女儿,称为「寄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五。谈异六。老僧》:「昔侍御与贫道为方外交,其公子方在襁褓,寄籍释氏,为我弟子。」也称为「寄名」。
《國語辭典》:寄名  拼音:jì míng
1.一种旧时的习惯。父母为求小孩顺利成长,而将其托名在菩萨或尼姑、道士处做乾儿子或乾女儿,称为「寄名」。《红楼梦》第二五回:「过了一日,就有宝玉寄名的乾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也称为「寄籍」。
2.挂名,列其名而不负实责。《明史。卷二○六。程启充传》:「身不出门闾,而名隶行伍,是谓寄名。」
《漢語大詞典》:寄外
(1).寄居外地。 明 邵璨 《香囊记·赏雪》:“自家姓 蹇 名 伦 ,世居 巴 蜀 ,从父宦寄外,占籍 宜兴 。”
(2).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 元 龙辅 《女红馀志·制履寄外》:“何物寄殷勤,宫鞋緑饰文。为郎承素足,指日踏青云。” 元 龙辅 《十一月初四日五鼓纪梦寄外》:“昨夜有佳梦,驰书报与郎。隔门须是近,有臭必然香。”
《漢語大詞典》:飘寄(飄寄)
飘泊寄居。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煢煢飘寄,临沙漠矣。” 唐 白居易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诗:“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劳生任潦倒,失志同飘寄。”
分類:飘泊寄居
《漢語大詞典》:枝借
犹寄居,栖身。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丁掇英先生:“二月中行抵 长安 ,幸赖 董观桥 中丞,悯穷鸟之投怀,拯枯鱼於涸辙,荐主 同州 讲席,始得暂为枝借,免作飘蓬。”
分類:寄居栖身
《漢語大詞典》:栖寓(棲寓)
犹寄居,暂住。 唐 韦应物 《酬张协律》诗:“感兹栖寓词,想復痾瘵缠。” 唐 姚鹄 《书情献知己》诗:“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
分類:寄居
《漢語大詞典》:栖居(棲居)
栖息寄居。 杨宪益 《竹的故事》:“最初发现这种动物,是在 四川 的 宝兴县 ,栖居在山上的竹林里,后来在 四川 另一些地方的竹林中也捉到过。”《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9期:“要研究湖泊水生物,主要是研究湖水中动、植物和生物群的栖居问题。”
《國語辭典》:客籍  拼音:kè jí
由外地迁来居住本地的人。清。龚自珍 秋心诗三首之二:「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漢語大詞典》:栖盘(棲盤)
亦作“栖盘”。 寄居盘桓。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徒形域之薈蔚,惜事异於栖盘。”
分類:寄居盘桓
《漢語大詞典》:寓属(寓屬)
指寄居树上的猿类动物。后汉书·马融传:“木产尽,寓属单。” 李贤 注:“寓属,谓穴居之属也。” 王先谦 集解:“寓属,谓蜼猨之类也。尔雅·释兽有寓属,蜼猨皆寄寓木上,故云寓属。注以为穴居之属,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