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含糊  拼音:bù hán hu
不马虎、不随便。含真实而美好的意思。如:「他做事从不含糊。」
《国语辞典》:支吾其词(支吾其词)  拼音:zhī wu qí cí
以含混牵强的言语,搪塞应付他人。《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余荩臣见王小五子揭出他的短处,只得支吾其词:『他的差使本来要委的了。银子是他该我的,如今他还我,并不是花了钱买差使的。』」
《國語辭典》:支支吾吾  拼音:zhī zhī wú wú
说话含混不清,搪塞了事。《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国语辞典》:吞吐其辞(吞吐其辞)  拼音:tūn tǔ qí cí
言语支吾,含混不清。如:「他欲言又止,吞吐其辞,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国语辞典》:打混  拼音:dǎ hùn
1.做事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如:「他做事只知打混摸鱼,投机取巧,实在令人不敢苟同。」《红楼梦・第一○八回》:「宝玉虽然娶过亲的人,因贾母疼爱,仍在里头打混,但不与湘云宝琴等同席。」《续金瓶梅・第四一回》:「因和吴、卜二生争气,要来此书院住家,一个光身常在此宿,帮这些浪子相公骗酒食打混。」
2.含混不清。如:「从事广播节目,说话不打混,咬字清晰,是基本的要求。」
《国语辞典》:不顾曲直(不顾曲直)  拼音:bù gù qū zhí
含混是非、不瞭解事情真相。如:「自从发生这件事后,他对大家便时常不顾曲直地乱发脾气。」
《国语辞典》:不清不楚  拼音:bù qīng bù chǔ
形容含混不明,没有条理。如:「执掌分配要明确,身分不清不楚的,很难做事。」「信上说得不清不楚,无法确知他的意思。」
分类:含混条理
《國語辭典》:嘟囔  拼音:dū nang
自言自语。《红楼梦》第二○回:「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也作「嘟哝」。
《漢語大詞典》:叽叽哝哝(嘰嘰噥噥)
形容说话声音小且含混不清。 束为 《好人田木瓜》:“到了这地步, 木瓜 大叔不说也不行了。于是,就叽叽哝哝说这么几句。可是,谁也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
《國語辭典》:裹抹  拼音:guǒ mo
北平方言:(1)含糊遮掩。如:「三言两语就把正题给裹抹过去了。」(2)掺杂。如:「没留神就把辣椒裹抹过来,害他吃后猛灌水。」
《國語辭典》:含含糊糊  拼音:hán hán hú hú
1.说话不清楚的样子。《红楼梦》第三二回:「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
2.形容做事不切实际,马马虎虎。《文明小史》第六○回:「那些军机大臣连报都不看的,见了『目的』、『方针』那种通用字眼,比三代以上的文字都还难解,只得含含糊糊奏覆了。」
分類:含混不清
《漢語大詞典》:吹画壶(吹畫壺)
谓声音含混不成曲调。画壶,儿童所吹的泥鼓。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近来作家如吹画壶,糊糊涂涂,不知何调。”自注:“小儿所吹泥鼓,俗谓画壶。”
《國語辭典》:七个八个(七個八個)  拼音:qī ge bā ge
1.形容有所辩论或计较。《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他一个堂客家,我怎好同他七个八个的?」
2.男女有私情。《金瓶梅》第三一回:「此是上房里玉筲和书童儿小厮七个八个,偷了这壶酒和些柑子、梨,送到书房中与他吃。」
《漢語大詞典》:哝哝唧唧(噥噥唧唧)
形容说话声音低且含混不清。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另有两个女的和一个男的在哝哝唧唧议论着。”
《國語辭典》:若即若离(若即若離)  拼音:ruò jí ruò lí
像是接近,又像是远离。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彼此关系不密切。如:「他对我总是若即若离,使我不太明白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