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断句(斷句)  拼音:duàn jù
诵读未加标点之古书时根据文义做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处加上圈点。清。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府试文限三百六十字》:「某岁,举行郡试,文以三百六十字为程式,三字断句,谓之三字经,多一字不录,少一字亦不取也。」
《國語辭典》:绝句(絕句)  拼音:jué jù
一种近体诗。每首四句而合平仄格律的诗。分每句五个字的五言绝句,及每句七个字的七言绝句两种。
《國語辭典》:排比  拼音:pái bì
1.安排、准备。五代十国。花蕊夫人〈宫词〉:「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一八折:「喜珠儿头直上吊下到裙拖,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著他。」
2.依次排列、编排。《旧唐书。卷一九○。文苑列传下。杜甫》:「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唐。元稹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诗:「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3.一种修辞学上的辞格。连续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法,藉以表达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象,称为「排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宋。周敦颐 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漢語大詞典》:成句
(1).整个句子。 宋 陆游 《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前人的现成文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迭用人名,直书成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就是掉文,也不过古人的成句,恰好凑到我这句説话上来,不觉冲口而出的,借来用用罢了。”
《漢語大詞典》:抄书
将书照原文重新写出
在学校作文等事中从书中抄袭句子或段落
《國語辭典》:字句  拼音:zì jù
文词、文章中的字与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宋儒所争祗古文今文字句,亦无关宏旨,均姑置弗议。」
《國語辭典》:命题(命題)  拼音:mìng tí
1.考试或作文出题目,称为「命题」。
2.逻辑学上指表达判断的语句。通常以直陈语句或假定句表达。
《國語辭典》:得了  拼音:dé le
1.完毕、完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他又见了几个冲心的钱,这事才得了。」
2.表示怀疑的语气。如:「得了,你会帮忙才怪!」
3.制止之词。如:「得了!得了!你们不要七嘴八舌,一个个慢慢说。」
《漢語大詞典》:句偈
佛经唱词的句子。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虽精理莹心,止於句偈。”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漢語大詞典》:句律
句子的格式和规律。 宋 叶适 《翁诚之墓志铭》:“诗尤得句律,读之者如在庙朝听《韶濩》之音,金石之声,非山泽之癯所能为也。”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二:“时公年始冠耳,而所有如此,其肯与 江西 诸子终身争句律哉!”
《國語辭典》:受事  拼音:shòu shì
接任办事。《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漢語大詞典》:无韵(無韻)
不押韵。指诗文句子末一字不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五经中多有用韵:“古人之文化工也。自然而合於音,则虽无韵之文而往往有韵。”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 顾亭林 泥於一字祇有一音,遂谓诗有无韵之句,是不然矣。”
《國語辭典》:长短句(長短句)  拼音:cháng duǎn jù
词因句法多长短不一,故又称为「长短句」。
《漢語大詞典》:长短歌(長短歌)
指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 唐 戴叔伦 《寄万德躬故居》诗:“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参见“ 长短句 ”。
《國語辭典》:活句  拼音:huó jù
立意新颖,灵活生动的诗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漢語大詞典》:遗句(遺句)
(1).遗漏句子。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姊妹皆晓文义:“五妹最喜予尺牘,一日妹倩至,偶诵一札无遗句。”
(2).亡者的诗文。 唐 柳宗元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之二:“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何张遗句〈南金录〉:“余尝集二人遗句,名之曰《南金録》。”宋史·隐逸传上·林逋:“及 逋 卒, 諮 适罢三司使为州守,为素服,与其门人临七日,葬之,刻遗句内壙中。”
《国语辞典》:多义(多义)  拼音:duō yì
词、词组或句子有一个以上的解释,称为「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