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洗剔
(1).修整,整治。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五·空平洞:“ 杭 吴山 玄妙观 ,有石洞露於山麓,规模夷爽而秀,可坐十餘人,苟加洗剔之功,则妙矣。”
(2).清洗剔除。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十二时炉:“后遇一远商,以百钱买之,细为洗剔。”
《國語辭典》:择菜(擇菜)  拼音:zhái cài
1.采拾野菜。《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2.挑拣蔬菜中可食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修剔
修整,把不合用的剔除。 叶圣陶 《皮包》:“‘哪止五百块’, 丁书记 说,同时修剔他的笔毛。”
《漢語大詞典》:柬汰
挑剔,剔除。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盈前尽珠璣,一一难柬汰。”
分類:挑剔剔除
《漢語大詞典》:挑牙虫(挑牙蟲)
旧时以剔除牙虫治病为名的骗术。 沈从文 《新湘行记》:“此外还有载客的通车,车上坐着新闻记者……以及近乎挑牙虫、卖膏药的,陆续来去。”
《漢語大詞典》:剔牙杖
剔除牙垢的细棍。 元 汤显祖 《牡丹亭》第四出:“砚水嗽浄口,去承官饭溲,剔牙杖敢黄虀臭。” 茅盾 《官舱里》:“挂着一付白银的剔牙杖和小小一对碧玉连环。”
分類:剔除
《漢語大詞典》:烟扦子(煙扦子)
亦作“烟扦子”。 用金属或竹木制成的小扦子,吸食鸦片时用以挑取烟膏、剔除烟垢。《黑籍冤魂》第二回:“烟枪造好,又造盏烟灯,打几支钢丝烟扦,这都是从便利上想发出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他们﹞掐我,拿……烟扦子扎我,[忍住泪]您看,您看!”
《国语辞典》:实质利率(实质利率)  拼音:shí zhí lì lǜ
银行利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所得的利率。相对于一般所说的银行利率而言。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情况不同,或在不同时期,物价上涨率有高有低的关系,须以实质利率比较各个利率水准,才显得出意义。
《国语辞典》:冷冻调理食品(冷冻调理食品)  拼音:lěng dòng tiáo lǐ shí pǐn
经由选洗、剔除不可食部分及整形等步骤,然后再经调味、成型、加热、冷冻、包装等过程后冻藏,此后只要简单调理或不调理即可食用的食品。如冷冻水饺、鱼丸等。
《国语辞典》:兴利剔弊(兴利剔弊)  拼音:xīng lì tī bì
振兴利益,剔除弊害。《红楼梦》第五六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作「兴利除弊」、「兴利除害」。
《国语辞典》:刮头(刮头)  拼音:guā tóu
剔除发际的污泥。
《国语辞典》:剥皮剔骨(剥皮剔骨)  拼音:bō pí tī gǔ
剥掉皮肤,剔除筋骨。《西游记》第二八回:「说起这猎户,可恨!他把我们中箭著鎗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当做下饭食用。」
《國語辭典》:伐毛洗髓  拼音:fā máo xǐ suǐ
清除毛发、洗清骨髓。比喻涤除垢秽,脱胎换骨。见《太平广记。卷六。东方朔》。清。黄景仁 浴汤泉诗:「我来正值春雨后,桃花浅涨方萦纡;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漢語大詞典》:厘抉(釐抉)
整顿剔除。明史·杨廷和传:“已而詔下, 正德 中蠹政釐抉且尽。”
分類:整顿剔除
《漢語大詞典》:厘剔(釐剔)
(1).清理剔除;革除。明史·黄镐传:“ 镐 有才识,敏吏事,理盐政,多所釐剔,时论称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他要是将一省的弊竇都釐剔乾净,他又从那里调剂私人呢?”
(2).指甄别、辨别。 清 林则徐 《会札南澳镇谕令长山尾等洋外船一律呈缴烟土稿》:“查中路本係外夷通市处所,乃夷船来往所必经,良贾奸商难以分辨,是以办理之法,不得不加意釐剔。”
(3).整理修订。 清 程伟元 《〈红楼梦〉序》:“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釐剔,截长补短,钞成全部,復为鐫板,以公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