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工具
燕犀
剡纸
轩辕鼎
构衅
竹工
铁工
臆造
预制
造难
造假
造构
造播
内局
陶石
《國語辭典》:工具  拼音:gōng jù
1.工作时所用的器具。如:「请你帮我拿修车工具过来。」
2.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一切事物。如:「语言是人们沟通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燕犀
(1). 燕 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跃 冀 马者千羣,披 燕 犀者万队。” 唐 虞世南 《从军行》之一:“ 冀 马 楼兰 将, 燕 犀 上谷 兵。”
(2).指披甲的北兵。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一:“ 冀 马 燕 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漢語大詞典》:剡纸(剡紙)
纸名。因用 剡 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唐 舒元舆 《悲剡溪古藤文》:“洎东 雒 西 雍 ,歷见书文者,皆以 剡 纸相夸。” 唐 皮日休 《二游诗·徐诗》:“ 宣 毫利若风, 剡 纸光与月。”
分類:纸名制造
《漢語大詞典》:轩辕鼎(軒轅鼎)
古代传说中 黄帝 制造的鼎。事见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 宋 王禹偁 《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移典 维扬 日望还,轩辕鼎成飞上天。”后因称道教炼丹炉。 元 柳贯 《浦阳十咏·昭灵仙迹》:“因山不启轩辕鼎,化石犹联婺女星。” 元 虞集 《步虚词》之三:“鍊丹轩辕鼎,濯景 崑仑 池。”
《國語辭典》:搆衅(搆釁)  拼音:gòu xìn
结怨、结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金声程元赵孝搆衅无端,各行杖警!」也作「构衅」。
《國語辭典》:构衅(構釁)  拼音:gòu xìn
互相结怨。《北史。卷四一。杨播传》:「太后问状,昱具对元氏构衅之端,言至哀切。」也作「搆衅」。
《國語辭典》:竹工  拼音:zhú gōng
1.用竹子制成各种日用品或玩具的工艺。
2.制竹器的工匠。
《國語辭典》:铁工(鐵工)  拼音:tiě gōng
制造或整修铁器的工匠。如:「经过十年的奋斗,他从一名铁工逐渐发展成为钢铁企业家。」
《國語辭典》:臆造  拼音:yì zào
仅凭想像制造。清。袁枚《随园随笔。摘注论语》:「汉人注疏,好臆造典故。」《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两年以前所造,系快利枪,乃制造局臆造之式,亦不甚合用。」
《漢語大詞典》:预制(預製)
预先制造的。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高架空中的钢索,把一块块水泥预制块吊起来,然后送到下面去。”《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这座预制板结构的大楼看上去很漂亮,可它没有筋骨。”
《漢語大詞典》:造难(造難)
制造祸难。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营 沔 北 阳平 石马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诸葛亮 《诸葛亮集》:“ 董卓 造难,震荡京畿。”
《國語辭典》:造假  拼音:zào jiǎ
制造假的来伪装真的。如:「中央银行决定改良铸币技术,让歹徒难以造假。」
《漢語大詞典》:造构(造構,造搆)
(1).建造,构筑。后汉书·儒林传序:“乃更修黌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2).制造,人为地造成某种局面。后汉书·张晧传:“昔贼臣 江充 ,造构谗逆,至今 戾园 兴兵,终及祸难。”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诸葛诞 造构逆乱,迫胁忠义。”
造搆:编写;撰写。后汉书·班固传上:“ 固 感前世 相如 、 寿王 、 东方 之徒,造搆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 洛邑 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漢語大詞典》:造播
制造并散布。 宋 司马光 《右谏议大夫吕府君墓志铭》:“造播恶言,中外恟惧。”
分類:制造散布
《漢語大詞典》:内局
制造和供应皇宫中应用物品的机构,大多在皇城内。 明 朝有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鍼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明 李东阳 《先叔父前金吾左卫百户李公墓志铭》:“吾祖 允三 府君在 永乐 初与靖难,功授小旗改金吾左卫,寻入内局督工作。”
《国语辞典》:陶石  拼音:táo shí
可用来制造陶器或瓷器的岩石。成品为纯白色,不易有裂痕,除用以制作食器物,也可作便器、磁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