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8,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伏地
钧陶
吹风
造端
裁制
作孽
灵珠
铁笔
工程
造船
真材
作坊
造就
工贾
人造
《國語辭典》:伏地  拼音:fú dì
1.趴倒在地上。《后汉书。卷四三。朱乐何列传。朱晖》:「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三国演义》第三○回:「曹军皆蒙楯伏地,袁军呐喊而笑。」 2.本地出产的或用土法制造的。如:「伏地小米儿」、「伏地面」。
《國語辭典》:钧陶(鈞陶)  拼音:jūn táo
造就人才。元。雅琥 送王继学参政赴上都奏选诗:「参相朝天引列曹,三千硕士在钧陶。」
《國語辭典》:吹风(吹風)  拼音:chuī fēng
1.身体被风吹到。如:「在风口吹风,小心著凉了!」
2.用吹风机烘乾头发。如:「理发师正忙著帮客人吹风。」
3.透露或传递消息。《邻女语》第八回:「沈道台又到街头巷尾,找寻都统的书役,一路吹风送信,要他们回来当差。」
《國語辭典》:造端  拼音:zào duān
开始。《礼记。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俗人乃造端作基,非议诋欺。」也作「造始」。
《國語辭典》:裁制  拼音:cái zhì
1.规画。《新唐书。卷一八五。王徽传》:「复兴殿寝,裁制有宜,即奉表请帝东还。」
2.斟酌决定。《荀子。王制》:「王者之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句下唐。杨倞。注:「等赋,赋税有等,所以为等赋及政事裁制万物,皆为养人,非贪利也。」
3.制止、遏抑。《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姜维传》:「每欲兴兵大举,费袆常裁制不从。」
《國語辭典》:裁制(裁製)  拼音:cái zhì
裁剪制作。如:「这件衣服是由母亲亲自为我裁制的。」
《國語辭典》:作孽  拼音:zuò niè
做恶而招祸殃。《书经。太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红楼梦》第六○回:「雷公老爷也有眼睛,怎不打这作孽的!」
《漢語大詞典》:灵珠(靈珠)
(1).即灵蛇珠。《文选·陆倕〈新漏刻铭〉》:“ 陆机 之赋,虚握灵珠; 孙绰 之铭,空擅崑玉。” 李周翰 注:“灵珠、崑玉,喻文章美也。”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心同匪石,达人千载之交;手握灵珠,文士一都之会。” 王闿运 《巡抚吴尚书六寿颂》:“家握 荆 珍,人褱灵珠, 吴会 之文,云涌泉浡。”参见“ 灵蛇珠 ”。
(2).美珠。 唐 莫宣卿 《赋得水怀珠》:“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
(3).指制造凹凸透镜的球面玻璃体。 梁启超 《格致之学学说沿革小史·近古格致学史》:“ 卡利列 之千里镜,以凸面‘灵珠’与凹面‘灵珠’相合而成,彼乃改用两凸面灵珠,以便于观测。”按,凸面灵珠即为会聚透镜,凹面灵珠即为发散透镜。
《漢語大詞典》:灵蛇珠(靈蛇珠)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清 黄宗羲 《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 荆山 之玉者,竟不异虫讙鸟聒,过耳已泯。”
《國語辭典》:铁笔(鐵筆)  拼音:tiě bǐ
1.刻印刀的别称。元。艾性《剩语。卷上。与图书工罗翁诗》:「翁持铁笔不得用,小试印材蒸栗色。」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上。国朝印章》:「殆我明风雅之士,博综篆籀,鸟迹蜗涎,游泳上古,铁笔之妙,莫过于文三桥(彭),何雪渔(震)。」
2.刻印的别称。如:「张老师的铁笔功夫不错。」
3.在钢版上刻写蜡纸所用的笔。
《國語辭典》:工程  拼音:gōng chéng
1.工夫、工作。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只怕睡著了误了工程。」
2.关于制造、建筑、开矿、发电、兴修水利等,有一定计画的工作进程。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原是一起工程之时就画了各处的图样,量准尺寸,就打发人办去的。」《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见上次高家堰开了口子之后,虽然赶紧的合了龙,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国语辞典》:造船  拼音:zào chuán
制造船只。如:「高雄的造船工业很发达。」
《漢語大詞典》:真材
(1).制造器物当用的原材料。 宋 李之彦 砚谱·真材本性:“砚当用石,镜当用铜,此真材本性也。以瓦为砚,如以铁为镜耳。”
(2).见“ 真才 ”。
《漢語大詞典》:真才
亦作“ 真材 ”。 真实的才学。亦指有真才实学的人。 宋 秦观 《王朴论》:“适用而不穷者,天下之真材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那年进场做房考,又暗通关节,卖了举人,屈了真才。”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奇士固断断乎出贿赂之外,真才亦未必不在人情之中。”
《國語辭典》:作坊  拼音:zuō fang
手工艺制作的场所。如:「铁作坊」、「陶作坊」。《旧五代史。卷一○七。汉书。列传。史弘肇》:「尝一夕,闻作坊锻甲之声,疑外有兵仗卒至,达旦不寐。」《老残游记》第七回:「小号店在这里,后边还有栈房,还有作坊。」
《國語辭典》:造就  拼音:zào jiù
1.培养、栽培。如:「造就人才。」
2.成就、成果。《儒林外史》第八回:「表侄学业,近来造就何如?」
《漢語大詞典》:工贾(工賈)
(1).制造物品兼出售成品的手工业者。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2).手工业和商业。北史·阳固传:“贵农桑,贱工贾。”
《國語辭典》:人造  拼音:rén zào
人工制造而成的。如:「人造卫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濡水注》:「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