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割地  拼音:gē dì
1.分封田邑。《礼记。月令》:「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
2.将领土割让给他国。《战国策。秦策一》:「燕赵恶齐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不如割地请和,两家且各罢兵。」
3.割据。《汉书。卷三二。张耳陈馀传》:「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
《漢語大詞典》:分地
亦作“ 分墬 ”。
(1).分封土地。《礼记·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晋文侯 问政於 舅犯 。 舅犯 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2).分割土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二 晋 不战而分地,不耕而穫之。”
(3).遍地;随地。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中天起浪,分地泻波。” 宋翁卷 《晓对》诗:“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4).谓区分土质所宜,种植五谷。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飭农分地,人粒惟始。” 唐 王维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分地依 后稷 ,用天信 重黎 。” 赵殿成 笺注:“ 后稷 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以用养民。”
(5).分防之地。 宋 岳珂 《桯史》附录《吁天辨诬通叙》:“ 淮西俊 之分地, 赵鼎 命之,怯敌不行。迨先臣一战而捷, 俊 则耻之。”
(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中,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 萧队长 想知道屯子里人对头年分地的印象。”
亦作“ 分墬 ”。
(1).诸侯的封地。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对曰:‘ 楚 兵且破, 信 ( 韩信 )、 越 ( 彭越 )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汉书·地理志下:“至 襄王 以 河内 赐 晋文公 ,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墬小。”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三年:“又封 三宝努 为 楚国公 ,以 常州路 为分地。”
(2).封建社会里,农民从封建主那里分到的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主,农民耕种分地,向封建主缴纳地租或服劳役。
《國語辭典》:宗藩  拼音:zōng fán
受分封的宗室。《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乃封弟交为楚王,爰都彭城,以彊淮泗,为汉宗藩。」宋。陆游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诗:「宗藩虽旧识,莫遣得亲疏。」
《国语辞典》:受封  拼音:shòu fēng
原指周代诸侯接受天子分封爵禄领地。后世引申为接受皇帝的赏赐。如:「汉代张骞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受封为博望侯。」宋。欧阳修〈泷冈阡表〉:「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
《國語辭典》:启封(啟封)  拼音:qǐ fēng
1.拆开封闭物。《列子。汤问》:「匣而藏之,未尝启封。」后亦特指将查封房屋、器物的封条撕去。如:「他的公寓,自去年被查封到现在,仍未启封。」
2.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宗族或有功的臣子。唐。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启〉:「君臣相遇,播于乐章,山河启封,载在盟府。」
《國語辭典》:分土  拼音:fēn tǔ
所分封的土地。《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于是中官始盛焉。」
《漢語大詞典》:张王(張王)
(1).指 汉 张耳 。 项羽 分封诸侯王时被封为 常山王 ,后归 刘邦 ,又改立为 赵王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伍员 灌溉於宰 嚭 , 张王 抚翼於 陈相 。” 李善 注:“ 陈餘 因 张耳 抚翼而奋飞。”
(2). 唐 代著名诗人 张籍 、 王建 的并称。 徐澄宇 《〈张王乐府〉导言》:“ 张 王 乐府虽然同属 杜甫 以来的现实主义与新乐府运动的系统,而与这系统中其他诗人的作风究竟有所不同,而自成其为 李 、 杜 、 元 、 白 以外的‘乐府正宗’。”
《漢語大詞典》:厚下
使下面丰厚强大。易·剥:“《象》曰:山附於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孔颖达 疏:“故在上之人当须丰厚於下。”后多指分封过广,诸侯强盛,过于王室。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疎禁厚下,以尾大陵弱。” 李贤 注:“疎禁谓防制太宽,厚下谓封建太广。言 周室 微弱而诸侯强盛,如尾大然。”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故世及之制,弊於彊御,厚下之典,漏於末折。” 李善 注:“言封建踰礼而为害,其漏在於末大而本折也。”
《國語辭典》:裂土  拼音:liè tǔ
分封土地。也作「列土」。
《國語辭典》:裂土分茅  拼音:liè tǔ fēn máo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取其地之土,并以白茅包之,作为诸侯建国的象徵。见《书经。禹贡》唐。孔颖达。正义。后指分封土地。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五出:「裂土分茅一郡间,君恩民命两相关,从来为国心如血,早把胡钩日下按。」也作「分茅列土」、「分茅裂土」、「分茅胙土」、「列土分茅」。
《漢語大詞典》:苴茅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燾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 陆德明 释文:“燾,覆也;苴,包裹也。”后汉书·宦者传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李贤 注:“封诸侯各以其方色土,苴以白茅,而分铜虎符也。” 宋 陆游 《新黏竹隔作暖阁》诗:“已胜展鉢三椽下,莫羡苴茅万户封。” 清 王广心 《大梁行送林平子》:“ 大梁 昔当全盛日,裂土苴茅建宗室。”
《國語辭典》:藩国(藩國)  拼音:fán guó
古代封建诸侯以屏障王室,故称诸侯的封国为「藩国」。《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汉。班彪〈北征赋〉:「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
《國語辭典》:列土  拼音:liè tǔ
分封土地。唐。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也作「裂土」。
《國語辭典》:列土分茅  拼音:liè tǔ fēn máo
古代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或功臣。参见「裂土分茅」条。《孤本元明杂剧。乐毅图齐。第四折》:「今日奉主公命,请您众将加官赐赏,列土分茅,大开贤门,选用良才也。」
《漢語大詞典》:西国(西國)
(1).泛指分封在西方的诸侯。《公羊传·僖公四年》:“古者 周公 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
(2).指西域。晋书·苻丕载记:“是时安西 吕光 自 西域 还师,至于 宜禾 , 坚 凉州 刺史 梁熙 谋闭境距之。 高昌 太守 杨翰 言于 熙 曰:‘ 吕光 新定西国,兵强气鋭,其锋不可当也。’”
(3).指佛教发源地。 唐 张祜 《听简上人吹芦管》诗:“分明西国来人説,赤佛堂西是 汉 家。”《敦煌曲子词·苏莫遮》:“面慈悲,心欢喜,西国神僧远远来瞻礼。”
(4).指 西蜀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苏轼 《隆中》诗:“ 诸葛 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 蜀 客不胜悲。”
(5).指 欧 美 国家。 清 王韬 《建铁路》:“电气通标,轮车铁路,西国以为至要之图,而 中国 以为不急之务。”
《國語辭典》:茅社  拼音:máo shè
古代帝王社祭时用的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坛土,以茅包之,给予受封诸侯,使立于国中社内,故称为「茅社」。《书经。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正义:「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
《國語辭典》:茅土  拼音:máo tǔ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漢語大詞典》:疏爵
分封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