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凶悍  拼音:xiōng hàn
凶狠蛮横。《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隋书。卷八十。列女传。元务光母传》:「政为人凶悍,怒甚,以烛烧其身。」
《漢語大詞典》:悍吏
凶暴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骇者,虽鷄狗不得寧焉。” 唐 陆龟蒙 《彼农》诗之二:“诗之穷辞,以嫉悍吏。” 元 于石 《小石塘源》诗:“昼无悍吏恐,夜无羣盗狂。”
分類:凶暴官吏
《漢語大詞典》:暴强(暴彊)
亦作“ 暴彊 ”。
(1).凶暴强横。《淮南子·诠言训》:“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暴强,老则好利。”史记·龟策列传:“暴彊有乡,仁义有时。”
(2).指凶暴强横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今放民於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彊……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姦形成也。” 唐 元稹 《王进岌冀州刺史制》:“忠信可以服暴强, 仲尼 之言也。”
《漢語大詞典》:残刻(殘刻)
(1).凶暴狠毒。金史·蒲察合住传:“﹝ 蒲察合住 ﹞声势烜赫,性復残刻。” 明 高启 《商鞅范雎》:“夫 鞅 以残刻之资事 孝公 。”明史·刘观传:“时左都御史 陈瑛 残刻,右都御史 吴中 宽和。”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你三叔是把白铁刀,样子凶,其实一碰就卷刃了。他要是真残刻,管不下个 生宝 ?!”
(2).残害。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互相猜忌,互相残刻,结局不为异族所吞并,便酿成革命的爆发。”
《漢語大詞典》:暴兵
凶暴不义之师。吴子·图国:“凡兵之所起者有五……其名又有五:一曰义兵,二曰彊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吕氏春秋·仲夏:“仲夏行冬令,则雹霰伤穀,道路不通,暴兵来至。” 高诱 注:“暴害之兵横来至。”
谓用兵或动用军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蒙恬 ﹞暴兵露师十有餘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踰 河 而北。”《后汉书·冯衍传上》:“远征万里,暴兵累年,祸挐未解,兵连不息。” 李贤 注:“暴,露也。”《晋书·江统传》:“方今 关 中之祸,暴兵二载,征戍之劳,老师十万。”
《漢語大詞典》:侧视(側視)
(1).旁视。庄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 唐 柳宗元 《李赤传》:“﹝ 李赤 ﹞如厕久,其友从之,见 赤 轩厕抱瓮诡笑而侧视,势且下。”
(2).侧目而视,形容凶暴或怒恨。南齐书·海陵王纪:“朝野重足,遐邇侧视,民怨神痌,宗祧如缀。”史记·酷吏列传 唐 司马贞 述赞:“乳兽扬威,苍鹰侧视。”
《國語辭典》:逞凶  拼音:chěng xiōng
任意为害,四处行凶。如:「最近社会治安亮起红灯,不时有歹徒到处逞凶作案。」
分類:凶暴
《國語辭典》:匈匈  拼音:xiōng xiōng
1.喧哗、吵嚷。《庄子。在宥》:「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2.动乱不安。《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南史。卷七十。循吏传。沈瑀传》:「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
《漢語大詞典》:暴悍
(1).凶暴强悍。荀子·议兵:“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 宋 陆游 《盗贼上》:“今夫虎之为物,啸则风生,怒则百兽震恐,其气暴悍,可杀而不可辱。”元史·张庭瑞传:“ 羌 俗暴悍,以鬭杀为勇。”
(2).指凶暴强悍的人。荀子·王制:“折愿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变,姦邪不作,司寇之事也。”
《漢語大詞典》:猛毅
(1).勇猛刚毅。荀子·不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 宋 梅尧臣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诗:“当时独免归,猛毅边人羡。” 明 李梦阳 《豆莝行》:“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2).凶暴严酷。管子·法法:“猛毅之君,不免於外难。”管子·参患:“凡人主者,猛毅则伐,懦弱则杀。猛毅者何也?轻诛杀人之谓猛毅。”国语·周语中:“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漢語大詞典》:猘子
(1).小疯狗。喻凶暴之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 郁 ( 高郁 )谓所亲曰:‘亟营 西山 ,吾将归老。猘子渐大,能咋人矣。’ 希声 闻之,益怒。” 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之二:“闻 鲁直 、 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 宋 陆游 《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 清 孙枝蔚 《哭李岸翁叔则》诗之三:“一官寧足道,为贫良可哀。如何遭猘子,中路吠君回。”
(2).喻勇猛的少年。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 白 ( 白居易 )为 河南 尹, 李 ( 李林宗 )为 河阳 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尝谓 乐天 为囁嚅翁,闻者皆笑…… 白 曰:‘ 李直木 ,吾之猘子也,其锋不可当!’”参见“ 猘儿 ”。
《國語辭典》:猘儿(猘兒)  拼音:zhì ér
威猛的少年。《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吴历曰:『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
《漢語大詞典》:凶强(兇强)
凶暴强横。南齐书·东昏侯纪:“ 法珍 等争权,以白帝。帝稍恶其凶强,以二年正月,遣禁兵杀之, 世檦 拒战而死。”
犹强暴。 明 何景明 《城南妇行》:“嗟哉华艳质,忍耻罹兇强。”
《國語辭典》:暴民  拼音:bào mín
统治者指称以暴力行为挑战既有社会秩序或政治秩序的群众。
《漢語大詞典》:凶戾(兇戾)
(1).凶残暴戾。后汉书·何敞传:“昔 郑武姜 之幸 叔段 , 卫庄公 之宠 州吁 ,爱而不教,终至凶戾。”《晋书·温峤传》:“罪不相及,古之制也。近者大逆,诚由凶戾。凶戾之甚,一时权用。”南史·宋武昌王浑传:“ 浑 少而凶戾,尝忿左右,拔防身刀斫之。”《旧唐书·元载传》:“曾无悔非,弥益凶戾,年序滋远,衅恶贯盈。”
(2).指暴戾之人。 唐 元稹 《祭淮渎文》:“明哲用兴,凶戾潜殛。”
凶暴乖戾。《魏书·高祖纪上》:“然下民兇戾,不顾亲戚,一人为恶,殃及合门。”
《漢語大詞典》:叛换
亦作“叛涣”。
(1).凶暴跋扈。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 张载 注:“叛换,犹恣睢也。”《陈书·高祖纪》:“ 岭南 叛涣, 湘 、 郢 结连,贼帅既擒,兇渠传首。” 唐 李商隐 《祭裴氏姊文》:“属 刘 孽叛换,逼近 怀城 。”
(2).指叛涣者。《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一》:“讨叛涣於 河 潼 ,张声援於 岐 雍 ,竟平大憝,粗立微劳。”